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 兄弟阋墙

作品:《楚氏春秋

    楚铮回到凤鸣宫,孙得山忙迎了上来,躬身道:“五公子回来了?”

    楚铮嗯了一声,道:“姑姑去皇上那里还未回来?”

    “正是。公子先到屋内坐会儿吧。”

    到了屋内,孙得山亲自为楚铮泡了盏茶。楚铮坐下后脸色阴沉,靠在椅背上,怔怔出神。

    孙得山忐忑不安,不知这五公子为何心烦,刚刚与敏公主出去还好好的,怎么回来就一脸不高兴呢,难道二人闹什么别扭了?

    楚铮突然笑道:“武媚娘。”

    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为何就对这女子如此岂惮?莫非只是因为这名字?若是换了张媚娘、李媚娘,楚铮自忖应该没这么闹心吧?可如今这时代又非贞观年间,这帝王之权远不及后世之大,君要臣死君不得不死的愚忠在当今来说简直是个笑话,起码三大世家不会把这当回事。就算此武媚娘是彼武媚娘,也不过是个精通媚功的一个女子罢了,皇上手中都无权,她凭什么来掌握朝中大权?若仅凭武功,楚铮都自信一人出手也可将此女击毙,何况楚王两家还有众多高手。

    想通了此节,楚铮不由得心情一松,转头叫道:“孙得山?”

    孙得山一愣,道:“小的在。”心中却有些奇怪,楚铮一直很客气地叫自己孙公公的,怎么突然间就直呼名字了。

    楚铮道:“你可是玄字九号?”

    孙得山脸露惊讶之色。当年那将自己送入宫中的老者曾将自己编为玄字九号,还没等自己弄清其中意思,贵妃娘娘就已接手了宫内青堂中人,这编号已经很久没听有人提起了。

    可他毕竟是个聪明人,隐约猜到了其中关系,忙道:“小的正是。”

    楚铮道:“当年与你一同奉命到贵妃娘娘手下效力的共有二十一人,如今这些人都还在吗?”

    孙得山心中更无怀疑,道:“回禀公子,还有十九人。那两人一人病死,另一人心生异志为娘娘所杖杀。”

    楚铮看着他,道:“孙得山,你既然深得娘娘信任,看来你办事能力不差。我有一事要托付于你。”

    孙得山想了想,道:“公子请讲,只要与娘娘之事不违背,小的必会全力而为。”

    楚铮一笑,道:“放心,此事我也会禀报娘娘,你不必担心。宫里最近新进来一批宫女,这事你该知道吧。”

    孙得山道:“小的知晓,明日凤鸣宫也要从中挑几位宫女。”

    楚铮心中一动,要不就将武媚娘安排在姑姑身笨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武媚娘心意已决,就算把她置于凤鸣宫也无用,何况她武功不弱,万一情急之下伤了姑姑可就不好了。

    “这批宫女中有一个叫武媚娘的,你安排几人暗中监视,再去收买一个新来的宫女,安排她与武媚娘同住。记下此女一举一动,每日报于我处。”

    在孙得山心目中仍是以贵妃娘娘为重,一听楚铮就让他办这事,不由得松了口气,道:“公子放心,小的马上就去办。”

    楚铮沉思道:“此事也不必做得太刻意,无需全用你们那一十九人,另,此事除你之外,不可让他人知道是我主使。”

    “小的明白。”

    孙得山向楚铮行了一礼,转身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楚琳回来了,见楚铮一人在此有些奇怪,道:“敏儿呢?”

    楚铮苦笑道:“被她姑姑叫去了。”

    楚琳不由得眉心一皱,道:“她所为何事?”自从那次楚铮差点命丧赵茗之手,楚琳原先对叶先生的好感已经荡然无存。

    赵茗与楚铮所谈之事甚为机密,且叮嘱过楚铮只可告知楚名棠一人,楚铮便推诿了几句,忙催促着楚琳动身。

    楚铮陪着楚琳回到了楚府,楚夫人已在厅中等候,见楚琳来了,便笑嘻嘻地上前行礼。楚琳忙拦道:“嫂嫂,这又不是在宫里,你不是要折杀小妹吗?”

    楚夫人顺势起身,笑道:“皇上这么爽快准你回府了?”

