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慈善(三)

作品:《封疆大吏

    接下来,又有些物品引起了竞拍,其中以一枚由一位老红军战士张平安捐赠的勋章为最,这是一枚一等军功的勋章。

    这枚勋章的故事被郑泽武娓娓道来,听得台下众人热血沸腾。

    1943年,张平安是某县城的敌后武工队队长。秋收之后,日伪军倾巢出动,在张平安武工队所在地区搜刮了十多万斤粮食,堆放在县城南关的一座大院内,准备运往大本营和作战前线。这时,张平安接到上级命令:“不能让敌人运走一粒粮食!”张平安带着3名队员乔装成日军宪兵队员深入敌军内部,用煤油将粮食焚烧,撤退时,遇到了前来救火的敌人被识破,三名队员为了拖延焚烧的时间,全部牺牲。张平安倒是运气挺好,活着跑了出来,但却也被击中大腿。逃离之后,张平安的左腿瘸了。

    因为成功将粮食焚烧,张平安荣立一等军功。

    这枚用三条鲜活的生命换来的勋章现在却在这个老红军战士弥留之际捐献了出来,作为慈善事业的拍卖品,其精神令所有在场的人员钦佩。

    感动渲染之下,这枚勋章被争抢得极为激烈,最后拍出了666万奠价,被深南江鼎投资董事长江万成拍下。

    这个年代能送出666万做慈善的人全世界都屈指可数。

    但杨柯清楚,这个是真正的财大气粗,不说别的,就光那两只股票上的收益就是好几个亿,当然,这其中属于江万成的部分大概只有一个亿左右。

    看着江万成在灯光映照之下格外明亮的头顶,杨柯暗忖着等下是否从这身上再搜刮出一笔小钱来。

    眼见杨柯又开始眯着眼睛打量着江万成,旁边的赵邀出声道:“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杨柯笑笑不语。

    等到二十三件拍卖品全部拍完,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经过计算,这次拍卖会差不多筹集到3500万的善款,比杨柯预计的高出不少。

    “感谢诸位积极参与竞拍,我代表即将受益的贫困人群,对各位的慷慨表示由衷的感谢!”郑泽武高声说道:“本次慈善晚会的第二环节:捐资助学,义不容辞!”

    “有请来自榕城团市委的杨柯先生为大家演讲。”

    董玲玲话语刚落,小丫头就将小手拍得通红。杨柯笑着摸了摸香草的头,面带微笑走上台去。

    台下的张娟几人紧张的捏紧了拳头,自己一行人能不能完成任务,或者说能不能超额完成任务,就全看杨柯的了。

    赵邀也开始打量起台上的杨柯来,和郑泽武相比,杨柯没打领带,穿着也普通,白色衬衣,灰色休闲西裤,黑色皮鞋,看上去简简单单,普普通通。但他的眼神和笑容,却是极为清澈干净,充满了阳光,极容易感染人。

    赵邀心中感叹一声,让杨柯上台演讲,光是凭形象上的感染力,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

    李波第一个上台,在郑泽武面前的桌子上放下一张现金支票。

    董玲玲高声宣唱:“深美实业捐款40万!”

    王亮紧跟而上,同样放下一张现金支票。

    “华科电子捐款40万!”

    ……

    “正和药业捐款5万!”

    随着最后一名企业代表上台捐款结束,郑泽武面前已经累积了高高的一叠支票,足足一百多张。面额最大的是50万的,有两张,由江鼎投资江万成和大树实业林雪开出来的,面额最小的是2万,数量最多的是3万5万和10万。

    台下的张娟等人一直死死的捏着拳头,直到捐款结束,指关节都捏得发白了。

    陈强正拿着纸和笔在计算,随着最后一笔捐款唱罢,结果也出来了,总共141家企业捐款,最高的50万,最低的2万,总共筹集到973万的善款!

    “感谢各位的爱心,这笔款项,我们榕城团市委负责计划支配,由纪委和监察部门联合监督,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将来会有详细的开销记录寄给所有捐款的朋友们,请各位放心。”杨柯拿起话筒,用已经嘶哑的嗓子说道:“为了纪念各位今日的善举,我们会将这次捐资助学活动命名为:973助学工程。”

    “捐资助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看不到产出。但是,每捐赠一笔钱,就将会有一群孩子受益,是在座各位的爱心,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未来的希望,谢谢大家。”杨柯说完,对着台下众人深深鞠躬。

    早就准备好的托儿林雪站了起来,对台上的杨柯说道:“捐资助学,的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需要长期捐助,我代表大树事业在这里承诺,以后每年将捐助50万给榕城团市委助学工作组,为孩子们多尽一分力!”

    看到林雪这个可耻的托儿站起来,听到她所说的话,李波等人就感觉出情况不妙,心中悲鸣一声,这个吸血鬼,简直没完没了!

    “谢谢谢谢,我代表山区的孩子们感谢大树实业的鼎力支持,我们也正准备成立一个助学基金,希望各位仁善之士能慷慨解囊,为孩子们持续奉献一份爱心。”杨柯和林雪开始一唱一和起来。

    第二个托儿出场的时间到了,这个就更加无耻,身份也更为特殊,赫然就是董玲玲。

    “看了这些照片,我深受感动,在这里,我个人表态,愿意协助榕城团市委助学组,为助学基金出一份力,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继续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捐资助学的公益活动进行下去。”

    杨柯接过话头,对董玲玲表示感谢,“所以,我希望在座的诸位,有能力继续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持续捐助的,能和我们新成立的基金会签订一份长期助学的协议。和资金多少无关,三百五百的不嫌少,十万八万也不嫌多,只是为了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一份来自外界的关怀,给他们点亮一盏灯,能让他们看到希望,知道还有无数的人,如同在座诸位一样,十年如一日的关心着他们,为我貌建和谐社会奉献一份爱心。”

    “同时呢,在这里,我表态承诺,在座诸位的助学行为,一定会铭刻在新建学校的校志之上,令所有受益的孩子永远记住各位的公司名字和捐款人的名字,记住各位的今日的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