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密谈读书

作品:《明末疯狂

    事后,在邓启帆的要求下,吴世恭和邓启帆进行了一次密谈。

    一上来,邓启帆就开门见山地对吴世恭说道:“大人,你发现没有,虽然您对您的兵丁十分用心,花费大量钱粮供养他们,可是您的兵丁对您的忠心却不太够啊!长此以往,大人怕有南北朝府兵之祸啊!”

    当时的文人献铂总喜欢在第一句话上危言耸听,以引起主公的重视。邓启帆的话也是如此。可是,吴世恭在这次事件中,确实感到了危机,所以对邓启帆的话倒引起了共鸣。

    不过,邓启帆引经据典的,有些话就不太明白,于是吴世恭就问道:“什么是南北朝的府兵之祸啊?”

    邓启帆听了吴世恭的问话,就有些得意了,他很好为人师,好好地给吴世恭上了一课,详细地向吴世恭介绍了南北朝的府兵制度和历史来源和变迁。

    反正邓启帆说的,府兵的其他内容历史书上都有,这里也不重复了。邓启帆主要给吴世恭介绍了:南北朝当时的府兵战斗力是很强的,但是为了供养他们,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和高额的军饷,甚至为他们专门请了厨师来做饭。

    但是这些府兵并没有因为自己受到了良好的待遇,而感激和忠于供养他们的东晋朝廷。他们逐渐成为了领导府兵大将们的私人武装,最后,府兵大将刘裕依靠府兵灭掉了东晋,建立了南北朝时的宋朝。

    听了邓启帆的一番历史百家讲坛,吴世恭虽然还没有完全搞明白那段历史,可他已经听明白邓启帆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邓启帆是想告诉吴世恭:手下兵丁的忠心,是不能只依靠金钱、美女等等来收买的。要不然,自己的手下就很容易被其他的人收买过去。到了那个时候,吴世恭就是做了件养大了女儿嫁出去的蠢事了。

    听完了邓启帆的话,吴世恭抓了抓头皮有些烦恼。说实话,吴世恭要不是有那个署理千户的官职,那无论在大义上还是在名分上,都没有让手下的兵丁忠心的理由。吴世恭也只好采取用良好的供养和足额的军饷交换兵丁忠心的手段了。

    可邓启帆的那一番话,确实都在道理上。吴世恭在现代可是个黑社会的老大,在黑社会中,尔虞我诈,互相出卖,再加上无间道横行。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弟兄的事情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而当时的吴世恭,也只有用利益把自己的手下捆绑在一起,以维持自己的手下对自己的忠心,这一种手段了。

    邓启帆在一旁陪笑着,过了一会儿,他提醒吴世恭道:“大人,让这么多人读书,那您要请的教书先生可不少啊!”

    “没问题!”吴世恭大手一挥,十分豪迈地回答道:“又不是让这些兵丁去考秀才,不让他们成为一个睁眼瞎就行了。可以让那些识字比较多的兵丁暂时作为教书先生嘛。”

    “还有,本官不仅要关心那些兵丁,还要关心他们的家人。让有孩子的兵丁把他们的小孩都送过来,本官让他们同样全部读书。教书先生真的不够,本官就去求龚先生。他一定会大力支持的。哈哈哈——!”

    吴世恭是相当的得意。洗脑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嘛!邓启帆在一旁也笑着点头,对吴世恭的举一反三是十分的赞同。

    没想到吴世恭的狐狸尾巴一下子就露出来了。他接着咬牙切齿地说道:“有了这些小孩,我倒要看看哪一个人敢不听话。”

    听了吴世恭最后一句话,邓启帆是目瞪口呆。他全身上下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不过邓启帆转念一想,吴世恭这样抓住了兵丁的把柄,对维持兵丁的忠心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邓启帆又没想到的是,吴世恭接着对他说道:“邓先生是雄才大略,本官发现越来越离不开你了。这次勤王之前,邓先生已经写了一封家书寄回家了吧。这样吧,邓先生再写一封家书回去,让邓先生全家搬到归德府来。这归德府山好水好的,一定会把贵夫人和令公子养的白白胖胖的。哈哈哈——!”

    邓启帆又目瞪口呆,全身上下又打了一个寒颤。这真真切切是作茧自缚啊!不过现在的邓启帆是人在屋檐下,所以他也只好苦笑着答应了下来。

    为了掩饰脸上的尴尬,邓启帆岔开话题,对吴世恭说道:“大人,您的那位徒弟陶辛,倒很有大人您的风采,率领着那队童子,却练得有模有样,很有士卒的模样啊!”

    吴世恭点了点头。他确实也很满意自己的那位徒弟。虽然当时那陶辛是被吴世恭强逼着做了他的徒弟,可那陶辛确实也争气,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很为吴世恭脸上增光。

    吴世恭笑着对邓启帆说道:“小男孩就不要多夸奖了。免得他骄傲。不过,这小子军旅上的东西倒学的很快,就是读书上不用心。等这次回去以后,就劳烦先生去教教那个臭小子。如果他敢不听话的话,你就别对他客气。这小子的皮厚着呢。现在,也就是我那大女儿可以压得住他啦!哈哈哈——!这小子以后肯定是个怕老婆的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