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真实一面

作品:《鉴宝

    “提到唐寅,人们就会想到《三笑》中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喜剧大师‘周星星’更是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灯伯虎。但那些只是后人从一些其他的故事桥段中移植到了他的身上。故事之所以虚构、移植到唐伯虎身上,自然是因为他风流浪漫的个性和名扬四海的书画,但是真实的生活中灯寅唐伯虎却并非如此。”

    林峰停下点了根烟后继续道:“我们搞古玩的不能从影视剧中道听途说,而是要根据史料来真正认识一个古人,从而对他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根据唐寅好友祝允明的《唐伯虎墓志铭》的记载中,我们得知唐伯虎的父亲是江南一代的富商,但他始终认为行商不如读书做官好,当然这与古代重文轻商的社会背景有关。

    唐父总觉得从商社会地位卑微,于是对儿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儿子求学以改换门庭。唐寅自小聪明伶俐,他的父亲因此欣慰地说‘此儿必成名’。可是唐伯虎从小顽皮,不拘礼节、放荡不羁的行为又是一般士大夫子弟所少见的,这也让唐父感到了一丝忧虑,后来事实证明唐父的忧虑真是高瞻远瞩。

    不过唐寅因为聪明绝顶,在十六岁参加秀才考试便以‘童髯中科第一’的成绩当上了府学生员。这在几代经商灯氏家族中也是绝无仅有过的,所以当时唐寅可谓光宗耀祖了一把,并被当时全城的读书人当成了楷模。

    二十五岁前灯寅,过着读书、游玩、吟诗作画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哪知明孝宗十年突然祸从天降,家里发生巨变。先是堂父病逝,接着母亲作古,不久妹妹在婆家自杀身亡。一年内七口之家只剩下唐寅兄弟二人,二十岁不到灯寅便愁白了头发,并在精神上受到了相当大的刺激,消沉的他终日里与友人饮酒消愁。后经过好友祝允明劝解后,才重振精神埋头苦读,准备参加应天府的乡试。”

    听到这里陆浩才明白,蓝雾提示中灯寅可能正值二十五岁以前最潇洒倜傥的时候。因为之后不久他便愁白了头发。

    “那年的乡试,唐寅所撰写的文章因为文辞优雅、笔底烟花,被主考官梁“储蓄”一眼看重,年仅二十九岁灯寅高中当年乡试第一名(解元)。

    唐寅为此高兴欣慰,岂知‘福兮祸所伏’唐寅如果是个行为谨慎的人,本该在应天府科考后尽快赶到京城潜心求读,准备最后的京城会考。可唐寅天生是个不甘寂寞风流不羁的人,加上同去京城赶考的是江明巨富之子‘徐经’,两人进京会考竟然带上了六名美女通往,可见其风流到了何其程度。

    进京后唐寅也一直过着锦衣玉食风流不羁的奢侈生活,这些当然也受到其他应试举子们的妒忌,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一定的非议。

    当年考试的主考官是两位饱学之士,试题出的十分冷僻,很多学子都答不上来。唯独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其中一名主考官高兴得脱口而出,‘两张试卷肯定是唐寅和徐经的。’这句话随即被在场的人传出了场外。

    因唐寅和徐经曾经多次拜访过那位主考,就给平时记恨他的人抓住了把柄,并给孝宗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弹劾这位主考,说其将试题泄露给了江南学子唐寅和徐经。

    孝宗皇帝看后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刻下旨将那名主考官和唐寅徐经一起压入大理寺。经过另一面主考官阅读试卷后才知道那位主考官所称赞的并不是唐寅和徐经的卷子。

    但徐经入狱后经不住严刑拷打招认说,自己曾用一块金子买通主考亲随,窃取试题泄露给唐寅。此时灯寅见徐经已经画押也无话可说。后来刑部和吏部共同会审,徐经才又把当初的供词推翻,说是屈打成招。

    “现在的电视也只能误人子弟而已,多少历史人物被扭曲地变了‘味道’!”林峰感慨道。

    陆浩只是稍做感慨,随后便露出本性。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这副唐寅真迹的价格,想到此处陆浩对林峰道:“那这幅画能值多少钱?”

    林峰听得陆浩问价格,先漱哈一笑,而后道:“去年的香港秋拍上,深圳一家拍卖公司拿出了两幅唐伯虎的真迹《仙游图》和《松下高士图》。两幅立轴的价格都是以千万以上的价格成交。你这幅画虽然是唐伯虎的真迹,但却是他少年时的一副作品。”

    林峰竟然看出了这副是少年时的作品,这让陆浩由衷的佩服,果然是书画界的行家里手。

    “这画就是我刚才说过的他少年时的作品,估计当时也是画着玩的,没有盖章,后来才加盖了‘桃花庵主’。不过才气已经渐露,但还未到创作的巅峰,所以你这副画如果拿到拍卖公司,起拍价估计也只能是600万左右。”

    “天呀,六百万,这下又发财了!贺云飞在一旁很是惊讶。不对,林峰说拍卖公司的起拍价会是在六百万,他难道不想收这画?”贺云飞想着赶忙问道:“这画您不收吗?”

    林峰很爽快道:“这画在拍卖公司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但我们这种店面你也知道,肯定是要赚钱,所以如果你想转给我,价钱上肯定要吃亏。所以考虑到价钱,你最好还是委托给一家拍卖公司,那样的话这副画肯定能拍出个好价钱。”

    陆浩没有想到林峰会这么实在的和自己说这些。

    “谢谢,林老哥,今晚真是让我长见识了,学了不少东西啊!”陆浩举手拜谢。

    林峰一看这忙说:“你不用这么客气啊,我和云飞都是老熟人了,这点小忙不算什么,要不是你让我帮忙看,我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唐伯虎年轻时的画作呢!是你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我还应当谢谢你呢!”

    “哈哈,你们两位就别从这谢来谢去的了,陆浩,你要真心想谢,就请我们哥俩吃宵夜去,忙活这么长时间,我肚子都咕咕叫了。”贺云飞傻笑道。

    “好好,陆浩你先把画好好收起来,我去收拾一下马上就来。”林峰说道。

    云飞,你怎么和林峰这么熟啊,这人好厉害啊,学识渊博啊!陆浩是从心底里深深的敬佩他。此时陆浩心里也有了自己新的目标,要用最快的时间普及书画方面的知识。陆浩也深刻体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两句话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