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OSI参考模型

作品:《科技尊王

    张爱华以前是从事系统开发工作确实不错,甚至都参与到火箭的运行系统中去了,但是火箭的运行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这是天差地别的两套完全不相干的系统。

    “老板,这方面我们可以说毫无基础,这样贸然投入资源,恐怕最后也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吧?”

    对于自己这位老板在自己看来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他也是感觉姚冬有些莽撞了,公司的研究经费本来就是有限的,与其投入到预见不到未来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开发上,还不如让他们集中精力继续完善中文系统以及对精简指令集的开发。

    “张老,这你尽管放心,话既然我都说出来了,那当然不会是在和你们开玩笑,而是经过我深思熟虑的。

    这方面或许你们还不太了解,但是没关系,不是还有我嘛,要知道当初我也是技术员出身的,没有这金刚钻,我也不会揽这瓷器活了!”

    如果说个人计算机的销售所得利润还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话,那么网卡乃至交换机路由器的销售将会给公司带来超高额回报。

    “那没问题,既然你这老板都参与到其中亲身力行了,我们这些个打工的苦哈哈们还怕啥,一句话,这活咋们一起干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张爱华当然得支持自己老板做出的决铂同时他也想试试姚冬的水到底有多深。

    “那咋们说定了,那就请张老你和陈老哥尽快从你们计算机软件部抽个三四十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出来就行,到时候咋们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

    谦虚一点不会死,姚冬虽然对于各种局域网、城域网以及广域网的技术了然于胸,但是也没必要把话说满。

    并且今天做出的这个决定,也意味着自己再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都得花大量时间待在这里给这些们上课了。

    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

    物理层涉及到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它定义了传输数据所需要的机械、电气、功能以及规程地性等,包括电压、电缆线、数据传输速率、接口的定义等、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对物理层的控制,检测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进行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地址、网络拓扑、线缆规划、错误校验和流量控制有关。

    网络层决定传输包的最佳路由,其关键问题是确定数据包从源端到达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网络层通过路由协议来计算路由。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受数据,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传输层建立、维护虚电路、进行差错校验和流量控制。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间的会话关系,在协调不同应用程序只见的通信时要涉及会话层,该层使每个应用程序知道其他应用程序的状态。同时会话层也提供双工协商、会话同步等。

    表示层关注于所传输的信息的语法和语义,它把来自应用层与计算机有关的数据格式处理成与计算机无关的格式,以保证对端设备能够准确无误大地理解发送端数据。同时表示层也负责数据加密。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最接近用户的一层,负责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这里的网络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和电子邮件的消息处理等。”

    说道网络模型,那么OSI绝对拥有它足够的优势,它能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即便是姚冬重生之前,这个网络模型依然在发展壮大。

    而且熟悉网络发展历史的姚冬知道,历史上刚刚离开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不久的罗伯特梅特卡夫创办的3公司正是靠着被采纳以太网的标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了国际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