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贾诩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作品:《晋王吕布传

    吕布没有去猜测王巩到底是托辞,还是实话实说,这个时候,他已经下定决心,不管王巩和王允如何反应,都要将王凌招揽帐下。

    当即哈哈一笑,礼貌地打断王巩,道:“司徒大人日理万机,布是知道的,可司徒府本就人才济济,再加上司徒大人带过去的子侄辈,也该当不少吧,如今洛阳朝局已定,贤弟再去洛阳,可供历练之处其实并不多,倒不如就在并州军中历练,杀敌,保家,卫国,岂不更佳。”

    王巩手抚颌下长须,在那里沉吟,半响没有吭声。

    吕布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是懂得的,前段时间西凉诸将反攻洛阳,得知消息的时候,王巩可是非常担心他那个身居高位的小弟的,一个不小心,身死的可能都有,最后好在吉人天相,平安无事。

    可是正如吕布话里所言,虽然如今洛阳朝局稳定,可谁能料得定,洛阳就会一直如此这般稳定下去呢?万一再有个什么大变故,或者小弟王允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这些跟在他身边的子侄辈,岂非……

    想到这里,王巩颇有些头晕目眩,这个问题,他一直在回避,极力说服自己不要去深想,可如今在吕布滇醒下,却不由得他不去想,如若王家的年轻一辈尽数遣到洛阳历练,真要有个什么事,那王家,可就真的是被人一网打尽了。

    王巩看着气定神闲悠然品茶的吕布,豁然又有明悟,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可是有诸多头衔在身,并州牧,镇北将军,关内侯,并州军统帅,杀人不眨眼的残暴屠夫,刮地三尺的刮地将军,这任一个头衔,对处于其管辖之下的王家来说,都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如若能因此而与他拉近关系,甚至结盟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王巩手一抖,立时有几根长须被他扯断,下颌处也传来几下。

    转念间,他就想明白了,不光是王家,就是深居司徒高位的小弟王允,也急需一位手握重兵的盟友。此前他透过同郡同宗晋阳王柔,招揽过归顺朝廷的白波贼首郭太,可万万没想到,这个郭太竟然与李傕等西凉诸将勾搭在一起,打着司徒征召的旗号,骗开函谷关,引军入洛阳。

    这些林林总总的念头,只是片刻工夫,就在王巩心中过了一遍,当即将原本想好的推辞之语咽下,沉吟道:“将军厚爱,巩在此拜谢,只是允弟有言在先,劣子之事,巩还是得书信一封,问问允弟才可。”

    “好!”

    吕布答应得很干脆,道,“在下也手书一封,快马送到洛阳司徒大人处,他身居高位,也必知守御外辱的重要性。”

    这事就这么说定,吕布心里有种感觉,王允对此事,一定会是乐见其成的。

    再闲聊不多时,吕布即辞别出来,此次的王家之行,他是有得有失。得,正是见到王凌,并大有机会将之招揽帐下,失,则是没有打听到貂蝉的任何消息,只从王巩那里,得知王允的确是蓄养有一批歌舞伎,不过是在他到洛阳为官后,才开始蓄养的。

    马车里颇为昏暗,看不清面容,吕布轻笑着打趣道:“先生可是思念家中娇妻美人,以致夜不能寐,憔悴成这样了。”

    贾诩“哈”了一声,自嘲般答道:“唉,人老啦,再美的美人,也折腾不动啦。”

    吕布呵呵笑上一阵,身子后仰,舒适地靠在车壁上的毡毯上,问道:“先生来太原已有些时日,如今情况如何?”

    听吕布说到正事,贾诩深吸一口气,在昏暗的马车里正襟危坐,答道:“使君是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先听坏消息?”

    “当然是先听好消息了!”

    吕布一愣,旋即哈哈大笑,不假思索地答道。

    “好消息其实不少。”

    贾诩的开场白,就令吕布大为高兴,强忍着笑意,静听贾诩一一道来。

    “使君自统领大军以来,连破洛阳各路兵马、入寇河内的白波贼李乐、河内黑山贼张燕、河东白波贼,又收编羽林中郎将牛辅帐下精骑锐卒,如今帐下可谓兵强马壮将精,假以时日,当能打造出一支劲旅来。此乃一。”

    “嗯!”,吕布点点头,问道,“其二呢?”

    “其二则是并州根基已成,据晋阳以控晋中,膏腴之地以千万亩计,人烟稠密,乃是上佳根基之地;扼雁门关而守,北御异族,控带云朔,翼蔽晋阳,出可攻,退可守,咽喉全晋;上党,河东,犹似两足,立于中原之上,足可撑起晋、代。如此地利已得,根基已初见雏形,假以时日,多方经营,必成使君争锋中原的厚实根基。”

    说到这里,吕布也收起嬉笑之意,坐直身子,学着贾诩正襟危坐,低声问道:“嗯,这都是先生远见卓识之功,布能得先生相助,何其有幸。可还有其三?”

    “有!”

    贾诩答应得很干脆,随着马车摇晃着前行,扳着手指头,一条条地为吕布娓娓道来。

    二人谈得异常投入,浑然没注意到,车外天色渐渐昏暗,鹅毛大雪重又飘洒而下。

    一直行到离城不足里许,贾诩这才将好消息说完,吕布心知肚明,这是贾诩为他剖析当前的优势,让他心里有数,待贾诩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做好万全的心理准备,问道:“那坏消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