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登州城失陷(上)

作品:《明末疯狂

    当创立东江镇的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以后,东江镇立刻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各级军将都纷纷地拉起了自己的势力。而这些势力的沉浮不是本书的重点,但我们只要明白,现在的东江镇主要的势力就可以了。

    现在的东江镇名义上的首领就是总兵黄龙。但由于他经常扣克军饷,甚至因为扣克军饷引起过东江镇的兵变,所以除了黄龙自己的嫡系,其他东江镇的军将都是和黄龙是貌合神离。

    而黄龙之下,最有实力的就是“山东三矿徒”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当然,也有一些较小的势力,比如这次鼓动孔有德叛变的李九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儿子千总李应元掌握的势力,在吴桥对孔有德进行逼宫的。

    所以在吴桥兵变以后,孔有德的叛军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就是以孔有德为首的。他们的意见就是见好就收。既然已经捞饱了,那登莱巡抚孙元化又来招抚,那正好顺势接受招安,把自己由黑洗白。

    另一种就是以李九成和李应元俩父子为首的。他们认为朝廷的招安是权宜之计。当局势稳定以后,朝廷一定会对自己这些叛乱的东江镇军将来个秋后算帐的。

    李九成和李应元的顾虑也有道理。因为这次兵变,杀的文官、士绅和百姓太多了,打下的城池也太多了,引起了这么的后果,总得有人来背黑锅吧!

    所以,虽然在叛军中,孔有德的势力占据了上风,但是还是李九成和李应元的意见占据了主要市场。

    而接下来又发生了,大败山东围剿大军和叛乱的军队迅速地从二千多人增加到了五千多人这两件事,所以叛军的信心立刻极巨膨胀,他们的思想也立刻统一了起来。

    但想归想,还是要有个行动计划。于是在商议以后,这些叛军决定重返并占据登州。通过登州和东江镇的海上通道,把东江镇的全部实力整合起来。

    而这样一来,进,可以以登州为基地向四周州府进行攻略;守,也可以在大军压境,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利用战船退往东江镇,山高皇帝远去了。

    于是,孔有德和李九成立刻决定诈降。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表演了。他们在登莱巡抚孙元化和山东巡抚余大成派出的招降使者面前痛哭流涕,表达了自己一番痛改前非的决心,并且给予了那些使者以重礼相赠。

    而在登州城中,主要的守军也有三支:一是由登州总兵张可大率领的浙江兵。张可大是明军军将中少有的军事理论家。可谓是文武双全。其指挥艺术绝对是可圈可点的。

    而浙兵是一支有着戚家军传统的军队,虽然这时候的浙兵没有戚继光时代那么英勇善战了,但是其整体实力还是在当时的明军中首屈一指的。应该说,光看步战的话,浙兵的战斗力比整体战斗力最强的辽兵都高上一筹;

    二是教授明军作西方火器的葡萄牙军官团。这支葡萄牙军官团,为孙元化训练出了一支当时远东最有战斗力的火器部队。再加上孙元化主持建造的火炮火铳,这支部队的火器战斗力,在当时绝对可以傲视远东;

    三是与孔有德叛军同样出身的辽东兵。

    有固城,有雄兵,那孙元化应该是高枕无忧了吧。可接下来看看孙元化的所作所为吧。

    这时候孔有德的叛军已经膨胀到了七千多人。可是他核心的部队,还是当时吴桥兵变时那二千多名辽兵。因此知道孔有德真实实力的登州迟将,还是决定由登州总兵张可大率军先出城和孔有德的叛军战斗。

    但即使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孙元化还没有放弃招抚叛军的念头,这也束缚住了他自己的手脚,不敢放手与叛军坚决一战。

    在张可大的浙兵军团稍尝胜果后,孙元化就立刻下令停战。孙元化还是想着以打促抚。在他看来,遭受了失败的孔有德叛军应该老老实实地接受招抚了吧。

    可这个举动完全就是放虎归山。孔有德的叛军抓住这个机会,立刻派出坐间到张可大军中劝说辽兵反戈。于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遇上反戈一击的张可大军,遭受了大败。同时,反戈的和俘虏的辽兵纷纷加入叛军,孔有德的叛军一下子扩充到了一万多人。

    只身而逃的张可大只带着残存的浙兵逃回了登州城。而登州城内,浙兵这支军队也基本上消耗殆尽了。

    但是孙元化还没有从惊魂未定中走出来,登州城内又发生了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