第二十八回 飞行员、抢运、海军司令

作品:《1949我来自未来

    【28】飞行员、抢运、海军司令

    吉临通桦机场。

    北方的冬天总是特别的寒冷,无边的雪原也显得空旷宁静,远处的村庄,乍一看就好像浮在白雪上的土包似的,可爱的很。

    通桦老航校的机场上,积雪已经被教员和学生们与着部队上的同志们一起奋力的铲平了。跑道有些简陋,一些地方还有雪渣子存在,所以还有好些同志,正在一丝不苟的用竹扫帚清扫划拉着。

    此刻,这里正聚集着从全国选拔而来的新第二代飞行员,他们都来自部队,并严格按照这么四个条件精恤选而来。

    第一必须是*共产党员;

    第二要排级以上干部;

    第三打仗要英勇;

    第四身体素质要好。

    这样的高要求,注定了他们不平凡的使命。

    空军方面是这样考虑的,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喷气式战斗机,其中歼五是亚音速,歼六更是超音速战斗机,喷气式战斗机数量与质量爆炸性增长,从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也没有,达到1203架之多!这个跳跃式发展是这么的猛烈,把整个空军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于是空军领导机构决定,大大增加接下来的选拔飞行员的数量,原定49年招收150名飞行员的任务,在小强这个蝴蝶翅膀扇动下,空军于49年底前进行了补招飞行员,补招的数量是惊人的1600人!同时抽调各部门力量,组建8个新航校。

    当这个计划被空军司令部推出之时,老航校所有人都被惊呆了,既为航空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又感觉压力,困难重重。

    早在1945年解放东北之后,我军就在通桦建立了东北老航校,当初王弼、常乾坤等30余名航空技术干部从盐安奔赴通桦,与东北局的同志一起咬着牙口拼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用各种收集来的破旧老式飞机和器材,在困难吊件下用将近四年时间培训出了126名优秀飞行员。

    126人的培养用了将近四年,1600人的培养要多久?

    那时候的航校问题有很多,大堆的困难需要解决,不但手上的训练飞机老旧不堪,还没有成套的教练机。要知道飞行员的培训需要从初级教练机起步,升级为中级教练机之后再用高级教练机培训。而跳过前两步直接上高教机是有很大风险的。

    但是老航校只有30架从日军手上缴获的高级教练机。而且就这30架日军99式高教机也是残缺不全的。当初华北解放军缴获这些飞机后,就停放在机场边上,并没有特意的去看管,有些老百姓看这情况,跑来用锄头把飞机座舱盖砸开,把飞机仪表板上的计时器挖取出来,拿回家当闹钟使;还有的村民干脆把飞机的轮胎卸下来,安到自家的马车上做轮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导致这些飞机最后被航校接收时都是七零八碎的。

    军人是最聪明也是最能克服不利条件的,当时老航校的学员们都有两件随身法宝,麻绳和闹钟。这两件玩意干嘛使呢?我告诉你,没有计时器,就用闹钟绑在腿上当计时器;麻绳是安全带,起飞前用来把自己五花大绑在飞机座舱里!弹射座椅?那是什么玩意?老航校学员们表示从未听说过。降落伞包?你开玩笑哩,统共就这些飞机,就是要摔,老子也要纵到底,兴许最后一刻还能拉起来呢。

    当时航空*器材紧缺到无法想象,往往是一架飞机刚刚着陆,就赶紧把螺旋桨卸下来装到另一架没有螺旋桨的飞机上去,着陆的那架飞机推一边晾着等发动机冷却。飞机轮胎的打气居然用的是自行车打气筒,几个人排着队上去打。

    你要觉得这够悲催的,那么还有更让人抓狂的——没有航空燃油!于是就用汽油代替,最后发展到汽油都不够用,不得不用酒精代替!这个安全系数实在是……反正你就等着发动机高空停车吧!这次没停?你小子命大!

