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选定洋浦

作品:《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经过46个小时的航行,郑风率领的两艘杂货船于1962年6月20日下午3点左右到达肖良群岛,郑风远远就看见姥爷郑勇、肖良群和张景华、郑拂、林晓在码头上向自己招手,也抬手喊了几句,等船靠上码头后,郑风一人通过舷桥下到了码头与大家相见。

    “三豆!还带了一个小妞回来!模样还不错,呃……就是太小了一点!中学生你也上!三豆你太没有人性了!”见过礼后,林晓看见陈悦站在船舷向这边观看,那眼神好像不太对劲,于是调侃郑风。

    “小什么小!本时空女子十八就可心结婚,陈悦再过三个月就满十八了!”

    郑风辩解的时候没有入脑,没有想这种辩解就是等于承认了自己与陈悦的关系,于是所有人的眼光都汇集到了陈悦的身上,连姥爷郑勇都说了一句这小姑娘不错。

    “二豆的功劳也不小啊!刚才我在船上看到岛的变化很大啊!”郑风明白过来后,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什么都不说,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指着岸边的一排排临建转移话题:

    基地建设是林晓的功迹,没有人提自己还想夸二句呢,郑风这一肯定,马上得意道:“这边施工的是本时空的移民,工人是边培训边实践,施工进度还不到原时空熟练工人的一半,进度比较慢,林郑群礁基地才叫一天一个变化呢!”

    林郑群礁基地的建设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了,郑勇岛、林长富岛的大基坑十多天前就结束了,前天地下负二层也完成了,现在已经在进行负一层的施工,预计一周后地下室就可以实现封顶。

    贡士礁殿海造地采取围堰开挖大基坑和吸沙船吸沙填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目前已经完成了2平方公里的围熏围堰内的大基坑开挖施工也已经开始。

    而穿越一家的吸沙船已经增加到12艘,每天可以吸沙填海2万平方米,按这个势头,再过三个月左右,林晓把贡士礁与林长富岛连成一片,形成陆地面积约9平方公里大林长富岛的计划就能实现,所以林晓提到林郑群礁的建设就兴奋。

    相比较而言,由本时空的工人施工的肖良群岛则相对慢一些,同样是28台挖掘机、120台工程车和24个小时施工,原时空工人10天能完成75万立方米的基坑开挖量,而肖良群岛开工十多天只完成了34万立方米的土方量,高3。4米,面积33万平方米的岛体才挖下了1米。

    不过这些土方在西侧港口方向的礁盘上填筑出了一块宽100米、第850多米,高出最位2米的陆地,而岛上的所有临时建筑都迁移到了这块新填的陆地上,共有2万多平米,所以给郑风的感觉变化非常之大。

    郑拂洋道:“我们不能以速度定乾坤,培养本时空的工人更重要!我们花点时间来培训本时空的工人,等本时空的工人技术成熟,能达到原时空工人一样的工作效率,那我们就真的能在本时空站住脚了,并长久发展下去!”

    “大豆的这句话我爱听!”林晓笑道:“再过一个月本时空的工人就能熟练掌握我们从原时空弄来的工程机械和工程船舶,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逐步把原时空的工人遣返回原时空,这样我就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林晓手下现在有二千多来自原时空的工人,随着穿越一家与本时空人员接触的增加,稍不小心就有泄密的可能,所以在林晓眼里,这些工人就是二千多个炸弹,是越早遣返越好。

    “我来介绍一下移民的安置打算。”感慨了一番,林晓把话题转到移民安置的正题:“我们把岛上的临建分成了二个区域,港口以南是综合区,学校、军营、活动场地和我们这个岛上的家都安置在这个区域。港口以北则是移民安置,香港来的移民也安置在这个区域,房子和生活设施我都让移民指挥叶鹏准备好了,安置工作也由叶鹏负责,他为此还准备了百十个专门负责接待安置工作的人员,等一下我们把人员交给叶鹏就成。”

    说完,林晓向站在一远处的叶鹏招了招手,叶鹏就跑了过来。见二哥安排好了,郑风心里有了底,便也把庄清华和江山叫了下来,引见给大家,知道了两人一个是师副参谋长、一个是侦察营营长的出身,一直没有参与年青人间交流的张景华大喜,插了进来,好一个鼓励庄清华和江山好好干,并当即授权两人明天就开始着手组建陆军模范连。

    一心想参加中印战争的张景华,在大陆方同意了自己组织二个歼-7飞行团的计划后,对空军是信心满满,虽然大陆也答应给穿越一家一个旅的陆军,但没有合格的陆军军官对部队的控制就会存在问题,庄清华和江山的出现则让张景华纠结的心放下不少,便利用自己主管军事的权利,当场把两人纳入了自己的组织,然后又把过来协调移民安置的叶鹏叫到一边作了交待,要求叶鹏无条件配合,庄清华要什么人就给什么人,不得阻拦。

