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落后的瓦家寨小学

作品:《梦里桃源

    听到吴道说这种药酒能有效的改善疼痛,已经把吴道当成自己男人的叶那,也没象其它人一样,拒绝吴道的好意,相反她很高兴吴道把这种事情交给她来办。其实这是尼格那小子逃开,吴道又找不到合适做这种事情的人,才把叶那给叫过来。

    在叶那用着本族的话,解释了一番这酒的作用时,这些山民向吴道点头致谢后。每个都喝了一小口,没过多久吴道就看到那些山民,显得很惊讶般再次起身向吴道行了一礼。虽然听不懂他们说了什么,但吴道还是摆摆手示意不必道谢。

    对此,在了解到这种药酒对山民很有作用的叶那,也显得有些不舍的交还给吴道。只是望着还剩下小半瓶的药酒,吴道却执意交给叶那保管。似乎知道这药酒很贵重,叶那在犹豫了一下很快就收了起来。

    但令吴道想不到的是,这女孩又搞了一个突然袭击,在吴道的脸上亲了一口,才拿着剩下的半瓶药酒一脸羞涩的跑到父亲身爆把这药酒交给了父亲桑保代为保管。这种少女示爱般的献吻,顿时令在场的大人小孩都显得很高兴,只有吴道显得很无奈。

    在小溪旁休息了十来分钟,随着桑保带着重新背上背娄,这些清晨下山的山民都一一背上背娄。又开始踏上翻山越岭的路,相比三道沟村说没路,好歹有条能通三轮的便道。可在这里,是真正确切的看不到路。

    人行走的都是,经过常年累月脚踏出来的山道。只有少数几个险峻的地方,看的到人为修善过。这样的交通,无疑也是导致这些山民,没办法富裕起来的原因。交通确实是制约这里的百姓,生活富裕不起来最大的原因。

    跟着尼格等人从小溪起身再行走了接近一个小时,吴道终于看到一条能进拖拉机的便道,这便是联接山里到镇上的唯一一条道路。比当年三道沟村的山路,都要显得更加破烂不堪。但尽管如此,吴道也感觉桑保等人到了这里,脸上的表情似乎都轻松了不少。相比翻山越岭的走山路,这种路虽然破烂,但至少走起来不用那般费劲。

    在泥路上吴道跟着尼格,又看到不少跟桑保一样的山民,他们彼此看到时相互打了招呼。至于那些同样跟着下山的小孩,则都亲切的跟尼格打着招呼,跟尼格寨子的小孩打着招呼,相互询问着这次他们带到山下的食物。

    望着这些几乎都很少有双旅行鞋,大多都殊脚或者穿着凉鞋的小孩,吴道觉得这里学生求学之路的艰难,完全超乎他的想象。连他这样一个外人看着都心酸,这些学生却显得不在意,很高兴的聊着周末两天的收获。

    在这条泥巴路上行走了一会,吴道终于看到尼格所说的小学位置,正处于泥路岔路的一个半山腰上。在这里,尼格村子的小孩,跟这些准备去镇上贩卖东西的大人纷纷告别,就小跑着冲进了学校。至于吴道,自然也是跟着尼格一起来到了这座位于半山腰的瓦家寨小学。

    据尼格介绍,在这座小学上课的学生,大多都是附近瓦族村寨的小孩。所以,建校时才特意取名为瓦家寨小学,学校拥有三幢平房教室,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另外还有一幢老师备课的办公室,跟两幢看上去老旧的宿舍跟食堂。

    就算配了铁床,这样小的空间也放不下。要想放下那么多铁床,意味着至少需要扩建一幢宿舍。那样一算,没个五六万块钱,根本就办不下来。现在镇里,连我们这些代课老师的工资,每个月都不能准时发放,那里来这么多钱改善条件呢?”

    钱!说到底都是因为钱!

    五六万对于吴道而言,并不是什么大的数字,很快他就道:“除了你这里,镇上象这样的小学还有多少?他们吊件,相比你们怎么样?”

    尼格不明白吴道问这些做什么,但还是讲解道:“除了瓦家寨小学,镇里至少还有十余所小学,条件跟我们差不多。条件最苦的阿玛小学,只有三幢校舍,却有近百学生就读。那里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学校里面住,吃饭都是自己做。

    学校的两个老师,年纪都跟杜可老师他们差不多。但尽管如何,我们山里人还是尽所能的,供这些孩子读书。而这些山里的孩子,对于读书有着非同于常人的。因为他们从小就清楚一个道理,想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读书是他们唯一的途径。”

    看过学生住宿的地方,吴道又来到那三间挤满了学生的教室,在这里基本上都是两个年纪坐一个教室,不同班级的学生坐的方向不一样。

    每次上课的时候,大多都是上完这个年纪的课,补置了作业之后,老师又要走到另外一爆跟另外一个年纪的学生上课。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读书,这里孩子的成绩可想而知了。

    望着这些桌椅板凳都是手工制作,那稍稍打磨过的大木板,一张二三米张的桌子后面,坐着七八个学生。板凳也是各式各样,个子矮的坐高板凳,个子高的坐矮板凳。如果让内地的孩子坐在这种学校读书,恐怕早就大叫不依,严重点绝对会把这桌椅板凳给拆了。

    就是如此这般艰苦的求学环境,吴道从这些大小不一的孩子脸上,看到的都是对知识的。那些高年纪的孩子,对于低年纪孩子请教询问,都会尽所能的告诉他们。那些字怎么读,那么题怎么算。

    那怕没有老师监督,他们都能自觉的不浪费每一分钟学习的时间。要是能够给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求学环境,吴道相信以这些孩子对知识的,他们一定不会比内地的孩子成绩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求学环境,他们其中很多人,都将在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回家,重复父辈们的生活方式,要想走出大山的愿望无疑将遥遥无期啊!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