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理由

作品:《晚明

    “国斌、刘破军、李东华,你们都是辽东来的,若是后金要从蓟镇破口,大概会在何时?”

    陈新的公事房内,宋闻贤、代正刚、卢传宗和刚才的几人都在,在陈新挂起的简略地图前站着。

    三个辽东来的一听陈新说后金要从蓟镇破口,双眼发光,李东华激动之下踏前一步,正要说话,才想起朱国斌是主官,级别比他高得多,赶紧又退回去。

    陈新笑道:“出来了就先说。”

    李东华看看朱国斌,朱国斌也微笑点头,他才说道:“大人,如果建奴真的要来,该是九月底,辽东不种冬麦,收完秋麦便只有锄地施肥,九月就能忙完。”

    卢传宗对辽东的事情不清楚,他反正对鞑子也好土匪也好,都没啥怕的,大大咧咧问道:“鞑子会不会七八月就来了。”

    朱国斌道:“这些日子东江的人过来,我们也收集了一些后金的情报,他们劳力不足,又年年干旱,很多汉人都饿死,今年粮价也是每石十两银子以上,建奴如果要大规模出动,必然要带很多包衣,这样他们农忙的人手就不足,所以我也认为他们如果要来,应该在农忙完之后。”

    陈新看着文登与京师之间的漫长线路,头痛该如何把军队运送如此之远。后金到来的时间,他记得也是年底,如果后金九月底十月初出发,大概在十月底就能开始叩关,十一月间到京师城下,与他了解的时间大致相当。

    代正刚稍稍质疑了一下,“大人,如果从蓟镇入口,路程遥远,如此多的人马行动,蒙古那边无甚关隘,一马平川,总有人能出来报信,关宁军只要稍稍派些探马,一定会收到消息。他就不怕被我大明围在口内?”

    李东华道:“以前建奴出门,我们东江就去辽东出击,转上一圈,抢了东西就赚建奴也把我们无法,建奴如果要去抢,怕是也差不多这样。”

    刘破军指着地图上三岔以北的大片地方,“如果他们走辽河套,那里地广人稀,倒更容易隐藏。关宁军连河东都不去,更别说辽河套了,有可能被蒙在鼓里。上次汇总的消息说喀喇沁今年也大旱,越发靠向建奴,蓟镇口外的束不的四月在宁远卖粮时,里面混有四百多建奴的人,这事被一个京官发现,宁远附近很多缙绅都知道,他们皆在传言束不的是为建奴买粮。”

    刘破军现在担任着参谋的差事,但陈新并未明确他是个什么参谋,反正是啥事都要做。

    代正刚破口骂道:“那还不赶快停下,你娘的七八万关宁军,任由四百多建奴在眼皮底下买东西。要不然大人带咱们去干了他们。”

    陈新摇手道:“我不能擅入关宁的信地,再说了,老子也没拿辽饷,拿银子的人都没管,我管他个屁。这事不用再说,大家来看看后金可能入寇的线路。”他虽然知道后金要走遵化,但他还是想让这些人多思考一下,再从中发现一些人才。

    刘破军道:“大人说建奴从蓟镇破口,属下觉得极有可能从密云怀柔的边墙附近,就逝北口一线或墙子岭附近,那里到京师最近,破边墙之后,两日即可到京师城下。”

    朱国斌想想道:“我认为冷口到喜峰口更可能,古北靠近察哈尔,虽然虎墩兔从来没赢过,但建奴不会自己跑去容易受两面攻击的地方。”陈新赞许的点点头。

    卢传宗奇怪道:“他们走那么远,不怕关宁军去抄他老巢?好歹关宁军也好几万人,对了,建奴到底有多少兵?”

    陈新也看着刘破军等几个辽东来的几人,他们收集过几次,但每次数量都不同,东江人来了之后,又重新收集了一次情报。

    刘破军翻了手上的本子说:“这次东江的人来了之后,我们挨着问了,分地区把敌军查实一爆大概牛录二百四十左右,每牛录人数不等,有些叫半牛录,最少的半牛录只有十多户人,丁几十口,正常牛录平均披甲大概一百人。此外还有蒙古左右翼和一些投靠的蒙古部落。”

    卢传宗眼睛睁得老大:“也就是说有铠甲、能打仗的只有两万多?”