    楚琳淡淡说道:“是的,这些日子皇上似乎也想开了,对小妹的怨气也消了不少。”

    楚夫人讥道:“可能他知道事不可为了吧。”

    楚琳怅然若失,道:“也许吧,他毕竟也老了。”

    楚夫人突然觉得与楚琳谈论此事并不合适,毕竟二人还有夫妻之情,便有意调转话题,说起京城最近的趣事来。

    可一说到京城趣事,难免就提及楚铮与赵敏之事。楚铮觉得有些不妙,连忙起身告退。

    楚琳却叫住他,道:“铮儿,你先别走。姑姑之前就已经跟你娘说过了,这次回府里就住在你丹青园。”

    楚铮笑道:“侄儿欢迎之至。”

    楚琳坐在那里,看着楚铮笑吟吟。

    楚铮心中发毛,他最怕楚夫人这般笑法,眼前这姑姑比母亲也差不到哪去,不由得强笑道:“姑姑,侄儿有何不妥吗?”

    楚琳笑眯眯地说道:“不妥之处倒没有。不过听你娘说,你已经纳妾了,那女子长得颇为标致?”

    楚铮有些难堪,道:“那柳轻如也是个苦命女子,侄儿与她只有一个名份而已。”

    楚琳正色道:“那就好,敏儿对你深情意切,你可不要负了她,千万不可她还未入门,你连孩儿都有了。”

    楚夫人在一旁忍不住一笑。

    楚铮无奈道:“姑姑你在说什么呢,侄儿与轻如姐可是清清白白的。”

    楚夫人白了他一眼,道:“若不是你父亲强令你未成年前不得与轻如圆房,你能把持得住?”

    楚铮精神一振,道:“传令下去,众家将与我一同去迎接大哥一行。”说完一抖缰绳,火云驹如离弦之箭蹿了出去。

    火云驹无比,楚铮虽极力控制速度,但仍将众人越拉越远。

    不消片刻,楚铮已隐约望见了楚轩一行。楚铮一夹马腹,火云驹速度突然加快数倍,如一道红色闪电般向前冲去。

    身后的家将们登时发出一声哀鸣,这五公子也太不体恤下属了。

    楚轩一行中也奔出一骑,长笑道:“小五,你可是愈发张狂了。”

    楚铮一勒缰绳,火云驹一声长嘶成“人”形而立,显然是意犹未尽。

    楚铮拱手笑道:“小弟参见三哥。多日不见,三哥风采依旧,愈加英武了。”

    楚原一拳打向楚铮,道:“多日不见,你倒是愈加变得油嘴滑舌了。”

    楚铮一沉肩闪过这一拳,笑道:“有三哥专美于前,小弟岂敢坠后?”

    兄弟俩嬉笑技术打闹了一会,楚原羡慕地看了火云驹一眼,突然叹道:“怎么什么好东西都让你取了,小心招人忌讳。”

    前几日被父亲训斥了一顿,楚铮从此多了番心思,此时听出楚原话中有话,却故作不知,笑道:“似此等良驹,小弟一是机缘凑巧,二是有能力将之驯服。别人会怎么想,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楚原苦笑道:“算了,不说了,后面去拜见祖母吧。她老人家若知道是你来接她,心里必然十分高兴。”

    楚铮问道:“这一路上祖母还好吗?”

    楚原脸露忧色,道:“她老人家毕竟年事已脯虽然我与大哥尽量减缓行程,可一路奔波下来,祖母还是颇为疲惫,到了京城还需好生调养才是。”

    两人边说着边往前走着,来到队伍之中。楚铮看了看,绝大多数人不识,显然为此行护卫的大都是宁府的家将。

    楚铮忽见不远处楚轩骑着一匹黑色骏马,正指使着下人整理行装,忙驱使火云驹向前小跑几步,拱手道:“小弟参见大哥。”

    楚轩抬头见是楚铮,微微一愣,淡淡说道:“你来了。”

    楚铮笑道:“大哥大婚在即,小弟自当效力。小弟先去见过祖母她老人家,再向宁家姐姐贺喜。”

    楚原笑道:“小弟居心不良,想寻宁家妮子开心了。可这女子脸皮极薄,这一路连我都没见几次,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楚家兄弟都是在平原城长大,与宁家姑娘自幼相熟,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

    不料楚轩脸一沉,道:“她已是你们二人大嫂,以后言语间注意些。”

    楚原和楚铮相顾愕然。

    楚铮反应较快,道:“小弟遵命。三哥,祖母在哪驾座车上,小弟急着拜见她老人家。”

    楚原闷声道:“随我来吧。”

    拐过一个弯,楚铮有意无意地说道:“大哥似乎变了好多。”

    楚原叹道:“自从他离开京城,我就很少看他露出笑颜。到了平原城,他对宁家妮子也颇为冷淡,宁家妮子找我都哭诉过几回,可我又能怎么办?”

