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疆首战(下)

作品:《楚氏春秋

    大军此次扎营紧靠着一片树林,楚铮带着这数百名黑骑军赶到时,外围的军士们都已退到林中,借着树木的掩护张弓以待。接替周寒安之职的黑骑军偏将洪文锦迎了上来,道:“楚将军,情形有些不妙,来袭之敌竟似有近万人。”

    楚铮一惊,向远处眺望去,只见数里外的山岗上,人站得密密麻麻,不禁问道:“难道是突厥人已越过了北疆大营的防峡”

    洪文锦道:“不是,据末将看,可能是北疆几股盗贼聚集而来。此番我等押送的军需辎重超过以往近一倍,想必因此引来这些贼人垂涎。”

    这一路上楚铮从洪文锦和那胖乎乎的军需官口中多次提起北疆盗贼之事,闻言并不惊讶,冷笑道:“这些贼人算是撞到铁板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此番押送军需的乃是名震天下的黑骑军。”

    洪文锦听了心中极为受用,笑道:“将军说的甚是。”

    “听闻北疆有股最大的马贼灰胡儿,洪将军在北疆时曾与这些贼人交过手,觉得他们身手如何?”

    洪文锦想了想,道:“灰胡儿大都是胡汉混血,既不容于胡,也为汉人瞧不起,但来去如风,极为剽悍,人数亦达六千之众,我五千黑骑军对上他们,胜负仅为五五之数。”

    楚铮点了点头:“此番灰胡儿想必也来了。”

    洪文锦神色凝重,道:“不错,我等八千军士加上辎重兵三千人,寻常盗贼根本无胆前来。”

    “此地距北疆大营还有多远?”楚铮问道。

    “快马加鞭仅需一昼夜便可到达。”

    “兵法有云:十则方可围之。两军都不过万余人,贼人若想进攻我军只能集中一点,我等倚林列阵便无惧之。另,洪将军,速遣十名军士绕道至北疆大营,请孟统领速派兵来援。”

    洪文锦放下心来,他方才就担心楚铮年少气盛贸然出击,若是如此,那些马贼如果为了这些辎重而硬拼,杀敌一千自折八百,那么八千将士定是伤亡惨重。

    距树林不远那座山岗上,十余骑并肩而立。看着赵国官兵有条不紊退入林中,一个文士模样的人长叹道:“本想打赵军一个出其不意,如今看来难了。”

    居中一个虬髯大汉怒道:“齐伍,把韩尚叫来。”

    一个灰衣人匆匆跑来,虬髯大汉喝道:“赵军为何这般快便发觉我等行踪?不是吩咐你们将他们的斥侯尽数清除,你与那帮手下是怎么办事的。”

    韩尚涨红了脸,道:“首领,赵军的斥侯十分狡猾,我等方靠近他们便向树林逃去,属下觉得这些斥侯似对我北疆围捕之术极为熟悉,不像是中原的军士。”

    虬髯大汉一愣:“你能确定?”

    韩尚点头道:“那些斥侯逃跑时回身射箭的手法姿势,与北疆大营的一模一样,属下绝不会看错。”

    虬髯大汉沉吟道:“难道是孟德起摆下的圈套,想灭我灰胡儿?”

    那文士说道:“这倒不见得。六弟在北疆大营多年,若有上万兵马的调动定瞒不过他。此番除了华长风所带的两万人在百里外游弋,近半月来并无其他兵马离开大营,那四万黑骑军更是远在秦赵交界之处。秋某猜想这些斥侯或许是由京城返回的北疆大营之人,人数应该不会太多。”

    旁边一身披盔甲的妇人道:“大哥,当断则断,那两万赵军距此不过大半天的路程,若被他们察觉了,我等可就前功尽弃了。”

    那齐伍叫道:“大嫂说得不错,首领,动手吧,这贼老天没有一点转暖的迹象,若不抢下这批辎重,大伙的日子都没办法过了。”

    虬髯大汉唔了一声,对身边一人说道:“呼魁,按先前之约定,命你部下一千人为先锋,冲击赵阵。”

