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刘文静

作品:《杀伐江湖

    新书书名《剑炽焚天》[bookid=2884586,bookname=《剑炽焚天》][bookid=2884586,bookname=《剑炽焚天》]

    随后的两个多月,落尘亲自率领大理国军队从祁山发动北伐!无数早有准备的大理国军队在落尘的带领下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搅起一股腥风血雨!沿途属于大唐的城镇不断沦陷,任凭大唐国君李世民派遣大量兵将同样是以失败告终,在虚行之军师的计谋下更是惨败导致损兵折将!其中更是失去了李元吉、李纲和秦武通这等文臣武将,更让李世民愤怒的是,军师刘文静直接被落尘亲自俘虏招降!

    要知道刘文静在军事才能上可并不比虚行之差上多少,落尘也是感觉大理国顶级智囊太少才会做出此事,可见其对刘文静的赏识。当然,必要的防备还是需要的,落尘偷偷的在刘文静身上放了一枚生死符用以警告!若是一年后没有落尘出手,刘文静将会被生死符内的异种真气活生生的痛死。

    而刘文静也是一个机灵之人,清楚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落尘的手中,而如今大理国的壮大已经不成定局,所以其并不以投降为耻,反而亲自部署攻占大唐的计谋。以刘文静的智谋和对大唐文臣武将的了解,直接导致大唐的领土以极快的速度被大理国吞噬!如今更是快要攻到大唐都城长安!

    长安城中,由于大败让整个长安城浮现着一片紧张的氛围,大理国来势汹汹的攻略大唐领土,如今更是快要攻向长安城。已经让的大唐所有文臣武将都倍感无力,整个偌大的国家仿佛随时都会消亡!

    长安城中心皇宫,大唐皇帝李世民正一脸头疼的看着底下的两列正互相喋喋不休的文臣武将,他们商量的正是大理国的侵略。

    “陛下,以臣认为,大理国兵精将勇,又有刘文静这个叛徒为大理皇帝效忠。依臣之见,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洛阳!”只见文臣之列中步出一人,却是那颇有智谋的庞玉。

    “万万不可,陛下,若是如此作为,不当当会失去长安城而已,整个大唐的民心都将会受到毁灭性的动摇!”名相魏征一听庞玉所说计谋,立即走出行列出言反对,让的庞玉的面庞带着点愤恨。

    “那爱卿有何良部”李世民虽然心中焦急,但其脸庞也算是平静,虽然不喜魏征,但也清楚自己底下文臣中智谋当以魏征为首,其所决定的计策有可能是最佳的决策。

    魏征原地组织了一下脑海中的思想,随即说道:“依臣个人认为,如今的大理国虽然强势无比,但其中最重要的无非是御驾亲征的大理皇帝段落尘!想必陛下也清楚那段落尘近些年的传奇经历以及其在大理国无可匹敌的威望,只要这次将大理皇帝段落尘击杀,那此次就算有叛徒刘文静相帮,我大唐之危自然当解!”

    “爱卿说的很有道理,想必心中已然有了妙计!”李世民眼光一亮,他自己也是一位聪明的君主,魏征的分析可以说和其不谋而合。

    数天后,距离长安城数千里外的一处城池城主府中,落尘正坐在大堂座位上,平静的看着底下的群臣。

    群臣正相互之间传递着一张书信,每一个看完书信的大臣脸色都呈现凝重之色。

    “陛下,其实您和宁道奇五年之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为何宁道奇敢在这时候约战?如今我们大理军团经过数月狂猛进攻,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很可能一个月之后我们就能包围长安城。微臣认为宁道奇做出如此举动,实是为了保住大唐!”赫艮率先出列说道。

    “陛下,司徒所说不错,但宁道奇身为道门大宗师,只怕也是迫于无奈,想来是大唐国君的命令!毕竟宁道奇的道观可就在大唐境内。”刘文静紧接着出列,以他对大唐的了解和高超的智慧,如何不知大唐群臣和国君发的是什么主意。

    “爱卿和朕的想法不谋而合,想来爱卿心中已经有了计划!”落尘坐在首座黄椅上,面目仍然如之前那般平静。

    “陛下,臣认为长安城实为大唐国都,城高兵精,想要攻陷只怕要耗费不少时日。就算如此,攻城战同样会严重消耗我们大理国大量的兵力。如此,只能将计就计,具体谋划等臣容后与陛下述说。”

    如此机密谋划,自然不能在这里述说出来,毕竟保不准这里有大唐的奸细存在,不得不让刘文静多加小心。

    “好,那就请刘祭酒等候一二,不知军师有何见解?”落尘赞赏的看了刘文静一眼,随即看向站在最前方的虚行之。

    “刘祭酒的计谋应该和臣相差不多,还请陛下容后和臣等两人相商。”

    落尘再次请教了一下底下群臣的意见,可惜并没有让其满意。随即辞退群臣,单单只留下华赫艮、刘文静和虚行之三人。

    经过一番秘密商议之后,落尘并没有立即出发,反而仍然带领军队四处攻陷大唐领地。直至半个月后才满意的带着枯荣大师和一灯大师两人骑着火麒麟超远处的长安城冲去。而大理军队则尽接交予虚行之管理,对于投降自己的刘文静倒是需要严加看管才行,以防走漏了消息。[bookid=2538078,bookname=《武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