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以教我

作品:《重生三国之温侯亲卫统领

    PS:第二更道!

    ——————————————————————

    陈卫也是万分动容,他一直不知道这个自己的结义的大哥竟然有这么高的理想,此时的陈卫脑中忽然出现了那个历史上面对曹的不降的高大形象,面对吕布恨铁不成钢的无奈而显得落寞的身影。要说先前,陈卫对高顺的钦佩,是建立在高顺对吕布的忠心耿耿之上,那现在陈卫对高顺的钦佩则是又上升道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人格的境界。这不单单是一种志向,更是一种升华。想起后世的范仲淹: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高顺一方面对吕布的忠心,另一方面对百姓的大义,历史上的高顺定是矛盾的,痛苦的。这才是陈卫震撼的原因。这也让陈卫后来对高顺心悦诚服。

    气愤有点沉闷,众人默然不语。张辽、徐晃、徐盛、周仓、秦宜等,个个都是热血的汉子,性刚烈,耿直,对杀我汉人同胞的胡人是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好一会儿,吕布才道:“放心,我吕布早年投身行伍,就是保境安民,如今适值天下乱世,群雄争霸,正是我辈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如今汉庭失威,大汉帝国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和强盛。所谓破而后立,希望诸位能够与我吕布一起建功立业,扫平乱世,再率领百万雄师,踏破胡虏,又有何不可?届时,四方来拜,八方来贺,要让蛮夷知我泱泱华夏子孙才是最强悍。”

    “好,好!”就在众人为吕布的一番话感到热血沸腾之时,一阵笑声传来。

    却是邻近案几上一人,也是为吕布所说的话而心潮澎湃。男儿血,英雄泪,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此人倒是有些名士风范,约莫二十四岁左右。身材伟岸,身着灰色儒衫,头戴官帽,面色白净,颌下留有少许短须。远远望去,端的是潇洒飘逸。

    那人在吕布等人疑惑的眼神中走了过来,却是自顾自的介绍道:“在下徐邈,字景山!见过温侯!”

    徐邈?陈卫对此人不是很熟悉,努力的回忆了一下后世的历史知识。

    徐邈,字景山,乃是幽州广阳郡人。汉末魏初的大臣,官职大司农。对农业的治理甚有一手。

    曹睿评其曰:显贤表德,圣王所重;举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空徐邈服职前朝,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愈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余财,朕甚嘉之。

    再看看眼前的徐邈,的确有几分文士的气质,也是个有才之人。

    却是那一爆徐邈刚一说完,周仓却是怒的大喝一声道:“好张狂的儒生。我们在这儿欲提百万雄师,斩杀胡虏,你竟敢耻笑我等,实是可恨。”

    吕布笑了笑,傲然道:“当然是兵精将猛,手握百万雄师耳!”

    徐邈没有反驳,而是再接着问道:“那百万雄师所依仗的又是如何?”

    吕布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细细想了一下,道:“乃是钱粮,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否?”

    徐邈笑道:“将军说的不错,但也不全对。这只是一个因素而已。”

    吕布眉头微皱,问道:“先生且说说还有什么。”

    “敢问将军,钱粮从何而来?兵员又从何而来?装备又从何而来?”

    “当然是百姓。钱粮,兵员当然从是从百姓中而来。”吕布不假思索的道。

    徐邈摇,道:“对,是从百姓中而来。但是只是一味的汲取,总有一天会像井水一样,会枯浆那时敢问将军又从何得到钱粮、兵员呢?”

    吕布却是笑道:“这不可能,治下民众又怎会如井水枯竭般?先生说笑了。”

    徐邈正色道:“将军可知汉武帝北击匈奴,且不说凭借的是卫、霍之良将,加上数万铁骑,但这说钱粮。汉武帝击败匈奴,乃是耗光了文景二位皇帝数十年的大治,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两败俱伤而已。以至于武帝晚年之时,天下灾祸不断,这就是明证,一味的汲取,必将如井水般枯竭。”

    吕布沉思不语,所有的人都细细的思考着徐邈的话。吕布看了看一脸镇静的徐邈,心中想道:“这徐邈既然肯对自己说这番话,必定是有什么计策。”

    “既然先生如此说,那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吕布身体前倾,期盼的道。

    PS:写的有点粗糙,还请见谅。还是希望能够求得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