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心境

作品:《创仙

    三日已过,穿云松内,大比仍在继续。

    第三场比试较量的是心境修为,通常情况灵修人士的修为进阶自然伴随着心境滇升,以天灵师之境入围的墨春秋和苗凤儿便占据绝对优势。

    不过,心境修为高于灵修修为的人却也不是没有,就如一些凡人,其一生遭遇坎坷颇多,对生命多有领悟,其心境未必就比一般的灵修差。更有甚宅凡世偶尔会出现一些立地成佛,一朝得道的大能之辈,这些人在此之前,一生都未修行过灵修之术,能列入大能,靠的便是极高的心境修为。

    万载以来,灵界之中,光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一举超越巅峰天灵师破开灵界通道得道飞升的人数就不下千人。

    灵修之人一旦踏入地灵师之境,便有超越凡人十倍寿命,可活千岁,再进一步,天灵师寿命五千岁,但凡修为上升,寿命随之而上涨。灵修之道追求的至高境界便是长生不老,不死不灭,但若不能看破虚空,还原本我的心境,这漫长的灵修道路,能将任何一个灵修者从精神上折磨死了。

    心境修为看似飘渺,也不似灵修那般有一个明确的进阶标准,不过,以往无数灵修大能总结来看,大抵上能分为四个较为模糊的阶段,【欲求之境】、【求知之境】、【道德之境】以及【天人合一】。

    【欲求之境】乃是最低境界,人生之初,无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不能说出“我”字,尚不能区分主与客,不能区分我与他人、他物。人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舍此以外,别无他求,故以“欲求”称之。

    在达到主客二分的阶段以后,自我作为主体,不再仅仅满足于最低生存的欲求,而进一步有了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这便是【求知之境】。

    在【求知之境】中,个人意识渐渐独立,从而逐渐产生了区分‘好坏’,‘善恶’的意识,以至达到对他人负有责任和义务的真正意义的道德意识,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既然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这便是【道德之境】。

    随着“自我”由“原始的主客融合”,沉浸在自然中的无精神性状态,便是最初级的【天人合一】,霍钧在索道时,所经历的物我两忘,便是这种状态。再经过“主客二分”到高级的“主客融合”,有自我意识的人,通过领悟和陶冶,超越“主客二分”、超越“自我”,达到最高层次的【天人合一】。

    可以看到,【欲求之境】最容易领悟,【道德之境】和【求知之境】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这有些境界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往往是同时都存在,譬如落叶真人身为天灵师,应当领悟最低层次的【欲求之境】,却依旧沉迷美色,虽有分得清‘善恶、是非’,却依旧出手对霍钧痛下杀手。

    入定三日,此刻仍静坐在蒲团上,能坚持下来的散修,只剩下墨春秋与苗凤儿二人。以他二人天灵师的修为,自然也不惧这些蜂鸟的围攻,不过,蜂鸟思维简单,一旦认准了目标不会轻易改变,若是真招惹上,恐怕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二人将灵力锁在气海之中,不泄露半点。

    新盟主最终会在这二人之间产生,二人都不敢有丝毫大意。

    此时,二人全身上下,落满了蜂鸟,几乎身体的每一处都沾满了鸟屎,蜂鸟只将二人当做栖息的落脚处,时不时的啄了啄,二人依旧一动不动,仿佛忘却外物,天人合一。一众散修远远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蜂鸟,不由咋舌不已。

    墨春秋二人却是心知肚明,他们哪里是什么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二人早让一群蜂鸟骚扰的心绪难宁,只是凭着一股耐性和毅力,与对方比比谁能坚持到最后罢了。以二人天灵师的修为,便是有蜂鸟干扰,也比其他散修坚持的更久。

    二人静静坐着,一众散修仿佛忘记了时间。

    穿云松上,一个少年缓缓的向上攀爬着,这少年正是霍钧,此刻他虽然长出了左臂,但腹中气海被落叶真人那一章拍散,周身感知不到一丝灵力的存在。所幸他自幼在中长大,攀爬树木对他来说倒是轻松。

    霍钧向上爬了数十丈,快到那‘鸟笼’的下方,仰头看去,只见这‘鸟笼’外,密密麻麻长满了各种树藤,这些树藤原本不是穿云松的主体,只是穿云松太过,数千年来不断有藤蔓的种子落在穿云松上,便寄生一般,借着穿云松驱赶疯狂的往上长。

    这些藤条交织在一起,挡住霍钧上行的方向,正当霍钧束手无策时,身下飞来一只白毛巨雕,扑腾着翅膀和利爪,在那些藤条之中撕开一条通道。

    白毛巨雕好奇却又慈爱的眼神令霍钧感动不已,他笑着抱了抱白毛巨雕,又独自向‘鸟笼’里爬了上去。

    此刻,一众散修都在断肠崖观看墨春秋与苗凤儿的比试,‘鸟笼’里除了被封住气,悬挂在上方的黑衣女子外没有别人。

    霍钧费尽力气破开一块实木地板,从钻了出来。待他站好身子,看向空荡荡的上方时,赫然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