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明月和锦鲤

作品:《一世跋扈

    二更……求书评……

    第一百一十二章:

    当晚杨青乌回到了他的住处后细细的看着一些关于那只百足之虫广州十三行行首怡和行伍家的一些资料,但大多是一些成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没有多少的实用价值,像这样的大家族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无一例外的皆是隐藏的很深很深。

    别说抒州市一些能够上得了台面的人物不知道,就是一些看起来呼风唤雨的大角色也不见的有多少了解,除非他们恰好就是被伍家摆在明处的代言人。

    王玄策怎么会得到如此秘辛杨青乌没有去问,就像是那天刚来广州市没有随便在满大街都是贴着办证的小广告中挑出来一个办张假身份证,而是不慌不忙的跑了好一会儿找到一个着河南口音的男人开的照相馆,每个人都是照了相片很利索的就办了出来,到最后杨青乌注意到王玄策连一点给钱的意思也没有,那个男人也像是天经地义般的没有提。

    出了门杨青乌有些犯嘀咕的想着用这假身份证报名考驾照总是不行的吧,然后就听到王玄策低声说道:

    “这省份证一般地方都是查不出来,但也别吃饱撑着了的往派出所公安局的撞!”

    周正毅摆弄着新身份证不确定的问道:

    “真有那么厉害?”

    “那个河南人是台前县人,台前是能把造出的茅台酒送到国宴上去的地方,你说厉害不厉害!”

    众人闻言一阵咋舌,所以杨青乌这才敢去驾校报了名。

    就像是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一般这个满头油光,笑容猥琐的干瘦男人可以给一些满嘴地道粤语的大姑娘小媳妇女们看着手相随口扯因缘祸福也不忘记在些白嫩的小手上捏两把,自然也是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方法和渠道了。

    2001年,伍秉鉴与洛克菲勒、比尔盖茨以及成吉思汗、和珅、宋子文等人一起,被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为上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

    作为一手将怡和行带至巅峰的人物自然也非一般人物,心思细腻如发,手段玲珑多变,不苟言笑却慷慨忠义。

    能够一度成为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而且还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实的跨国财团。

    但却还是没有逃得过一句盛极必衰的偈语,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签订《南京条约》中赔款的三百万银元中伍秉鉴一人就独力承担了一百万。

    后来由于清的腐朽西方列强的瓜分殖民,伍秉鉴死后十三行在清的压榨下也是逐渐没落,直至最后完全的消亡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成为历史课本上用不轻不重的一笔带过。

    如果不是王玄策信誓旦旦的告诉自己十三行首怡和行至今依然存在,杨青乌是断然不敢相信的,想来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家大族了所能比拟的了。

    “越早越好,就明天吧,大家都准备下吧!早点去睡吧都。”

    打发几人回房间睡觉去后杨青乌扫过一眼放在桌子上的资料,坐在椅子上闭目片刻又是仔细的梳理了一遍先前拟定好的计划,实在是没有任何不妥才起身准备去睡。

    不经意间扫过窗外的一轮明月,杨青乌原本有些疲倦的面容越发的疲倦落寞,大团的失落和思念像是无法阻挡的洪水蔓延吞噬了整个酗,然后留下的是满目苍夷的窒息、压抑和痛苦。

    杨青乌的确是很疲倦了,疲倦到他真的觉得有些累了。

    所以他慢慢的蹲下了身体,最后索性坐在地上,背倚着墙壁摸出了一根烟,抽了两口时却被呛的不住咳嗽,大声的咳嗽,咳得撕心裂肺,咳到最后低着头埋在双腿之间过了很久才平息下来,但却也始终没有抬起头,肩头微微耸动,明月不说话明亮不冰冷。

    当晚,伍家庄园。

    雕梁画栋,水木苁蓉,一派幽静富贵气象。

    明月下,那个今天机场媚骨天成的女人此时换了一身大红色的连衣裙,在明月下,鱼塘前静静伫立,分外妖娆魅惑如画似鬼,让人难免有种恍惚之感。

    近乎于十亩的池塘内放养了三千尾锦鲤,大团绯红艳丽游动其间也算是不可多得之景了,尤其是在今晚如此明媚的月辉下,不时会有甩动着红尾跃出水面的鲤鱼溅起朵朵水花。

    “回家好不好?”

    一个面容清瘦微现病态,身形单薄的老人缓步走到红衣妩媚女人身后,轻声问道,眼神中有些微不可察的追忆。

    “嗯,好!”

    红衣妩媚女子随手撒光手中的鱼食,引起一阵水花波动鱼儿抢食,淡淡应道:

    那个老人刚想开口再说些什么的时候,红衣妩媚女人却转身离开了,在朦胧清亮的月辉下一袭红衣飘然离开,似仙如鬼。

    只留下那个老人身形寂寥怔怔呆立好久之后,重重叹息之后又是一阵不住的咳嗽。

    “老爷,回房休息吧,夜里凉!”

    说话的正是今天在机场接那红衣妩媚女子的中年男子,话音还没落却看到那咳嗽的老人挥了挥手就连忙住口了。

    当晚当代伍家家主在三千尾锦鲤鱼塘边伫立至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