    李东华道:“不是,他们的披甲是一种身份的叫法,牛录里面其他人也可能有甲,是能出兵的,跟咱们卫所的军户差不多,也叫作余丁,既有十多岁的,也有五十多的,建奴出征时有些余丁就自发的跟着去抢东西,所以他们出征时,就象……”李东华举起双手,比划了几下,没想出来怎么形容。

    陈新笑着补充道:“就象街坊邻居结伙去打劫另外的一条街。”

    李东华难得笑了一下,“正是。”

    这次几名俘虏再也不敢无动于衷,都看向中间的位置,周世发和陈新也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向中间。

    中间一名脸色有些苍白的年轻人突然对着身旁一人踢去,边踢边骂道:“你这混蛋,你可把我骗苦了,我再也不为保密了,大人,他就是掌柜!”

    他旁边那人被踢倒在地上,年轻人不依不饶,继续踢他,其他的俘虏都噤若寒蝉,把脸偏在一边。周世发和陈新都饶有兴趣的看着那年轻人,也没劝阻他。

    等那年轻人停下,周世发让镇抚带走其他人,却把这年轻人留下来。对那人说道:“你不用装了,你就是红阳教的大掌柜吧?”

    那年轻人眼见没有瞒过,两腿发抖,直接跪到地上,声音也抖着道:“官爷爷,小人不过是继承兄长的掌柜位置,从未作恶啊。从今日起,小人愿改邪归正,归家务农……”

    周世发拿起手上的一本册子,冷冷道:“这是你写的?你以为你还走得掉?当年徐鸿儒是什么下场你可知道。”

    那年轻人涕泪横流:“那都是小人的兄长写的,小人只是胁从,胁从。”

    “你兄长呢?”

    “死了几年了,小人从来没想过造反,更连人都没杀过,不过骗些蠢夫愚妇的香火钱,求大人饶命啊。小人有下情上告,莱阳的闻香教要造反,小人告发。”

    陈新一听闻香教造反,眼睛一亮,旁边的周世发一拍桌子骂道:“徐鸿儒同样是骗些蠢夫愚妇。既然是你兄长编的,他可有子嗣?你若想活命,便交出他们来顶罪。”

    那年轻人低头呲牙咧嘴半天,还是闭嘴不说。

    周世发冷笑道:“你不说,我自会有法子让其他人说。”

    那人这才终于道:“就是外边穿红色衣服那两个。”

    陈新在心里骂了一句:“烂人。”不过烂人同样有用,他和蔼的对那年轻人问道:“那么小的孩子,也是无辜,我听你的意思,都是你兄长为恶,你们亦是逼不得已。你既然知莱阳闻香教造反之事,便与我细细说说,或许你和你两个侄子都不用获罪,我还给你们银子让你们安家。你若愿说,便从你自己说起。”

    那年轻人脸上现出惊喜,连忙道:“小人叫赵宣,家父为徽州盐商,后家道中落,便跟随兄长流落各处,兄长有些天分,到山东学了些白莲教经卷,便自己弄了个红阳教出来,前几年得病死了,小人便继了这掌柜的位置,一向在山上时间多,就是骗些附近山野之民,但小人实在胆小,每日都怕被人揭穿,早想过些安生日子,可惜又无谋生之法,只得一直做下来。今年五六月,莱阳那边闻香教的人得知后,派人过来让我一起举事,小人哪里敢造反,但迫于闻香教势大,也去见了两次,是以得知此事。”

    “闻香教的掌柜叫什么名字?何时举事?”

    “董大成,他本是刘家庄人,也不做啥坏事,后来有个叫李盛名的人来了,此人对闻香教和白莲教经卷十分熟悉,能说会道,把个董大成骗得全信了他,现在董大成还约了招远的闻香教掌柜许汤,明年三月起事。”

    陈新看看窗外的两个小孩,对赵宣道:“若你想过安生日子,又保下你侄子嫂子性命,便给我做件事。”

    “大人吩咐,小人一定做到。”

    “你自去想办法,让董大成把起事时间提前到十月中旬,最迟十月下旬,否则你侄子嫂子就都得死。”

    -----------------------------------------------------------------

    注:莱阳闻香教作乱,见于《莱阳县志》:董大成宅邑之刘家庄人也,本妖贼李盛明党,盛明不祥为何许人……约招远贼许汤以崇祯三年元旦为乱,适汤杀人事迫,先期与崇祯二年十一月据腰山以叛。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