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急转弯

作品:《明末疯狂

    就是这短短十里路程的行军,也显示出吴世恭这个千户所的兵丁和其他那些兵丁的差距。更不用说在扎营的时候,吴世恭的这些兵丁都有条不紊地干着各自的工作。

    而那九百名兵丁,虽然也想来帮忙,可他们却有些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的样子。因此,当俞继这些其他千户所的军官,被吴世恭叫过来以后,他们的脸上都有些羞愧。

    吴世恭倒没有责怪俞继他们什么,毕竟这些军官并不是吴世恭的直接下属。他反而开口安慰他们:“其实这些兵丁都不错。他们至少也敢于去京城勤王战斗了。至于今天他们行军扎营的表现不怎么好,那也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什么军事训练的缘故。”

    “不过话说回来。本官把这些归德卫的好儿郎带往京城,最想做的事,也是把他们都平平安安地带回家。因此,本官也将会在行军途中,加强对他们的训练。你们要让他们要忍受住训练时的艰苦。告诉他们,这也是为了他们好,起码也要让他们有保命的本钱。”

    “不过话说回来,你们手下的那些兵丁靛质也太差了一点儿。依本官来看,应该是长期没有吃饱饭的缘故。其它的本官不敢保证,但只要是本官手下的兵丁,本官绝对不会让他们饿肚子的。”

    “要知道,以后不要说可能打仗了,就是行军扎营这些事,也都是些体力活。依照本官以前的经验,只要再这么走上三天,你们手下的兵丁就会趴下一大半。所以现在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先调养好这些兵丁,让他们起码有个做士卒的样子。”

    吴世恭没有食言,开饭的时候,主食的量很足,再加上杀了些犒劳的猪羊加菜,所有的兵丁都吃得兴高采烈的。

    在晚饭后,吴世恭顺理成章地把自己千户所一些训练比较好的兵丁,安排到那九百名兵丁中间,作为教官,开始教授他们军事知识。

    这些其他千户所中被抽调出来的兵丁,他们有的因为在千户所中地位比较低,所以被自己的千户和百户点名的。而公平一些的千户,也只是通过抽签的方法来抽调出来这些兵丁。不过对于这些兵丁来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不愿意参加这次勤王的军队。

    而这次勤王的出征,又安排得十分匆忙,因此到了现在,这些兵丁的心中,还交织着害怕和茫然的感觉。不过当吴世恭把这些教官安排到他们之中以后,他们起码开始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了。再加上那一顿饱饭,这些兵丁的人心也开始安稳了下来。

    虽然和被服的数量还是不足,但是因为吴世恭从自己千户所带出来的物资并不少,所以在挤给那些兵丁一部分和棉被,又让兵丁们到附近多砍些柴禾,多点起火堆取暖以后,行军的第一个夜晚总算是平静地过去了。

    第二天的行军扎营虽然也有些乱哄哄,但是相比第一天,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虽然在吴世恭的内心深处,是准备着万一有什么意外的情况,要把这九百名兵丁作为炮灰的。但是,他还是想尽量地把这些兵丁都安全地带回归德府。

    因此,吴世恭也是很尽心地训练着这些兵丁,在物资的供应上,所有的兵丁也是一视同仁。甚至吴世恭还主动走到那些兵丁之间去交流。在吴世恭这些关心的举动下,那些兵丁的情绪也就更加得稳定了。

    没有办法,也只能够调转方向,来个急转弯行军了。想要再退回归德府城也绝对不现实。勤王军队已经出发了,再转回出发点,那就太儿戏了一点儿。

    可是,想在吴世恭军队却立刻碰到了这么一个大问题:他们的粮草携带的数量就不够用了,肯定不可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的行军。

    因此,吴世恭立刻安排人回归德府城,向归德府府尊和赵铭报信,告诉给他们这个新的情况。并且要他们帮忙,让他们再征集运送一批粮草来。

    另外,吴世恭也召集了所有的军官,向他们通报了这个新的情况,让他们和手下的兵丁做好准备,军队将要急转弯直接北上勤王。

    在忙碌完这一切以后,吴世恭也冷静了下来。他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一个极好的理由,可以拖延行军的速度吗?也许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而这个时候,吴世恭不了解明朝兵丁的情况和吴世恭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这两点缺点就显现出来了。

    吴世恭认为自己命令军队转向,有着很合理的理由,也是一个很正常的命令。再说,令行禁止是每一支军队首要的纪律。吴世恭并不了解,自己现在率领的这支军队中的兵丁,很大一部分都不能够称为是一名军人的。

    另外,在军官回去向兵丁们传达军队转向行军的时候,有的军官还把原因交待得很清楚,可有的军官传达命令的时候,却对那些胆大提出疑问的兵丁,回答惮度就有些简单粗暴了。

    这些军官对提出疑问的兵丁是这样吼的:“大人们怎么命令的,你们就要怎么做。废什么话啊?不服从命令的结果就是一个——砍头示众。”

    这样简单粗暴的回答,虽然暂时压住了那些兵丁心中的疑问,但是在这些兵丁的心中,那紧张的情绪却立刻弥漫开来。

    而吴世恭这支勤王军队中,兵丁的来源也十分复杂。有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也有其他千户所的。他们只是在这次勤王行动中,暂时听从吴世恭的命令。

    就是吴世恭自己千户所的兵丁中,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有吴世恭自己从京城里带过来的护卫;有本地的千户所军户和青壮百姓;还有一些是土匪招安的。

    而这三个原因夹杂在一起,引起了吴世恭成军以后迎来的第一场内部危机。而这时候的吴世恭,却对这种动态却是毫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