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家一起发财

作品:《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车行贵宾室早做了接待几位原时空商界大神的准备,贵宾室里的空调早已运行,室内凉爽如春,沙发前方的茶几上摆着各种水果,还有一摞文件。

    “你这冷气机很特别啊!我没有见过,那里买的?”六十年代的空调以窗式空调为主,因此贵宾室里的柜式空调引起了冯景禧的注意。

    “这是我们南洋兄弟电器公司生产的春兰柜式空调,香港已经开业的家乐福连锁超市就有买,提供上门安装服务,还质量三包承诺。”不等林丽开言,陈悦银铃般的声音响起,陈悦这个助理还算合格。

    不过陈悦并不知道目前南洋兄弟电器公司目前黑色家电都忙不过来,根本就没有精力再上马白色家电,家乐福连锁超市里买的空调都是从自原时空的舶来品。

    “林老板、郑老板真是大手笔啊!短短一周的时间就有几个大生意开业,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听陈悦提起,冯景禧知道12店齐开的家乐福超市也是林丽与郑裕彤合作的,便拱手向林丽、郑裕彤祝贺。

    家乐福是郑风策划的项目,通过李显贵、郑裕彤的努力,在香港岛的中环和九龙各开了一个超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母店,同时以加盟的方式分别在港岛和九龙建起了6家和4家家乐福连锁超市,为了群体效应,在郑裕彤的策划下,一周前2家母店和10家连锁超市同时开业,在香港引起极大的轰动效应。

    “同喜!同喜!”郑裕彤忙拱手贺礼,笑呵呵道:“南洋兄弟集团是送财童子,我是借了南洋兄弟集团的光,先走了一步,不仅参股了南洋兄弟车行和家乐福超市,还合股重组了周大福公司!”

    听了郑裕彤的开场白,李嘉诚、包玉刚、郭德胜、李兆基、冯景禧、何善衡都是一脸的羡慕,郑裕彤看在眼里,笑了笑,继续道:“由于南洋的土著排华,南洋华人的财团为了自保,抱团成立南洋兄弟集团,准备逐步把在南洋的产业转移出来,香港很幸运地成为了南洋兄弟集团的产业迁移地点之一。有财大家发,今天林老板、崔老板让我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和大家一起发财!”

    对于近期从天而降,突然大肆投资香港的南洋兄弟集团,李嘉诚、郭德胜、包玉刚、李兆基、冯景禧、何善衡都是一头雾水,听郑裕彤这一解释心里才亮堂起来,原来如此!

    南洋华人是全世界华侨中最成功的族群之一,他们基本控制了南洋的经济,手中的财富无数,这次举族而迁得有多大的资金和产业啊!这些原时空的大神好像看到一条金河在流淌,眼睛都冒出了绿光,心中翻腾,开始私下议论交流起来,而且是越交流越兴奋。

    “林老板!崔老板!香港大财团有的是,南洋兄弟集团为什么要找我们这些实力不够强大的商人合作?”

    一番交流过后,李嘉诚首先提出了大家心中的疑惑,这也正是大家都关心的事,于鼠宾室一下静了下来。

    “很简单!”一直笑盈盈地观察倾听各位大神与林丽的交流崔有为回应道:“古人云:‘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南洋兄弟集团来香港发展,如果与那些香港的地头蛇合作,必然存在谁主谁次的问题,我们南洋兄弟不想惹这个麻烦,也没有时间和他们纠缠。再说香港目前的大财团基本都是英资公司,都带有殖民者的色彩,与他们分润利益是我们南洋华人不能接受的。”

    穿越一家其实是看好这些大神的能力,但这摆不到桌面上来说,于是崔有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倒是有八九分的道理,大神们听后频频点头,于是崔有为继续道:“而和你们合作就不同,你们事业还都处在起步阶段,是香港商界的新星,虽然财力不是很足,但能力超群。你们需要更高的平台来展示你们的才华,而我们南洋兄弟集团的资金和产业可以为你们搭建这个平台,所以我们认为南洋兄弟集团与你们之间有合作的基础,你们才是我们南洋兄弟集团立足香港的最佳合作伙伴。不过这是我们单方面的想法,能不能合作还得看你们的想法。”

    说到这里崔有为停了下来,用手指了指茶几上的一摞文件,然后又道:“我这里准备了几个项目,如果各位也有合作的意向,大家就往深里谈,谈谈具体的项目合作。如果那位先生暂时没有合作的打算也不要紧,我们好说好散,来日方长!我想大家以后还会有合作的机会。”

    说着崔有为一挥手,经过演练的陈悦马上明白了崔有为的意思,走到一张长桌前,掀开了盖在长桌上的红布,红布下几种型号的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和音响展露了出来。