    这些艰难困苦,后来在这些老学员们嘴里都是当成笑话说的,说的时候没有一点畏惧,好像自己不是当事人一样。如果说铸就一个王牌飞行员的要素是勇敢和经验的话,那么前一项,飞行员永远都不会缺乏。

    总之,那时候物质条件之艰苦,言语难以一一形容。

    当时的训练基本要靠老师地面讲,等大家都背的滚瓜烂熟对答如流之后,好吧,教官会问大家敢不敢飞了。

    要说例外,也只有小强这孙子了,这小子吃过晚饭就乘车回到仓库区,从仓库里提走了两个大纸箱,叫司机刘振和东子把纸箱里的东西塞进小轿车,拍拍屁股开溜了。

    这纸箱里面装满了乐扣塑料保鲜盒,盒子里五花八门的装满各种零食。

    小强回来前在2010的超市做了次大采购,撕掉包装后愣是装满了一百多盒。不知于凤看到这成箱的塑料保鲜盒后会作何感想。

    刚到家门口,小强就估计家里是来客人了。这不,门口站着两个警卫员嘛。

    “这么晚了,谁还过来呢?”小强瞎琢磨着,吩咐东子和司机刘振把车里东西搬进去。自己快步先进去看看。

    刚进院子,得到通报的客人就从小强客厅里噌的一下冲了出来,径直走到小强面前,看那来人,两道剑眉英挺之下,眼睛却是弯弯的带着笑意,让人一见就有想要与他亲近之感,非常具有亲和力。

    “曹小强同志你好!我是萧镜光。”这和蔼的汉子语速很快,自报家门道。

    小强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位牛人不就是新第一位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将军吗,那他找我来的目的……

    果不其然,萧司令员和小强寒暄两句之后,不由分说的就把小强拉出了家门,直奔海军筹委在的北海公园西侧的厂桥军委办公室而去。

    就在车上,肖司令抓紧时间对小强做了介绍。

    原来啊,军委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发出电令,调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萧镜光组建海军领导机构。接到任务的萧将军半点不敢耽搁,立即星夜进京。

    萧将军到了北都见了主席,并且被吸纳为491工程参与者之一。这边刚开始工作,就遇上了重重困难。

    怎么回事呢?

    一言以蔽之,没军舰!

    呆湾那爆自从49年6月拼凑出以阎锡山为首的政务院后,就对我东南沿海进行了封锁,打算借此摧毁我经济。牛皮哄哄的向世界各国宣布,在上述海区“严禁一切外籍船舶驶入”,“一切海外商运均予停止”。

    随着东南沿海省、市的相继解放,国民党实施海上封锁的区域也逐步扩大,实际上包括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所有沿海港口、近海航道以及他们所能控制的全部岛屿。

    国民党对东南沿海所采取的封锁破坏手段,一是在长江口布放水雷。国民党《中央日报》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幸灾乐祸地报道说:“浦海的生产将因此日益陷入瘫痪之中……”。

    二是出动舰艇20余艘,巡弋封锁,对任何突破封锁线航行的船只实施袭击或扣留。

    三是搜罗拥有小型艇船的海匪,令其分散进行海上抢*劫破坏活动。

    四是连续出动飞机对沿海经济、军事重地进行狂轰滥炸,毁坏各种军事、工业设施,扰乱人心,杀害人民群众。轰炸尤以人民海军舰艇为主要目标,他们扬言:“不等他们出海就统统消灭掉!”例如,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九月二十四日,刚从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的9艘军舰就有“惠安”、“吉安”、“太原”、“安东”、“永绥”、“楚同”6艘被国民党飞机炸毁。此外,还有一艘“民权”舰遭重创。

    由于港口、航道遭到国民党封锁,新的国内外贸易均受到重大影响,闽、浙对南洋、港澳的航运一度中断。由于通往清岛、浦海等地的海路不安全,一些外轮不得不在吞吐量极小的某些偏僻小港卸载货物,致使物资大量积压,无法流通。为了开展必要的对外贸易,人民在经费极端拮据的情况下忍痛以高价租用外轮,每月支付租金合旧币1750亿,就是人民币1750万元,而这些外轮仍然不时遭到国民党海军的扣留和袭击。

    在国民党海军和海匪的封锁、抢掠下,新的渔业生产也蒙受重大损失。沿海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194.8万余人中,仅闽、浙两省就有50余万人不能出海捕鱼!渔船被抢达2000余艘!渔民被抓走1万余人!

    而这时的萧司令员手上,能用的军舰不到10艘,还都是老掉牙的小炮艇,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情急之下找到主席,希望能进口军舰来解决燃眉之急。

    主席直接给他出了个主意,去找曹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