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以人划线

作品:《官行天梯

    林副书记说:“这次建火力发电厂,国家给五十亿、省里筹五十亿,银行贷款一百亿,据我了解,银行要拿出更多的钱搞矿山建设基本上不可能,何况财政部没有计划,中央银行没有这笔贷款资金发放,即便成立分理处也是也是无款可贷的空壳。”

    何部长看着齐昊:“林书记的话再也明白不过了,煤矿建设,资金得靠自己筹集。”

    齐昊沉默了,他曾考慢社会融资,然而这种办法一是政策不允许,二是家和县本生就是贫困县,哪来那么多的社会资金,何况利息也高得出奇,即便能顺利融到资,最终也要因为债务把煤矿拖死!

    就在这时,齐昊想到了一个人,如果这人能看到华夏经济发展前景,注册个银行向煤矿注入资金,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他向林副书记、何部长点点头,说:“嗯。”

    钱,发展起步阶段的确是绕不过的大问题,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林副书记目光向着齐昊,齐昊发觉,林副书记的眼神中不乏慈父般的情愫,高级领导同志的神情也不一定全是威严,有时他们也是可亲可近的兄弟、长宅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

    古秘书轻轻咳声嗽,齐昊会意,站起身中规中矩道:“林书记、何部长,我回去一定按照两位领导指示认真做好工作,让电厂早日为察省经济腾飞产生效益。”

    两位领导点点头,齐昊退出房间。

    古秘书跟着齐昊走出房间:“,对答如流啊!”

    “古大秘夸奖了,你不知道吧,我的续得多快啊!”齐昊做出吓得不轻的样子。

    古秘书说:“林书记是省委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他主张把电厂建在玉泉镇,一切顺利他自然高兴,何部长不分管这块工作,他是被你的论证保报给吸引住了,也替你心,你这个小小镇党委书记,哪来这么大的福气?县委常委破格进了,前期工作要是这点闹事、那点坐不平,你可对不起关注你的两个省委领导啊!”

    古秘书记说得极事,齐昊忙说:“那是那是。”

    “暂时不要打报告,”刘县长说,“你刚任常委,陈书记应该找谈话,对一些工作可能征求你的意见,那时你再说不迟。”

    两人谈到陈书记时心知肚明,陈书记心胸比较狭窄,齐昊从大地乡一路风风火火走来,把齐昊的政绩看成是对自己权力、地位的威胁,如此一来哪还有容人之心?

    陈书记五十几岁人了,思想观念早已形成,改革开放年代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凡是他没有同意开展的工作,即便取得了成绩,他都会视而不见。这是领导干部的大忌,可做为县委书记,他有这个致命的缺点。

    陈书记还有一个特点,只要他认定你是他一条线的人,他会无条件祷护你。因此,一些科局级领导干部为了讨好陈书记,裸用“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拍马屁。

    陈书记很受用,对一些科级领导干部,他不惜放弃原则,为此常委中不乏微词,但真的要站出来给他唱对台戏的几乎没有,因为所有常委都明白,给书记唱对台戏,是要付出政治代价的!

    让不同意见、或不同政见者付出代价,这是执政党统一思想的法宝,也是成功统治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长此以往,各级书记便形成了在常委会上一锤定音、一票否决的政治格局,集体领导一句话而已。

    当然,常委要是上面有人,比如某常委是市委杨书记的人,那就另当别论。

    齐昊上面有人在家和县传得风风火火,虽说没有人知道齐昊上面的人是谁,但他每一次要干的事看似不可能成功,却每次都能达到目的。

    特别是这次,年仅二十五岁上到具有话语权的副处,虽说政绩摆在那里破格提拔,但除了战争年代有这个可能外,应该说是破天荒的事情。

    齐昊自从担任乡长助理以来,所干的事情都十分大气,大地乡一个偏僻小乡,修渠引水改造几千亩田,几千农民受益,一下子从贫困走向富裕,这是何等的政绩?

    可以这样讲,大地乡几十年来乡执政党、乡替农民干的事情,还不如齐昊一年一个人为农民干的事情。

    到玉泉镇后,不到两年时间,齐昊整肃社会治安、整顿煤矿生产、接着把察省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引到玉泉镇来,一下子改变了玉泉镇仅仅是农村镇的格局,工业重镇初现端倪。

    然而,陈书记不管怎么看,齐昊都不是他一条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