    这些都是郑风的技校电子厂组装的第一批产品,由于边培训工人,边生产,所以每天产量只有900部,预计1个月后组装线的第一批工人就能出师,能够进行独立生产。那时电子厂的组装线就将迁出岛外,穿越一家已经有计划在洋浦、香港各建一电子厂。

    根据这一想法,洋浦电子厂的部分电子元器件将发包给大陆电子厂,而香港这边则寻找合作方建厂,这样既可以拉拢大陆,又可以把香港的这些大神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我们南洋兄弟集团近期只在香港上马黑色家电,但白色家电也会很快搬迁过来,所以对电阻、电容、电感器、电位器、开关等电子元器件和其它配件的需求将非常大。但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给南洋兄弟家用电器公司的需求……”

    来自原时空的穿越一家知道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六十年代以后会有一个飞速的增长,所以他们要借助时空虫洞的帮助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把香港和洋浦建成世界性的元器件生产基地。

    “……日本的劳动力成本是我们的几倍,而欧美则是我们的十几倍以上,而南洋兄弟又有领先的制造设备和技术,我们完全可以依托南洋兄弟家用电器公司上规模,利用劳动力优势把我们的公司做成全世界最大元器件生产基地,然后再利用规模效应抢占全世界的元器件市场。”

    “要把我们厂的规模做大做强自然很好,但还也需要海量的资金资金来实现,我们这些人恐怕力有未逮!”

    “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来吧?”

    “诸位!既然是合作宅我就不把大家当外人,实话说吧!我们南洋兄弟集团这次要迁移出来的不仅是产业,还有资金!所以钱不是问题!”这些大神可都不是头脑发热的人,光靠忽悠,没有硬货是不成的,于是崔有为站出来:“自6月11日以来,我们南洋兄弟集团每三天就有一批货物发到香港,每次的货款基本都留在了香港,现在我们南洋兄弟商贸公司的帐面上有二个多亿港币的资金……”

    ‘轰……’听说南洋兄弟集团手上的资金过二亿,除了了解南洋兄弟集团情况的郑裕彤以外,其他大神稳不住了,开始纷纷言论。

    郑裕彤知道,自郑风来香港打开商路之后,南洋兄弟每三天就来一批货物,价款都在2400万左右,而通过通过周大福变成珠宝和黄金的资金却只有300万港元左右,也就是说每次都会有2000万以上的资金转移到了香港,二个亿只多不少!而随着家乐福和南洋兄弟车行的开业,这以后留在香港的资金恐怕还得翻番。

    郑裕彤所想的马上就得到了崔有为的证实:“我们南洋兄弟准备拿出2。5亿左右的港币在香港投资银行业,以后南洋转移过来的资金都将由这家银行托管,前一阶段是我们南洋兄弟在香港打基础的阶段,转移出来的资金每天不到1000万港元,但随着家乐福和车行的开业和商贸公司业务的拓展,每天转移出来的资金将成倍增加。作为对合作者的支持,也是对我们产业的前景的看好,你们的贷款业务我们的银行都接了!”

    什么是财大气粗!这些大神们算是领教了!还有什么可说了,人家这是给自己送钱啊!

    大家不说,林丽却不放过:“我们南洋兄弟集团投资银行业有二种方案,一种是新成立一家公司,另一种是收购一家自银行。我夫妻俩倾向于后宅我们看好恒生银行,如果能成,恒生银行的名称不变、管理层不变、掌舵人不变!如果不成,我们也希望单独与何老板合作成立一家新银行,何老板将得到5%的红利股,只要何老板为我们的银行服务,这红利股就是何老板的。当然,何老板和诸位也都可以入股,但南洋集团的股份不得少于51%。”

    何老板当然就是何善衡,原时空恒生银行、恒生指数的创始人,他领导编制的恒生指数,作为股市升跌的参考系数,以其科学性与权威性而为世界所接受,穿越一家穿越时恒生指数还在沿用。对于这样一个银行家,是直得穿越一家花大价的。

    虽然林丽画的饼足够大,但取舍还是困难的,毕竟恒生银行倾注了何善衡的心血。犹豫再三,何善衡道:“承蒙林老板、崔老板高看,但这事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也不是马上做出决定的事,所以请两位给我几天时间考虑。”

    “好!我们等着何老板的好消息!”见有人还忙着看电子产业合作名录,林丽笑着提醒道:“各位不要急着看资料,资料可以回去慢慢看,明天下午给我们答复就成。”

    见大家的目光又聚集过来,林丽又拿起一摞文件,让陈悦发给大家:“南洋兄弟集团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项目也需要零部件的配套厂家,这是合作的名录,合作的方法同电子配套厂相同。”

    这次几位大神又激动了一番,但有了经验,不再看资料,而是等着林丽把最后一份文件发给自己,最后一份是南洋兄弟车行、家乐福超市合作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