    问话的是张景华,他对金钱没有对中印战争的兴趣大,所以更关心与大陆的秘密合作协议和自己的歼-7飞行员培训计划。

    郑风道:“我们这次签订的是一个秘密合作的框架协议,具体的一揽子协议要通过进行逐项谈判来确定!那么多事我一个人可做不了主,所以我定蹈判时间是半个月以后。”

    “半个月以后?为什么要等那么久?”张景华是恨不得马上把合作组建歼-7飞行团的事定下来,所以对郑风的拖拉作风很不满。

    张逸道:“这件事我得站在三豆一薄是你自己太急了,这么大的事留守组这边要有意见,穿越组那边也要参与意见才成。再说,大陆那边也得有所准备,我们急也没有用。”

    在座的除了郑拂洋外,都是第一版的,这个张逸老爹原装的,说得又在理,张景华只能服从,这时林晓道:“今天早上我和老豆交换了意见,他的意思是:与大陆的合作,军事的是由张叔来定,军事以外的事由肖姥爷定。”

    “这样的大事还是由大家来定,不过我也愿意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见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自己,肖良群笑道:“接到三豆的电报后,就产业布局的事我和你们姥姥琢磨了二天,觉得我们穿越一家的发展应该分成立足和发展两个时期……”

    肖良群和杨翠兰都是化工方面的专家,虽然不竖内一流的,但在穿越一家却是最有学问的,也是见识最多的,是穿越一实至名归的第一知智囊人物。而且两位老人还就喜欢琢磨,在策划方面也确实有一套。

    姥姥、姥爷的意思很明白,时空虫洞存在的时间是一个未知数,虽然目前还是有规律地按每个周期六秒减少,但保不定那一天就是实然消失,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好每一个时空虫洞周期,首先是要收集归纳62年至2012年各行各业发展的资料,建立数据库和各种成果、产品的样品库,这个工作两位老人和林清都在做;二是从原时空向本时空转移技术和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有可能的话,直接购迁工厂。

    购迁工厂和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则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二位老人的建议是分二步赚先不管不顾把能得到的完整工厂、生产线或者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都搬到原时空来再说,能建起来形成生产能力更就好;第二步就是消化原时空的技术并求得发展。

    由于穿越一家目前只控制了南沙的几个岛屿,可利用的土地非常少,所以南沙只能作为研发和核心项目基地。应该把夕阳红计划做好做扎实,多引进原时空的老专家,这样既不会影响原时空中华的发展,也能充分发挥老年学者的余热,为本时空服务。

    南沙要建立起多学科的研究中心,并依靠这些研究中心培养本时空的研究生,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应该在南沙办南洋大学,把南沙建设成‘学’、‘研’中心。当然,一些高新项目也必须放在南沙,比如: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动力、航空、新材料等等。

    其它产业可以先放到在大陆的出口加工区,但大陆的工厂只能是秘密的,这是由本时空的大环境决定的,也是穿越一家实现第二步——求发展的需要。

    本时空大陆的人才和技术都是短板,所以穿越一家要想在本时空有所发展,就必须寻求与欧美的合作,利用欧美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发展穿越一家的实力。

    由于意识形态问题,本时空西方对大陆进行封锁,穿越一家在明面上与大陆走得太近,就有可能被西方列入黑名单,这样就必然会制约穿越一家未来的发展步伐。所以穿越一家从原时空迁移来的工厂在秘密安置在大陆的同时,还要设法在香港和台湾建立明面上的工厂。

    “……出于对我们长远发展的考虑,我们在大陆的出口加工区就不能在蛇口,在那里不利于保密,弄不好我们就会被安上亲共的标签,所以我的意见是在海南岛的洋浦秘密建我们的生产。海南岛的洋浦搞生产基地也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海南岛地域不大,但资源却比较齐全,岛上不仅有探明总储量4。66亿吨,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品位居全国第一的石碌铁矿,还有福山油汽田,附近还有北部湾、莺歌海油汽田,短期内,我们既可以在洋浦建立钢铁、机械、汽车、造船等产业,还能建立起与石油相关的石化产业。”

    原时空的时空虫洞在临高后水湾,其南方不远处就是洋浦开发区,大家对那里非常熟习,有天然的深水港条件,地域开阔、地势平坦、开发成本低,又是一个半岛封闭起来特别方便,有利于保密。

    “洋浦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我65年代就去过那里,那个时候洋浦都人烟稀少,现在更应该少,划出一二百平方公里大陆都有可能同意,我们从原时空弄多少厂过来都可以安置得下!”

    对洋浦最熟悉的郑勇首先支持,其他人对洋浦也很熟悉,都是双手赞成,就这样!穿越一家从原时空的后水湾走出来,又回到了本时空离后水湾二三十公里的洋浦。但其意义却是深远的,因为这一决定截断了本时空深圳的发展之路,换来的是洋浦和整个海南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