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铁与火(中)

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德国坦克连与法国装甲部队双方在正式交火前的表现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德国军史学家在对这场血腥战斗开始阶段的评述中甚至用无法想象的愚蠢这个词来描述双方在这时的反应。

    德国坦克群卖力的演示着什么叫做过分的小心,斯乃德指挥着他的连队用最快的速度后退,他甚至没有命令自己倒克放上一两炮来试探一下法国人的进攻决心。

    而法国坦克指挥官也在这时表现出了足够的谨慎,他也许是没有摸透德国人后撤的原因,也有可能那遍地燃烧着法国坦克残骸给他的心理造成了什么影响,不管是为了什么,他做出了一个让人费解的决定。法国坦克群突然放慢了前进的速度,他们也没有开火,而只是默默的以步行速度缓缓的向着德国坦克群方向前进。

    于是在一推一进之间双方的部队拉开了距离,一面是安安静静的撤退,另一面则无声无息的进逼,双方剑拔弩张却没有任何一方愿意首先开火,这种景像的确会让人感到有些诡异。

    斯乃德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他没有在法国坦克立足未稳之际发动主动进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他当时这样做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不会陷入后面的那场血腥的苦战,也许还能掌握住战场上的主动权。

    而现在却恰恰相反,他竟然给了法国人站住阵脚的时间,不但让敌人可以慢慢的来摸清自己的实力,并且还给予了对方掌握战场上的主动的机会,结果为了弥补这个错误,斯乃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斯乃德下达这个命令这也有他情由可原的地方,归根结底斯乃德还从来没有遇到过那种对手,他对那些法国坦克的性能和实力知之甚少,让他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发动进攻的确有些强人所难。

    德国坦克指挥官毕竟都是受过专业训练充满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职业军人,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去考虑让自己的部队冒险,美国人那种充满西部牛仔风格的傻大胆在德国军队中几乎找不到。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就在同时,那位德国陆军中最大的傻大胆正带领着一堆同类往这里猛赶呢。话题有些扯远了,我们还是来继续了解当时的情况吧。

    就在德国军队首先犯下错误时候,如果法国指挥官有足够的精明,能够利用起这一点的话,那么德国坦克群的覆灭就不会变得很困难。因为当时法国装甲部队倒克性能和德国坦克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差距,有些地方还凌驾于德国坦克之上。

    并且无论从火力还是数量上来看,法国人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法国坦克指挥官有足够的战斗决心和战斗yu望以及熟练的指挥技巧,那么他就可以用他所有倒克对德国人发动一次快速强大的攻击,依靠他在数量上和火力上的优势在德国人还没发觉他们的错误之前一鼓作气全部消灭掉。

    但是可惜的是这位法国指挥官显然没有上面的那些素养,法国陆军上校让.得瓦耶尔从来就没有什么军事天份更别提什么指挥技巧,他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曾经在装甲部队里呆过又有足够高的军衔。德国空军用没完没了的轰炸磨灭了他的战斗决心和yu望,他的勇气早就已经随着法国坦克残骸上升起的浓烟一起飘散,而现在那些前锋部队全军覆没的惨状更使他过高的估计了德国坦克的实力。

    结果这位蹩脚的装甲指挥官也犯下了和德国人一样的错误,过分的谨慎使他错失了给予德国坦克部队致命一击的最好机会,而且他也给予了对方重新考虑应对战术的时间.这位指挥着拥有七十辆坦克的主力坦克团的上校因为他的这个错误获得了最后滇升.

    在双方之间的距离拉开到一千米时,德国坦克群终于停止了后退。它们已经在撤退的途中休整好了自己的队形,十九辆坦克分成了三排,每一排之间相距七十米,以连部的两辆坦克为中心组成了一个盒式攻击队形。

    在双方开始那种可笑的对峙五分钟后,德国人首先失去了耐心,斯乃德决定用他们的75毫米大炮结束这场愚蠢到戈,激战就此开始了。

    “一排攻击法国人左翼坦克,二排三排攻击中路,四排攻击右翼,我们来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用高爆榴弹,准备齐射”斯乃德平静的下达了命令。

    现在这位坦克指挥官正在脑子里努力的回忆着司令部通报里关于那种法国坦克的情况。

    原因是在对付某些装甲目标时,高爆破甲榴弹比穿甲弹管用的多。德国四号坦克的早期型号安装的是24倍径的短管75毫米炮,这本来就不是一种反坦克火炮,从性能上来看它更像是一门步兵炮。

