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外交特使 (中)

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发生冲突,能够搞到两位派遣观察团的正副团长一起被拘押,这种冲突得激烈到何种地步。看到德国人的那种态度,只要稍稍有些外交知识的就能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可怜的松冈洋右外相这时候却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他现在只能跳着脚的让意大利大使白鸟敏夫,也就是电报署名的那个W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尽一切方法从德国人嘴里了解事实情况,用钱砸也罢,用人命砸也行,哪怕付出再昂贵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只有掌握确切的情报他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随后才能想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真是匪夷所思,陆军的那群白痴究竟捅了多大的篓子,松冈洋右感觉自己的胃病又快要犯了。

    扣押一批外国使团人员,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是放在两个相互敌对的国家身上,那几乎就等于变相的宣战。德国人一直非常注重外交礼仪,他们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冲突而干出这种公然违反外交准则的事情,这可是外交界公认的禁区,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不敢轻易的越雷池一步。

    那群在法国究竟干出了什么事情?松冈实在想不出来。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外交大臣,他很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遇到这种严重的外交事件,如果处理不当,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自己一个人丢官罢职也就算了,但是如果破坏了天皇陛下的八荒一宇的目标,那他可就成了大日本帝国的千古罪人。

    想到这里,松冈不敢怠慢,带着这份电报就急匆匆的直奔首相办公室。十分钟之后,满头大汗的近卫文麿带着松冈洋右直奔天皇皇宫。四十分钟后,皇宫会议室里昭和十五年第一次御前紧急会议就此热热闹闹的开场了。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件严重的外交事件,外务省必须承担起他们的责任,全力处理好此事。按照国际上的外交惯例,我们要尽快向德国提出抗议,并且要求他们立即释放被扣押的帝国军官,同时,大德意志帝国必须为此事向大日本帝国公开道歉,并且做出相应的赔偿。”

    说话的是帝国内务大臣安井英二,作为与此次事件关系最远的几个内阁大臣中份量最重的一个,他以他一贯慢条斯理的语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外务部的确该承担起交涉的责任,但是我认为现在向德国提出抗议还为时尚早,我们必须慎重的对待此事。”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陆军中将的光头上现在出了一层油汗,在会议室橙黄色的灯光下闪闪发亮。

    “东条陆相的话说的不错,在我们了解整件事情的真相之前,我们不能轻举妄动,这关系到皇国的整体战略,不能草率。”

    说完,近卫文麿撇了一眼内相安井。

    “诸位,现在的问题是,谁能知道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被扣押的是你们陆军的人员,陆军方面难道对此事也一无所知吗?难道他们在欧洲的行程没有向陆军省报告?”

    海军大臣吉田善吾海军大将虽然皱着眉头,但是谁都能看到他嘴角的那丝冷笑。

    “吉田阁下,这支遣德观察团虽然是陆军省组织的,但是出国之后的一切行程安排都是由外务省的人员负责协调,我也是刚刚才知道发生了这种事情。”

    东条瞪着对面的吉田冷冷的说道。

    “那么,外务省方面对此事了解多少,有没有向德国方面做进一步的了解。”

    吉田歪过头望向松冈。

    “我已经向德国大使馆打电话询问过,结果让我非常的疑惑。德国大使奥托将军也不知道德国方面扣押我方使团人员的确切原因。实际上当我询问他时,他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情。看来德国方面还没有通报他们的驻日使馆,从这一点上来看,问题绝对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外相松冈一脸的愁容。

    该死的陆军白痴们,松冈现在简直想要咬死那几个被扣押的日本军官。他们究竟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竟然让德国人对他们自己的使馆都封锁了消息。

    原本陆军遣德考察团预定是在三国联盟达成之后才动身的,可是陆军省那群性急的实在等不及了,他们非要在法国投降之前去德法前线做实地考察,观察德军在实际战斗中使用的新式武器装备及其使用效果,还有德军所运用的新型战术在实战中发挥的作用。

    如果不能与德国结盟,我们夺取那些殖民地的难度将会成倍增加,到时候不知将会有多少天皇陛下的陆军士兵为了夺取那些宝贵的资源而流血受伤乃至献出他们的生命,这些东西你们海军能够了解吗?”