    呼魁有些犹豫,齐伍冷笑道:“怎么,呼首领见了有北疆军在此便害怕了?若是如此,尽可带你的手下滚蛋,就这点胆色也想来分一杯羹。”

    呼魁怒气上涌,道:“齐三哥也太小瞧人了,我呼魁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是赵军已退入林中,贸然冲击只怕伤亡,我呼魁手下只有一千五百余人,为了这些辎重将儿郎们的性命全搭进去可不值。”

    那妇人安抚道:“呼魁,夫君的意思并不是让你等直冲入林中,只去先去试探一番,你且放心,妾身自会带领两千子弟为你压阵。”

    呼魁拱手道:“还是大嫂明白事理。既是如此,呼魁这就点兵出战。”

    呼魁走后,齐伍道:“大嫂,呼魁本是个奸诈小人,当年二哥之死恐怕也与他脱不了干系,何必管他死活。”

    妇人面色凝重,道:“三弟,大敌当前,我等不宜再生事端,应齐心协力才是。押运辎重的赵军就算不是北疆军,从其退入林中之态来看,亦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仅靠我们灰胡儿恐怕难以成事。”

    “夫人说的有理。”虬髯大汉说道,“以前旧账等日后再算。走吧,我等一齐下去吧。”

    呼魁来到自己军中,道:“郑普,告诉兄弟们准备出战。”

    齐伍问道:“大嫂,怎么办,他们的兵力远胜我们,进还是退?”

    何胜男一咬牙,道:“今日北疆的四大寇都已到齐,我等若转身便赚岂不失信于人,日后还有何脸面在北疆立足。不如佯装攻击,一旦赵军放箭便迅速后退,与大哥他们会合后再行商议。”

    “小弟明白。儿郎们,上。”

    李元宗对身后来敌毫不理会,目测了一下距离,与对面卫泰几乎同时喝道:“取弓,箭尖微垂半分,放箭!”赵国军队历经战阵,似卫泰和李元宗这等将领,早就熟练掌握如何在乱军丛中放箭杀敌而不伤己方,似青衣盗这般聚集在一起,其射箭角度更容易估算。

    楚铮此时也已赶到,见马贼的援兵距此已近百丈,喝道:“全体下马!原禁卫十一营一队至三队和混合营上前十步,成弧形结盾阵。其余人等持短矛预备。”

    禁卫军使用的盾牌乃步兵之盾,几近肩脯较黑骑军的圆盾大了许多,两千多个盾牌上下一架,如同平地陡起一座高墙,将李元宗和卫泰所部都护了起来。

    与禁卫军中所有将士一样,楚铮也是生平第一次踏上沙场,说完全不紧张是假的,但身为军中最高将领,沉着冷静乃是首要。楚铮从盾墙的缝隙中见马贼渐渐逼近,长吸了一口气,道:“各位兄弟,按我等在京城中寻常练一般,四队、五队的兄弟后退十步,助跑,掷矛!”

    近千支短矛越过盾墙,在空中划了道弧犀直向灰胡儿飞来。十一营在楚铮两年调教下,已是禁卫军之冠,掷矛更是其所长,投掷距离虽不如硬弓,但短矛的重量远超过箭矢,势大力沉。灰胡儿手持圆盾拼死格挡,但仍有近百人掉下马来。

    何胜男见状雄不已,忙一勒疆绳叫道:“韩兄弟,命儿郎们后撤。”

    灰胡儿较青衣盗确是胜出许多,虽遭突袭但并不慌乱,不一会儿便退后数十丈。

    楚铮松了一口气,道:“李元宗,你速去协助卫泰将所围贼人歼灭,此地就交给禁卫军了。”

    李元宗笑道:“那些贼人卫泰足可以应付,末将在此与将军一同御敌。”

    楚铮脸色一沉,森然道:“李元宗,你可是要违抗军命?”

    李元宗心中一寒,竟不敢直视,俯首道:“末将不敢。”

    “还不快去。”

    “遵命!”

