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乱局(二)

作品:《封疆大吏

    将这几个流言的主角单个分析。

    省委书记凌厉冉担任西川省省委书记已经八年,上调中央人大任副主席的话,资历上是完全足够的。留在西川省继续连任已经没有可能,毕竟他在这里干了八年了,再继续干下去没人会答应的。并且,凌厉冉八年的省委书记并没有过多的亮点,起初还算不错,对西川省控制力挺强。但在赵长德升为副书记之后,被掣肘得厉害,直到他提拔起来的得力干将骆超担任组织部长之后才稍微有所改变,而真正的完全改变过来,还是和杨正和连横之后的事情。再加上年龄正好卡在线上,对他来说这应该是很好的选择了,若是调任外省省委书记的话,就有些挡路了。并且,调任外省任一届省委书记,基本上会到退休之前才能解决级别待遇,而现在直接升任人大副主席,虽然权力上有些缩水,但级别毕竟是提前上去了。

    所以,凌书记上调中央,合情合理。

    省长郭旭刚,空降下来只有一年时间,完全谈不上成绩,若不是和正处于劣势的赵长德互相接应,怕是现在还没站稳脚跟。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被杨正和挖了个大坑,直接将土埋到了脖子上,尽管背景深厚,但其仕途步伐受阻是一定的。从西川省长调西北任省长,看似平调,其实算得上是变相贬谪,而且还贬得很厉害。毕竟若是能留在西川省,一年之后就能顺位接书记的位子,成为书记之后,他对西川省内的控制力将会更强一点。而目前传言他将调任的那个省份的省委书记,下一届连任是必然的,这一来一去,悬殊极大。

    郭省长在处理杨正和舆论事件上犯的错误其实算得上比较严重了,被变相贬谪也正常,这个说法完全成立。

    赵长德,按照正常的轨迹,明年就会调任楚南省省委书记,还搞连任。事实摆在这里,不由得杨柯不信。

    最后就剩下杨正和了,按照杨正和的资历来看,其虽然借到了东风,但若是直接在本省升任省长,还稍有欠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在他前面,还有一位不怎么说话的顶级大佬杵着呢,山城市市委书记揭东平。这位有点高大,杨正和估计是越不过去的。再加上其前阵子预判苏联局势和最近几天被疯狂转载的关于招商引资的论文带来的影响,恰好目前的国家部委,尤其是政研室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提一级上正部,上调国家某部委任正职,最为恰当。

    关于杨书记的去向,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分析到最后,杨柯却是得出所有人的去向都完全合理的结果,一点他想要的漏洞都没分析出来,使得杨组长郁闷不已。

    忍不住骂了声娘,杨组长就开始拨打起杨书记的电话来。

    比陈桥好点,杨书记接了他的电话,这让杨柯感觉有些骄傲,毕竟是亲儿子,陈桥之流在杨书记心目中跟他完全没得比。

    只是,杨书记虽然接了他的电话,却是让自我感觉良好的杨衙内将所有的问题都憋心里了,一个字都没能说出口来。

    “杨组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天到晚的瞎忙活什么?这些事情是你能插手的吗?不该你管的事情别乱捣鼓!”杨书记说完就直接将电话挂了。显然,儿子打电话来的目的,杨书记心如明镜。

    呃……

    榕城市委。

    挂掉儿子电话,杨书记嘴角掠过一丝笑意,随即看了看正在外面收拾物品的张洋,心中倒是有些感叹。张洋文章写得好,在整个市委秘书处,张洋算得上第一支笔,当初决定用张洋之前,杨正和也考校过一番,当时感觉还不错的,说话应对方面也还过得去。却是没想到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竟然有些冷静不下来。前几天杨柯和赵邀感冒的事情处理不当不说,今天早上从听到传言开始就心神恍惚,这才是杨正和下定决心换掉张洋的直接原因。

    新秘书是陈桥走之前给他推荐的人选,秘书处的副处长李开复,这位算得上是秘书处的老人了,很有经验。

    杨正和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换秘书,做给人看的成分居多。

    对于自己的去处,杨正和是清楚的,政务院政研室主任,已经确定下来,没有留下的可能了。在目前的环境下,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不比省长稍差。眼见有人想让西川动荡,杨正和当机立断,马上就将秘书换掉了,这个动作在别人眼里就是表明他杨书记是不会走的,外面传的是谣言而已,不然,谁会在即将离开之前还会换秘书。原来的秘书又没下放又没调去某个市局占位子,仍然打发回了秘书处,这个动作会误导很多人。

    虽然即将离任,但他仍然不想看到西川按照某些人的意愿发生动荡。

    也是在这天傍晚,省委常委院里空置许久的三号院和十三号院先后亮起了灯光,这代表山城市市委书记揭东平和盐城的市委书记洪伟在并没召开常委会的情况下同时回到了省城。

    也是这两位平时中立常委的到来,使得整个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

    PS.这一章借助朱克己秘书的身份比较客观的解释了一下秘书这个职业,看上去可能有些口水。目的是为了不让书友们误解,因为很多官文小说中,不少作者将秘书这个群体拔得特别脯高到离谱甚至逆天,将很多读者误导得厉害。