    东条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吉田突然借题发难的行为让他感到非常气番要不是这是在召开御前会议,会议室一头还坐着天皇陛下,他差点就用手指指着这个海军混蛋的鼻子骂娘了。

    “难道我们海军没有为了帝国流血牺牲吗?你们这些陆军……”

    吉田也横眉怒目的瞪着东条。

    “诸位,难道你们忘了你们是在哪里了吗!”

    近卫文麿终于忍不住了,他大声的呵斥起来。

    “这是在天皇陛下的御前,你们都是帝国的重臣,怎么可以像街市上的平民一样大声争吵,请你们自重一些!”

    东条与吉田顿时安静了下来,随后都急急忙忙的向坐在会议室一头一张单独的办公桌之后奠皇低头谢罪。被晾在一边一个人郁闷的松冈偷偷的揉着眉心,内阁会议只要事先没有做过准备就一定会变成这样,相互推卸责任外带吵架,每次都能跑题跑出两里地去,没想到在天皇御前他们都敢保持这种风格。

    “我们召开这次御前会议,主要是商讨怎样解决这次陆军观察团被扣押事件,关于南进之类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内阁会议上再讨论。”

    近卫首相扫视着这几个一脸严肃的同僚。

    “我们目前有两种应对方案。一种就是像内相和海相前面提议的,立即向德国提出抗议,并且视情况的发展而提出后续的要求。另一种则是我与外相以及陆相所提议的,慎重的对待这件事情,一切以维护两国关系为宗旨,在获知事实真相之前,不做出任何会刺激到德国的反应。

    由于这关系到了德国与日本国家关系,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大日本帝国的未来战略。所以,我才要求召开这次御前会议,我们该选择何种方式,请天皇陛下予以圣裁。”

    说完这些,近卫带着他的阁员向天皇恭敬的低下了头。

    日本天皇裕仁在此之前一直保持着他那副近乎僵硬的严肃表情一言不发的端坐在那张铺着雪白桌布的办公桌之后。那群内阁成员在吵成那样,他连眉毛都没有抖动一下。现在终于到了该他发表最后意见的时候了,只要他开口,无论支持哪方的意见,都将会影响到日本未来的走向。

    在当时那个年代,天皇的御口可不能随便乱开,随便一句话都是御旨,就算是最强硬的军队系统也只有乖乖遵命的份,可以歪曲,但是绝对不能违背。天皇裕仁和他爷爷明治不同,他天性还算温和,甚至可以说有些懦弱,当内阁讨论出现某些分歧的时候,只要不是涉及到国家战略问题,或者需要发布明确的书面命令,他就会本着不得罪任何一方的宗旨,毫不犹豫的使出天皇一系特有的技能,那就是使用他那一路晦涩的皇室语法,发表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模糊意见。话面的意思模棱两可到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最佳,反正就是让人自己琢磨去,谁反应快谁就有利。

    这也就是天皇的旨意可以被人歪曲的原因。干成了,哪怕是完全违抗他的旨意都可以原谅,还能获得他的嘉奖,朕心甚慰。干砸了,那对不起,曲解圣意,自作主张,肆意妄为,哪一条推出来都足以碎尸万段。很多人到最后才反应过来,原来那厮在一开始就做好了事后赖账的准备。

    现在裕仁正准备发表他的总结报告,突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侍卫官急匆匆的跑了近来。

    “陛下,各位大人。外务省次官大人送来了这份文件,听说是德国大使馆刚刚送到外务省的。”

    “快点给拿过来。”

    近卫文麿急忙向侍卫官伸出了手。

    “什么!日本军人组织并参与了刺杀德国元首的行动!”

    包括天皇在内,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