    德国陆军刚开始赋予四号坦克的位置就是用来支援三号坦克作战的火力支援和指挥车辆,并不需要他与对方的装甲目标做正面冲突。可是战争爆发后这种坦克的用途与陆军部的预想发生了背离,四号坦克被推上了战斗的最前沿。由于拥有比三号更强大的火力,在很多场合它都被当作一种主力坦克来使用。

    不过它虽然拥有75毫米口径的主炮,但是那门炮的炮管实在是太短了,这直接导致了它所发射的炮弹初速都不会很高。而炮弹的初速守系到炮弹穿甲能力最关键的指标,没有足够的速度,穿甲弹就没有足够的动能去穿透对方的装甲。无论弹头有多坚硬都需要有的动能才能发挥作用,而四号坦克的那门75炮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高爆破甲榴弹就不同了,说起来这与它的穿甲方式有关,当时德国军队使用的是成型装药破甲弹,成型装药弹头是依靠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金属射流穿透装甲板。这就意味着它并不需要很高的初速,只要能让炮弹撞上对方坚硬的装甲板引爆就够了。并且这种炮弹无论在任何距离发射,它的破甲深度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发生因为距离过远而致使穿甲能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更让人惊讶的是,从四号坦克的那门短管炮里打出的穿甲弹的穿甲威力还不如高爆破甲弹,由于穿甲弹的重量比高爆破甲弹重了两公斤左右,这使得它的初速比高爆弹都不如,只能达到可怜的385米每秒,而高爆破甲弹却能达到452米每秒,以那种初速打出去的穿甲弹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只能穿透41毫米厚六十度倾角的装甲,如果距离在一千米之上的话,它的穿甲深度就只剩下35毫米了。而高爆破甲榴弹却能在任何距离穿透45毫米六十度倾角的装甲板。

    德国车长都精明的很,在经过比较之后,他们学会了在哪些情况下该选用什么样的炮弹。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斯乃德选用高爆破甲弹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两秒钟不到,德国坦克的第一批炮弹就砸到了法国装甲部队的头上。高爆榴弹在第一排法国坦克群中炸了开来,斯乃德对这次攻击非常的满意,他看到有一半以上的炮弹击中了目标,就是打偏了的也都是在距离法国坦克很近的地方爆开,根据他以往的经验,这种近失弹也能给目标带来很大的伤害。

    但是当硝烟散尽之后,眼前的景象却让斯乃德目瞪口呆。那些被击中的法国坦克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后又开始缓慢的向自己驶来,而被那些近失弹击中的法国坦克更是连那半刻的停顿都没有。看上去斯乃德他们的第一次攻击好像除了给几辆法国坦克的前装甲增添了几块黑斑之外没有给对方造成任何实质上的伤害,斯乃德的冷汗当时就下来了。

    “真是一种怪物,它的主装甲看来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厚。”

    斯乃德决定要改变自己的战术,既然不能从远距离摧毁对方,那么他还能与法国人近身缠斗,履带,发动机和车身侧面是法国坦克一贯的薄弱环节,斯乃德不相信法国人能够把侧装甲铸造的和前装甲一样坚固。

    “各排注意了,全速前进,保持队形,自由射击。尽量攻击对方的履带,先打瘫它再说。”

    斯乃德冷冷的下达了命令,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他倒克无法在这种距离上摧毁对方倒克,他希望法国人最好也没有这种能力,否则自己可就真的惨了。

    坦克群敏捷的对命令做出了反应,所有坦克都开始加速前进。德国坦克连排着整齐的盒式冲击阵型向着法国坦克部队接近。

    “302,我是301,注意保持间距。”

    斯乃德对着自己的僚车大声的命令着,可还没等他说完,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烈爆炸声就把他的话音淹没了。

    法国人终于对他发起了第一波的攻击,可能是为了在对手身上发泄他们对指挥官的不满吧,法国人的炮火打的又急又密。

    在那一瞬间驾驶员拉威特感觉眼前的地面消失了,在自己前方的战友倒克也失去了踪迹,代替这些的是一片刺眼的火光,一团团的火球在他眼前不断的升起,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燃烧起来,的气浪从装甲观察窗里狂暴的涌入驾驶室,拉威特连忙飞快的放下观察窗上的装甲盖,随后拉下了驾驶潜望镜的目镜。

    虽然法国坦克的这次炮击只有短短的三秒钟,但在这些德国坦克手心里却像是渡过了一生那样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