    关于秘书这个职业,其实是没有行政级别的,这个群体的行政级别大多都挂靠在办公厅秘书处。而领导身边的秘书总的说来并没有什么权利,呆在领导的身边的时候,或许别人会高看你一眼,一旦离开了所服务的领导,就成了无根浮萍。

    领导身边宠信的秘书下放,是和所服务的领导的职务以及服务年限相关的。是实际职务,不是行政级别。某些书中,一个正部级副书记的秘书,满身毛病、小肚鸡肠、纯秘书出身、没有其他机关和地方任职经历、没什么能力,却下放到地级市任市委副书记,等着接任市长,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干,这位副书记会挨打的!

    秘书升职快是真的,但外放很困难,大多需要经过过渡,并且,这些纯秘书党大多都永远在过渡。对于他曾经服务过的领导来说,做文字类和服务类工作的秘书能力其实是强不到哪里去的,为我服务了这么长时间,级别给你提上去了,再给你安排一个过渡职务完全对得起你,能不能真的渡劫飞升,全看你个人的能力,渡劫成功,你再来找我,渡劫失败的话,废物,闪一边去吧。

    这些说得很直白,但事实就是这样。

    领导也会调离的,一旦领导离开之后,这些没多少实践经验的秘书党大多都只能折戟沉沙,永远处于过渡期。如果是像其他小说中说的那样,一位县长的“秘书”都能直接给弄成镇长,省委副书记的秘书能直接差一步就接任市长,这样算下来的话,到处都是秘书党了,秘书党天下无敌!

    另外一点,秘书下放之后,领导或许还会相信他的忠诚,但其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却已经不高了,甚至是从来就没高过。

    原领导是省委书记,秘书下方成普通副市长,在这两人中间会夹杂着一位市委书记,这种情况下,这位秘书在省委书记心目中的分量,是连市委书记的零头都比不上的,毕竟大家都是现实的。

    而在这位市委书记心目中,省委书记的秘书就是一条狗,在领导身边的时候,偶尔能跟你客气两句,等你下放到地方,在他管辖之下的时候,连狗都算不上。市委书记是正厅,高官的门槛,跨上这道槛,就是另一番天地。尊敬领导是必然的,但尊敬是尊敬,绝对不会怕你,若是领导太过分惹他不开心了,直接对上也是可能的,或者直接将对方曾经的秘书调任闲置借以泄愤这样的举动,很多。尤其是省委层面的情况相对复杂,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就是省级层面的封疆大吏,没多少人敢说他们重话。

    另外,不管是市委书记还是省委书记,修养都脯基本上不会骂人,就算是批评,也会看场合,并且话语不会很尖锐,这是高级干部最基本的素质。这些情况,在其他书中或许比较常见,但这里不会有。

    呃……说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话,不是想影射某些作者或是某些书,其实我是想说的是,本书不会小白,不会出现智商高达250的官员,偶尔一两个犯浑的,也会有下限。也不会将目前现实中的个例当成普遍现象来写,这样的写法会误导很多人的是粉,是很不负责任的。比如说某个市截留水利款成风这种情况,关乎群众生命的事情,人都是有良知的,稍微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干出这样漠视生命的事情来,并且,这还关乎自己的政治前途,弄得不好就会将自己摆弄进监狱,没有领导会这么干的,截留什么不行,非得截留水利款?用这样的写法写出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其实是很恶劣的。或许这些作者自己都没意识到,看书的朋友们也没意识到。现实中或许偶尔会有个例,但绝对不可能成风,这样一来,什么都完了。

    申明一点,本书中绝对不会出现所有事情都是主角在做的情况,离开主角就没人干正经工作了?尼玛,这样一来,一本书里设定十个主角都累死了。

    喜欢看小白文的朋友在这里可能找不到多少感觉,当然,这书里也会偶尔小白的,但绝对会有个度,感觉开心了需要搞笑的时候会有点,但这些搞笑的内容不会影响大局,适度YY。

    比如重生这件事,现在已经很普及了。某位男子在大街上搂着一名女孩又亲又摸,最后道个歉:对不起,忘了现在才2013年8月9号,现在的我们还不认识,唐突了!

    所以,重生这一点是无罪的,不重生的话没法泡妞……

    本书中官场上的人物,能力挺脯脑子挺好,老谋深算,值得看看,所有事件,纯属扯淡,千万不能对号入座。

    好像废话有点多,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总结下来就是几个字:本书不小白!设定相对贴近现实,相对合理。其实想试试看,能不能写得比现实更合理……

    PS。作者点评:上述很多话都是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