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作品:《重生小厨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地里,玉米、高粱。大豆等都被辛苦一季的农民们收回家。高山上也硕果累累,微凉的秋风徐徐吹过,能闻到一股清淡的果香味。苹果、山楂、柿子、栗子等争相挂在枝头,等着人们去采摘。

    叶大伟忙完了地里的活,就带着几个孩子上山摘果子吃。山上有很多无主的果树,谁先摘到就是谁家的。每年秋天这个时候,山上好像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个个拿着袋子兴高采烈出发,准备满载而归。

    踩着坎坷的山路前行,方圆尽心欣赏秋天的美景。虽然青草已经枯黄,落叶已经飘落在地上,也挡不住方圆发现美的眼光。金黄色的秋菊正灿烂地盛开,彩色的蝴蝶依旧翩翩起舞,一群小孩子笑闹着经过时,惊起麻雀无数,诱人的香甜果子缀挂在枝头,构成了独特美丽的秋景。

    叶东和叶南跟小猴子似的,灵活地在树上爬来爬去,一边摘着自己喜欢吃的果子,一边往嘴里塞个不停,也不怕吃坏肚子。

    等到太阳渐渐落下西山,他们这次出行结束,稍微整理一下后,结果发现收获颇丰。他们采摘了很多栗子、山楂、柿子……

    方圆摘了一兜子酸溜溜的野酸枣,准备当零嘴吃。二舅还笑她,当心酸掉她的小乳牙。方圆不以为然,依旧吃个不停,结果吃过头,真得倒牙了。吃饭的时候连馒头都咬不动,乐得一家人直笑她。

    隔天,方圆就吵着让姥姥给她做软软甜甜的柿饼。她记得,小时候一到秋天,姥姥就会做好多柿饼,留着给孩子在冬天当零食吃。

    柿饼的制作方法不太难,就是需要晾晒的时间长一些,不能当天吃上。家家户户基本都会做点柿饼给小孩子解馋,或者是留着招待客人。

    制作柿饼时,先将个大的柿子挑出来,那些已经发软的柿子也不要,只选色泽橙黄,肉质坚硬,弯尖发黄的果子。

    先将没有软掉的果子去皮后,逐个挂在绳子上晾晒。晒个几天后,看到果面发白,结皮,果肉发软时,轻轻捏一下,主要是将里面的果肉捏碎。随后每隔几天就将柿饼捏一次,一般捏三次就行,晒好的柿饼,两两相对,萼蒂部分向外,分别铺放在缸中,密封好后,放在阴凉处生白霜。几天后,再放到阴凉处晾晒,就会有一层白白的霜生成。反复藏捂、晾晒几次,白霜越多越好,柿饼就能吃了。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就行了。

    姥姥还顺便洗干净两个小坛子,泡了两坛酒枣,这是准备过年时吃的。酒枣风味独特,醇香甜脆,是当地一种传统独特的美食。方圆记得,等长大以后,家里的枣树都给砍掉了,就再也没有做过酒枣。虽然那时候有更多好吃的水果,可是这独特的酒枣,却一直让方圆回味,从来没有忘箭。现在姥姥泡了酒枣,等泡制好后,就能好好品尝了。

    姥姥家院子后的那条路就通往麦场。每当麦季一过完,大家都会在麦场里种上豆子或者是白菜、萝卜等,等到秋天的时候,忙完了地里的活,就开始处理这些菜。

    现在还没有兴起大棚蔬菜,冬天还是靠吃腌制的咸菜为主。若是菜种多了,就地挖个深坑,将萝卜、白菜埋起来,用玉米秸盖好,等吃的时候挖出来就行,这样储存维持时间长一些,能一直吃到明年开春。那时候地里撒的菠菜种子都长出来了,地里的野菜也冒出来,又接上了茬。

    姥姥做的萝卜干咸菜很好吃,方圆一直都吃不腻,恨不能把萝卜干当牛肉干,当做零嘴吃。五香萝卜干真得很好吃,香味浓郁,很有嚼头,方圆觉得比牛肉干还好吃。

    每天一大早,方圆都会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有时候迷迷瞪瞪,还以为是一场梦。想到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的确存在,真得回到了小时候。黎明前的曙光透过窗户照到屋里,方圆瞪着一根根漆黑的房梁发呆,慢慢回味这段日子,用来确定它的真实性。

    很快,姥姥起床做饭了。院子里开始叮叮当当一直响个不停。锅盆相碰声、洗漱声、泼水声……奏成了一段独特的晨起交响乐。

    方圆发挥小孩子的正常懒性,依旧躺在被窝里不动弹。叶东和叶南已经醒了,两人皮的不行,在被窝里你踹我一脚,我踢你一下,你来我往,闹个不停。

    等两人闹累了,就消停了。叶南又来逗引方圆:“圆圆,起床了,太阳都晒着屁股啦!”

    方圆翻了个白眼说:“小哥,那你先起,你起来我就起。”

    叶东乐得在一旁直笑叶南,说话还说不过妹妹。三兄妹就这么在两张“遥遥相对”,你逗逗我,我笑笑你,闹作一团。

    等早饭差不多快熟了,姥姥在屋外大喊一声:“饭熟了,快点起来吃饭!”

    方圆这就开始自个穿衣服,然后起来上厕所、洗脸。自打她重生后,衣服都是自个穿的,自己打洗脸水,根本不用人伺候了。为这姥姥还夸奖她一回,让方圆在心里大汗。

    叶南才比方圆大一岁,平时都是让给他穿衣服。听一夸奖妹妹,小孩子的攀比性一上来,他就不乐意了,抢过衣服来就自己穿,也不管是反是正。好在,大人多教给他几回,他就整明白了,现在也是自己穿衣服了。

    叶东最大,早就不用大人管了。这个愣小子,穿衣吃饭跟囫囵吐枣似地,一点都不讲究,扣子扣不好就往外跑,也不怕吹风着凉。

    大舅可说了,等明年送他们一起去上小学。

    小孩子一般都是八岁去读一年级。有育红班,很多大人都不乐意让孩子去上,他们觉得上不上都无所谓,直接上一年级也一样。

    现在的大人虽然知道送孩子去上学,却还不是那么重视教育。不像以后,满街后墙上都是蓝漆大标语: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学生勉为流传的话就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叶梅在市里干了一个多月的活后,跟田玉香大姨请个假,抽出一天空回来看看自家孩子。

    方圆看她妈出去混了这段时间,貌似还不错。脸色红润了,因为不在阳光下劳作,不被风吹和日晒,皮肤变白了。上身穿着一件比较合身的姜黄色褂子,配上青色裤子,黑色胶底布鞋,这么一打扮,明显比前段时间年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