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强-5南沙生产

作品:《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下午3点差15分,林晓和郑风驾车来到接待站。这次林晓开的车是一辆长城皮卡,皮实的造型和车头上的银色标志让迎出来的徐主任眼前一亮。

    徐主任仔细看着长城皮卡的前脸,想了一下,然后道:“这车的标志好像是长城上的烽火台?”

    “徐主任的眼真尖!这你都能看出来!”长城汽车的标志很抽象,如果事先不知道,郑风认为自己是认不出来的,徐主任却打眼就辨认出来了,让郑风不得不佩服。

    “我还真猜对了!”见自己猜对了,一向沉稳的徐主任的眼眉扬起,也表现出得意模样。

    郑风拍了拍车头,做起了广告道:“这是长城皮卡!柴油动力,后面还可以挂一个小拖斗,特点是动力足、越野性能好、皮实、既能载货,又能载人,功能多样,用途广泛,非常适合小城镇和乡村的道路环境。”

    “长城皮卡?”这明显是式的名字,那么这辆车就不可能是外国人制造的!黄志千看了看林晓、郑风的神情,抚摩着长城皮卡前箱盖,惊讶道:“这车是你们南洋华侨自己生产的?”

    郑风介绍长城皮卡时并没有过脑,没想着黄志千听出了漏洞,来了这么一问,郑风一下不知怎么回答,和林晓对了一个眼神,那意思就是二哥你摆平吧。

    “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知识产权归我们,但由于印度尼西亚的压迫,我们无法建起自己的生产厂,所以,这辆车是我们请欧美厂家代产的。”

    不愧是当过建筑公司老板的破落资本家,有商人把死的忽悠成活的的功力,沉吟了一会儿,林晓很快有了主意,把事又扯到印度尼西亚华侨受压迫的话题上去,既向大陆代表控诉了印度尼西亚暴政,以暗示大陆在对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上的错误,又圆了原野长城皮卡出现在本时空的错误,一箭双雕。

    “代产?”对印度尼西亚外交的政策是由国家所处国际环境决定的,竖家的外交战线现阶段的需要,徐主任当然不会接林晓抛来堤手山芋,自动过滤了问题,只接长城皮卡‘代产’这个茬。

    林风解释道:“就是请厂家按我们的图纸代为生产,产品的生产数量由我们来确定,质量必须符合我们对产品的要求,成品只能交给我们,生产厂家不能私自生产。”

    “哦!是这样啊!”徐主任点点头,然后又道:“那我们可不可以帮你们代产长城皮卡汽车?我们能生产解放汽车,生产这款长城皮卡汽车就应该也行。”

    “你们代产?”郑风虽然知道吉林的一汽目前是亚洲最大的洗车制造厂,但那是与‘傻、大、粗’著称的,生产出来的汽车虽然皮实,但故障率脯司机没有一定的修理保养技术是不能开出门的,能生产出长城皮卡吗?

    郑风心理是没有谱的,最没谱的是皮卡的发动机,直到原时空大陆都生产不好汽车发动机,这个徐主任现在就敢忽悠代生产整车,郑风知道他的这个要求肯定不靠谱,又不好明言,于是眼珠一转,来了一个折中的主意:“当然可以!不过这得看你们有没有生产这款汽车的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我对你们的一汽也有些了解,从事长城皮卡的生产比较困难,不如我们一起在海南岛成立一个东方汽车制造公司,就建在我们的东方钢铁厂附近,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今天早上徐主任与陵水电报联系的时候,已经得知大陆同意把儋州湾以西的三都公社约90平方公里的地域划给穿越一家建设出口加工区;同时划北黎河以南、专用铁路以西约10平方公里给穿越一家建钢铁、化工厂区。徐主任当时就把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郑风,郑风现在又打起了在八所再划地的主意,还想利用大陆的人力物力来完美自己的工业体系。

    “怎么合作?”对汽车着迷的徐主任问道。

    郑风道:“双方共同投资东方汽车公司,股份各一半,按我们的现代管理模式管理,生产出来的汽车一家一半,我方将引进部分先进的机器设备,作为交换,你们得从第一汽车调来部分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以保证东方汽车公司早开工、早见效。”

    “我认为管理权应该归我们,我们的社会主义公有抽模式能最大发挥工人的主人翁精神!”徐主任回应道。

    听着徐主任说到后世颠覆了的大锅饭体制的优越性,郑风忍不住笑了,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我们的理念不同,你们相信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无比强大,我们相信金钱对工人的激励,合作建设一个厂还真成问题,是我想得简单了,不如我们就建两个厂吧?井水不犯河水,咱们和平竞争,看看到底谁的管理更能保证质量和效益。”

