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机器

作品:《南洋之华人崛起

    1947年7月21日,松巴岛启明村天气晴朗。国社党众人开始为来自大陆福建的三百多人登记造册。详细的记录了每个人的籍贯,所擅长的技能,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等信息,为接下来的计划做准备。

    看着交上来的新移民详细信息,李文感觉到很有意思。这里共有335人,有302个人都是来自同一个县,而这些人里25岁以下的都有国小上学的经历,有一个还是中学学历。这让李文有些好奇。让人叫来那名学历最高的的高中毕业生,问了这个叫林业的高中生才知道,家长遭了水灾,连县城都被淹了。一说起家长林业就露出悲痛的神情,他的姐姐就葬身在水灾中,只有他和父母了。

    送走了林业,安慰了他几句。李文找来博齐商量分派房屋的事情,博齐意思是按家庭分了算了,但是李文有自己的考虑。

    “这种分法坚决不能搞”李文的意思很明确。

    “这样分不是很好吗?”博齐有些搞不懂为什么不用这种省事的做法。

    “这种做法确实简单容易,但是会留下很多隐患。”李文耐心的为博齐解释。

    “第一,这种免费的房子容易让人生出得到容易的错觉,不会去珍惜。第二是虽然他们不是同一个村,但是在同在一个县内容易让他们抱团,这对我们的管理极为不利,第三,还有大量的失去家庭的人,这些人你怎么安排”李文一条条的列出来,很直观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博齐一时语塞,他可没考虑那么多。只能听李文的安排了。

    经过李吾出,博齐补充,两人制定了暂时的人口管理办法。除了一些有15岁以下子女的家庭,其他人完全打乱安排,即便是已婚的两人家庭,房子也只是暂时借用,要想完全拥有,还得为国社党工作来换取房屋的所有权。把这三百多人和莫比村的人混合到一起,把所有的30岁以下的未婚男女集中起来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其他一些年龄大点的也都这样实行,不过他们是两人一间,年轻人是四人一间罢了。

    讨论完了新移民的安排事宜,李文又叫人找来了负责宣传方面的博悦。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博悦已经变得大方了许多,负责的宣传方面正愁没事干呢!李文就找她过来了。

    李文点了点头,补充道:“我们可以编写相关的课本,让他们把一些不能直接说的事通过课本讲出来。还能实时的对村民的思想状态进行观察。”停了一下,等博齐博悦消化了下,继续说道:“在松巴岛上,我铭社党的轻况可以适当的向村民透露,有合适的考察一下也可以吸收进华青会,以后国社党党员就从华青会招吧”

    谈完以后,李文送走了博齐兄妹,关上门开始考虑松巴岛经济的问题。

    要想所有人都富裕,不饿肚子,那么就要创造工作的机会,这个工作还要能让国社党从中获取利益。

    “办工厂”李文决定了下来,至于具体要办什么工厂,那就要进行研究考察后在做决定了。

    想要在松巴岛办工厂,那么松巴岛的产物就必须要清楚,不能厂子建起来了却没有原材料生产不是!经过半天的询问,李文大致明白了松巴岛的主要产物。

    以前的松巴岛是一个檀香木基地,不过现在早就没一丁点了。除此之外,玉蜀黍是主要作物,还能种植水稻、咖啡等。另外还有有大量的果树、椰子等。

    李文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建设工厂的计划。有了大致的印象后,李文回到房间启动了虫洞镜,穿梭去了未来的时空。

    先对好长时间没有进来的房间进行了打扫,他才舒舒服服的泡了一杯茶,坐在电脑前查询有关水果罐头和果汁加工的资料。

    一杯水还没喝几口,他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讯息。换了身衣服,带上钱就向关于水果加工机器制造的公司去了。

    一问人家老总不在,一个销售经理接见了他,为他介绍了一些机器,李昔选了其中的一种,定下了建设一个厂子的机器,也不。

    交钱时,幸亏他那几个古董卖了不少钱,还能凑合着过了,但这次建几个厂子后就用的差不多了。看来是要开辟新财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