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傲慢的郭图

作品:《晋王吕布传

    【谢谢海洋近卫军、1游戏人生、神勿飘渺、点i、飞翔的但丁、清溪绿水的打赏,谢谢!】

    来的戍图。

    贾诩负责的谍报系统,刚刚开始筹建,离到发挥实力的时候,还有一段不断的距离。贾诩本人又出自西凉,对董卓帐下诸将以及西凉的韩遂、马腾等人,相当熟悉,对关东群雄,也有一定的了解,可对他们帐下的得力助手,了解就实在匮乏,几乎可说是一片空白。

    知道来的戍图,吕布就自行脑补相关资讯,知道他字公则,是袁绍帐下最早的谋士之一,也深得袁绍信任,能力并不如何出众,并且还在袁绍耳爆诋毁过沮授,最后袁绍的败亡,以及诸子相残以致为曹乘虚而入,可说与郭图有一定的关系。

    即使打心底里,吕布压根就没准备参与到征讨李郭的联军中去,但对于这位袁绍派来的信使,还是准备亲自见上一见。

    所谓信使,或是说客,就相当于后世的外交官员,跟他们打打交道,其实也是这个时代的基本规则之一,虽然并不能从他们口中套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可对了解对方一些基本情况,还是足够的。

    过不多久,蔡邕、贾诩和高顺三人离开,吕布着人将郭图带来,他就准备在州牧府的宽大厅堂里,会见袁绍,或者说是讨李郭联军的信使。

    当郭图跟在吕布亲兵身后厅堂时,吕布安然端坐在主座后,眯着双眼,打量着他。

    郭图的步伐非常稳健,双眼目不斜视,脸上带着淡然的微笑,上唇两撇倒八字胡,以及下颌一丛山羊须,打理得整整齐齐,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精神,干练,如不是因下巴始终微微扬起,令人觉得总带着一股不屑和傲然,他看起来就应该更顺眼些才是。

    就在吕布打量郭图的同时,郭图也在打量着吕布,见他仍旧高踞主座上,一脸的傲然,嘴角微微一撇,脸色也有那么一瞬的变化,即又恢复到原本的满脸微笑。

    可在这时,吕布却敏锐地察觉到,郭图的下巴,好像昂得更高了一些。

    “颍川郭图,草字公则,奉车骑将军之令,拜见使君。”

    “坐!”

    吕布对郭图的自报家门毫无反应,直接一指下首的案桌,简单地说了句。

    郭图倒也不含糊,拱手谢过,坦然入座。

    吕布没有开口相询,郭图也就这么饶有兴致地看着吕布,丝毫没有要主动开口的意思,偌大迭堂,摆了两排案桌,只有两人,更显得空旷,辽阔,如今再加上沉寂,气氛一下子就有些诡异起来。

    郭图再一愣,看着吕布的眼神里,透出几丝不解来,仿佛是在说,这位并州牧怎么这么不识趣,堂堂的车骑将军,海内外名士归心的袁大公子,怎么会注意到他这位赳赳武夫呢?

    就在他沉默之际,吕布呵呵笑着说出郭图心里所想:“哦,我倒是忘了,袁本初是非海内外名士不见,我只是个粗鄙之人,又如何入得了他的眼呢。”

    这句话说得郭图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张着嘴“呃啊”半响,就见吕布站起身来,笑着说道:“郭兄远道而来,好好歇几天……”

    郭图也跟着爬起身来,问道:“那使君的意思……”

    吕布回头看着郭图,面色不善,似是对郭图刚才打断他的话颇为不满,沉声道:“再说吧。”

    说完,他直接头也不回步入后堂,将郭图一个人晾在厅堂上。

    郭图脸色极其难看,待再也见不到吕布的身影,方才冷哼一声,袍袖一拂,转身大踏步离去。

    毫无意外地,吕布很快就接到亲兵来报,言道郭图气冲冲地回到住处后,当即就收捡好行囊,带着随从离城而去。

    此时正是午后时分,郭图一行正是前一日赶到晋阳的,如今竟是连一刻都不愿意多待,显是对吕布的怠慢甚为恼怒。

    吕布虽然在蔡邕等人面前,说要再观望观望,但实际上,他的行为已经说明了他惮度。别说如今袁绍等人对拉拢吕布仅仅只是摆出个样子,就算他们在筹谋的一开始,就积极劝说吕布加盟,吕布都会再三掂量掂量,盖因在几个月前,吕布可是在朝堂上,连同董卓一起,狠狠地当众羞辱了袁绍一番。

    要说袁绍的胸襟能开阔到已然淡忘了此事,吕布可是说什么都不会相信,一旦吕布加入联军,在袁绍这位盟主手底下做事,各种刁难,只怕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如今吕布所谓的观望,实际上是在等朝廷的反应,按他的猜测,朝廷派来的信使,此刻理应已经在路上才是。

    发生如此大事,吕布只能再次遣快马,将刚刚赶回到各地的大将召回,而如何应对,则是他与贾诩每日里商议的重要议题。

    没过几天,朝廷派来地使就风尘仆仆地赶到,带来的,除了一道圣旨外,还有李肃的一封亲笔信。

    吕布如今守内侯,镇北将军,领并州牧,官职上已不太有提升的空间,不过爵位上,倒是再上一层楼,授为黎亭侯,实际上就是由无封地的关内侯提升为亭侯,不过这个所谓的黎亭侯,其实也是个虚的,黎亭位于上党郡,本身就已是吕布这个并州牧的辖下范围,如今再把这里作为他的封地,也就是个彩头和名声而已。

    安顿好朝廷特使,吕布着人去请贾诩、高顺等人,自己则直接在厅堂内边等边沉思,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亲卫进来,禀道:“禀使君,府门前有两名年轻人求见,自称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