    李元宗平白挨了顿训,心中着实不爽,可想想这少年年纪再小,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训斥也是理所当然的,一股怒气只好全发到青衣盗的身上,大喝一声如平地惊雷:“青衣小贼,大爷李元宗在此,还不束手就擒!”说完策马直向青衣盗冲去。到了近前,李元宗手中铁左右一拨,两贼人已被扫落马下,尖一抖一突,又洞穿了一个人的肚子。李元宗也不收回,径直将那人挑起甩了两圈,那贼人尚未断气,在空中双手抓住穿腹而过的杆,双目凸出,惨叫声撕心裂肺。

    青衣众盗见此状登时吓得魄魂皆冒,纷纷向两边退去,惟恐碰到这天煞星。李元宗身后的军士们却在暗暗叫苦,大赵军纪明文规定,主将若是阵亡,麾下军士都要被治以重罪。当下不敢怠慢,紧跟而上。

    楚铮看了也不由心中发毛,虽说李元宗武功和气力都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但纳杀气却也是自己远不能与之比拟的。

    楚铮回过头来,喝道:“盾牌兵,疾步向前推进,其余持矛紧跟盾阵。”

    齐伍见赵军步步逼近,对何胜男说道:“大嫂在此压阵,小弟带一千骑定可冲溃他们盾阵。”

    何胜男却拦住他道:“不行,继续后撤!”

    齐伍叫道:“大嫂,我等马上儿郎怎可以被这些步兵撵着跑,传出去我灰胡儿的脸都丢尽了。”

    何胜男叹了口气道:“三弟,这些步兵绝非北疆大营所有,北疆大营历年重骑兵轻步兵,步兵只作辅助之用,而眼前这批步兵不仅配有马匹,且装备精良,一些儿郎射出的利箭竟没有一支能钉在盾牌上。就是方才掷出的短矛,一千人能撑过几轮?听嫂子的,继续后撤。”

    楚铮骑在马上,见灰胡儿只顾后退不敢应战,只觉意气风发,叫道:“加快步伐,持矛将士时刻准备。”

    何胜男边走边不时回首观望着,见那盾阵后有一人冒着头在不停地指手画脚大呼小叫,心中有气,忽道:“众儿郎,取弓,目标那骑马的赵军将领,放箭。”

    与方才黑骑军箭射青衣盗不同,较远距离时普通弓箭手都是举弓向半空而射,箭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向目标而去。陆鸣等四个鹰堂弟子一直跟在楚铮身后小心戒备着,忽觉情形有异,陆鸣大叫道:“公子小心!”

    楚铮抬头一看,只见漫天箭雨黑压压地向自己飞来,差点吓得魂飞魄散,情急之下两腿一夹马腹:“快跑。”

    火云驹几个蹦蹿便来到了盾墙后面,陆鸣等人也随后而至。只听嗤嗤嗤箭矢破空声不绝,楚铮偷偷抹了一把冷汗,回头望去,见方才所站之地已插满了利箭,不由得暗自庆幸,个人英雄主义确实不能有啊,若不是自己逃得快,此时定已被射得千疮百孔。

    楚铮惊魂稍定,不由恶向胆边生,取下那把从平原城所得的羿王弓,搭上一枝精铁所铸之箭,将弓弦置于首格,命几个持盾军士挪出个较大空隙,运足十成功力拉弓成满月,对准了马贼的主将。正待松弦,楚铮觉得有些不对,那主将虽是身穿盔甲,但从发髻来看竟是一个女子。

    偷施冷箭,射的又是个女人,这有些不大好吧。楚铮有些犹豫,忽然感觉左肩传来阵阵异感,他当日所受之伤虽看似已痊愈,但羿王弓又岂是常人所能使的,南齐大江堂的江三先生奋全力也只能勉强拉开,楚铮武功虽已趋近大成,但全力施为之下,伤处仍有些隐隐作痛。

    楚铮无暇细想,手指一松,铁箭带着尖啸声直奔那女子身边一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