    “小孩子不会说话,如有冒犯请原谅!”郑风有些满嘴跑火车了,但让气氛得到缓和,见大陆代表情绪都平和了下来,张景华狠狠地瞪了郑风一眼,然后道:“不过有一点他说得也对,解放台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到行动上,这个行动就是建立强大海空军,为了这个目标做出多大的牺牲都是值得的,我们加入民国籍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要在把研究中心放在南沙,完全是从加快研发进度着想的!”张景华又把郑风打断的话题接了起来,继续道:“我们的歼-7来自于我们在西方的合作方,研究中心放在台湾控制的南沙,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们的技术人员请过来为我们解决问题。但把研究中心放在大陆则做不到这点,还会我们把歼-7转让给你们的情况,这对我们双方都是致命的。”

    张景华的这些话是明确地告诉大陆代表,研究中心落户南沙是不能争的,争了也没用。虽然徐主任在谈判前就有了这种准备,但真的定下来,还是有些失落,所以没有表态,只说可以如实上报。

    “开始吧!”问题搁置,张景华就把按计划进行下一步,随着他一声令下,林晓、郑风了一个与会议室相连的房间,接着就出现在让大陆代表惊讶不已的变化,先是窗帘自动降了来,然后会议室对面的墙上也垂下了一个白色的屏幕,接着灯光也暗淡了下来,一束光打在了屏幕上,屏幕立刻上出现一架飞机的图案,然后图案上又出现了一行红色的大字:‘强-5强击机研发计划’

    “诸位!根据我们南洋华人掌握的情报,你们对米格19的仿制工作已经取得了进展,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64年左右装备部队。不过你们的发动机仿制得并不成功,翻修期只有100个小时,而且会发生涡轮轴断裂的故障。”

    ‘轰!’随着张景华的爆料,大陆代表一下给炸懵了!这南洋华人的情报也太准了,是不是出了叛徒!

    “能问一下你们的情报来源吗?”稳定了一下情绪,又沉吟了一阵,徐主任问道。

    “无可奉告!”张景华肯定不能说这来自于历史资料,于是外交词汇就是最好的回答。

    看了看难以理解的大陆代表,张景华又道:“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我们也对米格19的发动机也感兴趣才无意中了解到这一些,而且我们还知道,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准备在米格19的基础上研发一款强击机,总设计师是陆孝彭,但不知什么原因研制工作被搁置了……”

    强-5是张景华当然知道强-5是为了给两弹一星让路才搁置的,但这个爆料要是说出来,大陆非炸了不可,于是只叙述了一下强-5的研发情况,然后继续道:“我们有了歼-7,在中印战争中我们就能轻易取得制空权,剩下的就是空中对地攻击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在米格19的基础上研发了一款强-5强击机。”

    原时空大陆的强-5是由当时大量装备的歼-6战斗机为基础,引进西方攻击机的设计风格而研制出的角色转换型装备。主要用于低空、超低空对地面或水面战术、战役纵深目标和有生力量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它至今仍是唯一由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成功的喷气式攻击机,在六七十年代并不落后。

    受张景华想用改装的运5配合歼-7作战的启发,李文正想到了大陆使用了44年的强-5。正好成都航空发动机厂就是生产涡喷6的厂家之一,还是涡喷6乙的主研单位,所以李文正回成都拐来的13名老头之中就有4名是成都航空发动机厂老专家。

    为此李文正还从原时空收集到了全套的强-5图纸,他准备以原时空的强-5M型和配套的涡喷-6AⅢ发动机为原型组织生产。目前大陆有生产歼-6和涡喷6的能力,生产强-5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一点都不会困难。

    “我们的强-5飞机的设计图纸已经出来了,苏制Pд-9Б喷气发动机的改进型涡喷6也设计出来了,单台静推力29。42千牛,加力推36。78千牛……”

    “打断一下!”目前大陆仿制的苏制Pд-9Б喷气发动机,最大状态推力25。5千牛,加力状态推力31。9千牛,听了张景华的介绍,了解这一情况的黄志千马上问道:“你们的发动机的参数是设计数据还是测试数据?”

    “是测试数据!”张景华一指屏幕上的飞机照片,又道:“我们的合作方已经生产出来了样机,因为要生产歼-7,还有其它一些不能言明的原因,我们的合作方没有量产。由于我们了解到你们已经具备了生产歼-6的能力,所以我准备拿到南沙基地来生产,我们双方全力合作,争取在三到四个把强-5生产出来,这样我们的强-5就能参加中印战争了。由李总把强-5的详细情况作一个介绍,这样有利于你们下决心。”

    张景华打了一个手势,灯光全暗,屏幕上便出现了介绍强-5的多媒体画面,大陆专家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实现的,就把它当作小电影来看。

    李文正拿着一支激光笔,就着多媒体资料,对强-5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还不断地回答大陆专家们的问题,其显示出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快就把大陆成家们给征服了,对强-5也是心仪不已。

    一边观察的张景华知道在南沙生产强-5有戏了,研究中心也不会是个问题,于量长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