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画大饼(上)

作品:《封疆大吏

    杨柯说得起兴,丝毫没注意到龙支书正在走神。而就在这个时候,院子门口传来脚步声,杨柯抬眼一看,那个曾经骂过他的丑陋男子走了进来,看见杨柯,脸上稍显有些不自然。

    “老支书,老支书……”杨柯转头提醒龙支书,这才发现他正在正在走神,连叫了两声都没听到,最后不得不提高声音,“……老支书,有人找你!”并伸手扯了扯对方的衣袖才将人弄醒。眼见龙支书的样子,杨柯不禁悲从中来,感情自己刚才如此卖力的演说、推销自己,演给瞎子看了,人家压根就半点没听进去,仍然选择了将他无视!

    这老头也太固执了!

    “啊,刚刚在想你说的事情,想入神了,诶,你后边又说什么了?”龙支书回过神来,对杨柯解释一番,然后转头看向正走进来的平娃问道:“平娃啊,找我什么事?”

    “叔,我不找你,我找杨书记说点事儿。”平娃走到桌子边上,回答道。

    龙支书眼睛一瞪,厉声喝道:“你想干嘛!”看着平娃长大,他可清楚对方不是什么善茬,而且和“副书记”颇有恩怨,听得平娃找杨柯说事,以为对方是来找麻烦的。

    “叔啊,你可别误会,我就找杨书记说点想法,正好你也在,帮忙参考参考。”平娃笑笑,只是那丑陋的面容笑起来,实在有些难看。“来来,杨书记抽烟。”平娃从包里掏出烟来,递了一支给杨柯,拿起桌上的打火机,帮杨柯点燃,随后又将火转向龙支书,将对方烟斗上熄灭的叶子烟也点燃,最后才点自己的。

    这个动作让龙支书面色好看不少,起码能说明对方不是找杨柯麻烦的。对于平娃,龙支书多少能猜出对方两次离开龙山村,在外面都干了些什么,多少也是有些担心的。只是这种担心,也不方便表露出来,而且最近一两年,平娃在媳妇的管教下,已经收敛了不少戾气,平和了很多。是以,对现在的平娃,龙支书感情有些复杂。

    “找我什么事?你说。”杨柯笑着对平娃说道。

    “杨书记,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你读书多,见识广,所以想请你帮忙参考一下,也请叔给把把关。”平娃笑着说道。虽然还没说正题,却让杨柯听得暗自点头,从平娃点烟和刚才说的话,赫然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主,不管是他还是龙支书,都照顾到了。

    “杨书记刚刚来,可能对我们龙山村还不太了解,我们这里啊,地里没啥产出,想尽了办法都不行,这事我叔能作证,对吧叔?”平娃说道这里,将头转向龙支书,见得两人都点头方才继续说道:“所以啊,我想了想,我们龙山村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这样没出路!我在村里长大,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咱们龙山村、对龙山是有感情的。”

    听到这里,杨柯含笑不语,而龙支书则不经意的白眼一翻,闷头狠狠抽了两口烟。

    “……我想成头搞一个经营山货的公司,就是响山上的果子成熟之后,号召乡亲们去采集野果,然后统一运出去卖,这些东西现在在大城市里很受欢迎的,这点杨书记应该清楚。除了这点之外,还打算从山上收集一些稀有树苗,用来培育成盆景,这玩意儿现在也值钱,那些文化人都喜欢。”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

    平娃还没说完,龙支书眼睛霍然就瞪圆了,出声将平娃的话打断:“你也这样想?”

    龙支书这没头没脑的话让平娃听得有些发愣,还没反应过来,龙支书又继续说道:“刚才,就在刚才,杨书记还在跟我说这个事情,恩,比你想得还周到些。”说到这里,在平娃惊讶的目光中,龙支书转头对杨柯说道:“杨书记,要不先坐一会,我去发个广播,让其他生产小队的队长都过来,咱们开个会讨论讨论?”

    “行啊!”龙支书的这个提法,杨柯自然求之不得。

    “好了,就这样,我去发广播叫人开会,平娃,你去学校里取块小黑板过来,再把燕子叫过来听听,她有文化,脑子也活,多听听看看能不能提些有用的意见。”龙支书说完,立即出了门。

    平娃连连点头答应,然后和杨柯说了声,也跟着离去。

    不大会,大队的高音喇叭就响了起来:“所有小队队长注意,马上过来开会,讨论龙山村的发展方向,其他有想法的人也可以来听听……”龙支书连着广播了好几遍才停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平娃正在家里跟燕子说着刚才的事情,当然,关于他们两口子的没说。

    “什么?那小白脸书记才来几天啊,就想到这些了?”燕子惊讶出声,感觉有些难以置信,随即眼珠子一转,“这就对了,这说明这个人是真有本事的,他叫我也去?”

    “是叔叫你去的,叔说你有文化,鬼点子多……”平娃笑道,心中阴霾进去,平娃心情大好,和媳妇开起了玩笑。

    “去,什么叫鬼点子多!”燕子娇嗔道。

    龙支书回来之后没多久,陆陆续续的,又慢慢有了闲得没事的村民走了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来越多,龙支书家得屋已经快坐不下了。见得来人如此之多,龙支书立即大手一挥,吩咐道:“离得近的去家里搬凳子,都去院子里等着,等下在院子里开讨论会!”

    杨柯坐在椅子上,看着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流,看着那些村民脸上带着茫然、麻木、好奇、期待、甚至还有纯粹看热闹的,种种表情不一而足,心中也是凛然。错乱的脚步声、椅子凳子落地的声音、人群小声的交流从院子里传来,依稀能听出这些村民有些期待也有些漠然的鞋。

    “又开讨论会……不晓得讨论些啥子哦!”

    “又新来了个副书记嘛,这些当官的,就是会议多。”

    “这次又准备讨论些啥子?这个小白脸不会是想教老子种地吧!”

    “……嘿嘿,不好说,没准人家就是有这个能耐……这些人,不会做还不会说?”

    “也不一定啊,你听王干事说的话,这个小书记好能干的。”

    ……

    虽然话语有些不客气,但人能到这里来,就说明他们还是抱着些希望的。不是这些村民现实,而是经历过两任副书记“瞎搞”之后,对镇上下来的干部已经失去了信心。可即便是这样,却仍然在心底抱着期待,期待有人能给他们带来脱贫致富的黄金点子,能带着他谬上富足的生活。

    千百年来,这样的鞋被无数的例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可爱可亲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