    楚铮关切地问道:“大哥难道有什么心事?”

    楚原白了他一眼,欲说些什么,却又忍了下来,道:“他从不将心事与旁人诉说,我哪知道他所为何事。只是你以后在他面前注意一些,毕竟他是长兄,方才你就应该下马向他行礼才是。”

    楚铮苦笑道:“小弟是没想到此处。可我们三兄弟何时曾讲究这般小节了?”

    楚铮哼了一声:“如今不同往日了。”

    楚老夫人见自己最疼爱的孙子来了,十分欢喜,精神也好了许多,将楚铮叫到身爆絮絮叨叨地与他聊着。楚轩的新婚妻子宁小仙的座车就在楚老夫人旁爆这时代的男女之防并不甚严,听说小叔子来了,宁小仙便也下车过来相见。

    楚铮见宁小仙脸色憔悴,浑然没有大婚前的喜气,不由得暗叹一声,正想上前行礼,楚轩策马走了过来,见楚铮和楚老夫人颇为亲密,脸色一寒,随即又笑着向楚老夫人道:“祖母,小五奉父亲之命来接您了,我们早些起程吧,争取在日落前赶到府里,爹娘正等着给您请安呢。”

    楚铮也笑道:“大哥说得极是,姑姑也在府中等候您老人家呢。”

    楚老夫人一听楚琳也在府中,连连催促楚轩快些起程。

    三兄弟并驾齐驱,楚原突然一指前方,道:“大哥,小五,你们还记得这里吗?”

    楚铮向前看去,心中一凛道:“落日坡?”

    楚原道:“不错,正是落日坡。上次与父亲同行至此时我们还不知此地何名,我只记得父亲策马到此山头,我们兄弟三人随之左右,共同眺望上京城。当时我是热血沸腾,可如今故地重游,却不知为何再也没有了那份感觉。”

    楚轩心中一动,他知道这个弟弟平日看似大大咧咧,实际上是个颇为精明之人,自己的心思恐怕他早已看透。楚轩向楚铮看去,只见这个幼弟脸上笑呵呵地并无异色,不由得一阵心烦,不想再听楚原的旁敲侧击,便向楚铮问道:“五弟,听说京城形势大变,梁上允一死,这刑部尚书之位落入何入之手?”

    楚铮道:“父亲曾与方令信有过约定,这刑部尚书一职由方家族人出任。可梁上允死后,皇上至今仍未上过早朝,父亲和方令信联名保举方令信之弟方令白为刑部尚书的奏折至今仍未批复,但此事已成定局,皇上也无法改变,不过再拖些时日罢了。”

    楚原摆摆手道:“朝中之事如今还管他做甚,再怎么变来变去也是三大世家奠下。我最感兴趣的倒是另一件事。小五,我们在路上就听说你和敏公主好上了,是否真有其事?”

    楚铮干笑道:“谣言,纯属一派胡言。”

    楚原道:“无风不起浪,小五你别糊弄我们。这一路上府里常有家将来禀报京城的情况,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何况你通常都喜欢比你大些的女子,又有前科在先,如你所疼爱的柳轻如就比你大了好几岁,敏公主似乎比你大了也有两岁吧,正合你的口味。”

    楚铮并未恼羞成怒,反而若有所思地问道:“府中时常还有家将到此?哪个混账东西如此大胆,敢乱嚼舌头?”

    楚轩突然伸腿一踢楚原跨下战马臀部,道:“快到前面看看去,好似有些不妥。”

    楚原措不及防,被楚轩赶着一同向车队前方去了。

    楚铮眯着眼看着二人身影,微微一笑,转身向易容混在楚府家将中的楚芳华等招招手,道:“你们几个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