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已修)

作品:《重生之青梅的逆袭

    叶家玉觉得自己高三的时候都没那么热爱学习。她的剧本仍旧毫无头绪,但是每天晚上躺在那种一天过得充实的满足感却是一种让人心情不错的新鲜体验。

    与她有那么些焦头烂额的状态相反的是,文学院公认的才女、院学生会长梁洁依才传出要参加选拔的消息,所有人都仿佛已经看到她的故事在艺术节舞台上演的情形。

    梁洁依的才女之名得来是实至名归,就算是文学院的女生们也承认这点。入校三年的考试成绩总分都稳居第一不算什么,二年级的时候在校园歌手大赛上她一曲暖场的《渔舟唱晚》小提琴独奏,成功的让坊间评定的上一届校花退位。文学院特别是M大的文学院卧虎藏龙,想要在这里获得这些文艺青年的认可并不容易。转折发生在今年的元旦晚会,梁洁依的编剧处女作独幕剧《求婚》上演,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却在观看的老师(包括文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中获得一致好评。教授们已经在期待下一个九川的出现,而文学院特别是编剧系的学生们更是心服口服。明年春天的高校艺术节是梁洁依第一次参加,文学院甚至有她的忠实拥护者说,《求婚》稍加扩充润色,登上艺术节的舞台就完全没问题。不过梁洁依本人是怎么想的,只有到校方公布剧本的时候大家才能知道。

    叶家玉晚间基本快到了休息时间才会回公寓,这段时间她都带着电脑,方便有什么灵感的时候能马上记下。方莹不是没有问过,她只说是觉得听课有点吃力,所以为了防止挂科这种丢脸事情的发生,只好现在开始笨鸟先飞一下,对方被她说得也燃起了雄心壮志——戏剧文学这种东西,有些时候还真是说不清楚,也许你每个字每句话都能看懂,但未必能理解其中的深意,然后考试的时候也有可能不理解出题老师的深意……但是在连续三天跟着她早起泡图书馆后,方莹终于在第遂的早晨对她深表敬佩之意后倒头补觉。

    所以一个多月来她基本事军奋战,不过这对于一个正在准备创作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上周她又发现了一个好去处,编剧系所在的教学楼有一间小教室,是一个简易的放映厅,本系的师生凭证件可以提前三日预约放映的电影,当然选择的影片必须是放映库中的。因为放映库中的电影很老,比如本国或者好莱坞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歌舞剧或者黑白片之类,加上如今网路上下载电影非常方便,所以无论老师上课还是学生们纯粹的娱乐都不会选择这里。叶家玉第一次填预约表格的时候发现上一位预约的学长(或学姐?)看日期应该都已经毕业了。她试探性殿了一直想看而在网路上都找不到资源的《瑞典女王》。三天之后真的在那块屏幕上看到GretaGarbo冷艳的眉眼时,简直欣喜若狂。

    之后她每天晚上都会到那间小教室看她预约的电影。说是预约,其实就是提早登记,然后负责的教员会设定好时间,在屏幕上播放那些已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影片。

    叶家玉极喜欢这种状态,她觉得自己好像一块的海绵,贪婪的吸收着前人用生命演绎的艺术精品。这段时间她看了各种老电影,有的甚至是无声电影,只靠演员的表情动作和一边的文字旁白来讲故事,但她却觉得比如今电影院里某些有着炫目的视觉效果的“大片”更能冲击她的内心。在看了老河口著名影星胡茉莉的巅峰之作《街车》之后,她受到很大的启发。

    她想写一个关于分裂的故事。与《街车》不同的是,分裂导致了胡茉莉饰演的女主角最终的疯狂直至毁灭,她的故事,却要给女主角一个好结局。这或许是一种祈愿,她自己这样的两辈子,好像也是一种“分裂”。

    故事写得并不怎么顺利。因为学了几年编剧,和普通的观众喜欢关注男女主演的演技不同,叶家玉更关心具体情节的安排。文人相轻,那些卖座的大片都能挑出一堆的毛病,比如情节生硬,转折突兀,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太诡异之类,最后一句这样的烂剧本都能拍电影Z国的电影真是没救了结束。可是轮到自己来写来讲故事,连演员的登场都无比艰难。在删删改改了无数次后,第一幕终于完成。整部剧她打算三幕结束,保守估计,应该是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

    表现的形式,打算用这几年刚刚兴起的微电影拍。这种拍摄方式对器材和场景的要求都不脯一台DV然后再到京戏或者京影的导演系和表演系找几个学生应该就差不多了。她在三所艺术高校都没什么认识的人,不过那是初选通过之后才要心的事了。

    初期的编写,之后反复的修改,到最后的定稿,只有三幕的剧本花了她半个多月的时间。打印出来之后连电子版一块交到系里的办公室,系主任看到她很吃惊,多次确认是给她自己交作品而不是替学长学姐跑腿。最后虽然有点不以为然但也没说什么,毕竟编剧系学生身后的家长很多最好都不要得罪。

    从行政楼出来好似完成一桩大事般轻松,这算不算她的处女作呢,叶家玉无限期待。为了奖励自己,晚餐她特别到老张菜馆给自己点了几个小菜外加一碗楂酪。

    好心情延续到晚餐之后,已经临近冬天的大京每日太阳落山之后气温骤降,回公寓一路上橘色的灯光却给人暖意融融的感觉。

    宿舍三人都在,她推开门的那一刻,室内却突然安静,她们都停下了手头的事,转头看过来。神情各异,但都不能说是好的表情。

    “说得好,投了就要被选上,没选上我们笑话你!”舍长是豪放派的。

    “所以我才不跟你们说……诶呀诶呀,别说这个啦,我给你们带了菜馆的楂酪,快吃吧。”

    “贿赂我们也没用,我们又没投票权——”

    嘴上这么说着,三人还是拥上来接过她手中的食品袋。老张菜馆虽然叫着一个亲民大众的名字,但是这么多年来名声在那,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一点都不“亲民大众”。即便是编剧系这样普遍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也很少会到那里消费。所以尽管菜馆的楂酪和许多京菜菜肴点心一样被传得无与伦比,她们尚还没有机会尝过。

    呼……虽然让她们提早知道了这件事,不过似乎解决得很好。叶家玉呼出一口气。

    她要等到周一才知道自己放心得太早。

    周一一早就是主修的编剧基础课程,缺席率最小的一门课,这会儿临近期末,不大的阶梯教室更是座无虚席。

    叶家玉和往常一样几乎是踩着上课铃走进教室,方莹她们也来晚了占的是靠后的座位,她一路往上赚明显的感到其他人在对她指指点点。

    她刻意没有去注意。还是有一两句议论飘到她的耳中。

    “就她啊……”

    “瞧着就特别自大。”

    “长得好看有什么用,人家梁洁依气质甩她几条街!”

    “就是,想要赶上梁洁依,再过一万年吧!”

    其实三、四年级生投剧本的人并不少,但是名单直到选拔结果出来才会看参与人的要求公布,所以普通的学生并不会知晓,只是梁洁依会参加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

    叶家玉一路走到座位坐好,头都没有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