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龙山格局(一)

作品:《封疆大吏

    龙山实业价值一亿的消息传了出去,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整个龙山镇都处于沸腾之中。

    在内地小镇,一个亿的公司在这个年代代表着什么概念?他们或许没有太直观的印象,只是知道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消息传出时,有人信有人不信,甚至是大多数人都在表示怀疑。但这种怀疑惮度慢慢的就被接连出现的变化一点点的打消了。

    龙山镇旁边几个临街的铺面被打通,然后挂上了大大的牌子,上面罗列着各种不同的职务,薪资待遇不菲,很多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队。镇上也突然出现了不少的东风解放大卡车,载了满满当当的鹅卵石、石块、水泥、沥青等修路的材料,往龙山方向开去。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各种小车,小车上的人也不尽相同,一看就是专家学者一类的人物,这些人在龙山镇稍事停留之后,也同样往龙山村而去……

    更为劲爆的消息还在后面,龙山致富第一人廖定西居然从县里回来了,听说已经在和龙山实业洽谈合作,那可是廖定西啊!

    廖定西,原龙山燎原化工厂的承包宅现在还承包着十里渔村中大片的鱼塘,毫无疑问的龙山首富。他到底有多少钱没人知道,人们更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事迹。两年前,县文具厂改制,廖定西认定这是一个值得投资的行业,价值两三百万的文具厂被他用一百万接手过来,但需要承担文具厂原有债务,可等文具厂到手之后才发现,自己掉进了坑里。原因是这家文具厂外债高达350万之多,和当初他了解到的几十万出入。对此,廖定西并没有去找县里闹,而是极有魄力的选择了偿还这些债务。连续一个星期,他每天从银行取出几十万,坐在文具厂里等债主上门,直到将这个巨坑填平。

    如此魄力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不管是县还是民间商界,都对其印象大好,之后的两年,廖定西在其他项目上从县里赚了个钵满盈。

    孟伟和廖定西谈的正守于文具厂的合作,杨柯在笔记本上画了几幅图画,就是后世的一些式样精美的中性笔的图画,打印出来给了孟伟,让孟伟自己和廖定西谈。龙山实业看重的是廖定西的销售渠道,以后渠道共享,互惠互利的事情,合作的基础还是有的。

    镇里原本有些波澜汹涌的局面因为龙山实业了实质性阶段而压了下来,陷入了短暂的平静,只是明眼人都清楚,龙山镇委原有的格局已经渐渐的在改变了。杨副书记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拿出了一把神器,遥遥一剑西来,凌厉而迅捷,没人能挡得住。

    事实上,现在的镇大楼里,谈论最多的就是龙山实业和杨副书记,在普通工作人员眼中,杨书记近乎能化腐朽为神奇了。以前总共有两任副书记承包龙山村,可捣鼓了两三年时间,一事无成不说,还背负了一身骂名。杨书记一下来,这才多久点,就弄出了如此大动作,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

    杨柯办公室里,周雄武静静的坐在杨柯对面,两人默默的抽着烟,各自想着些事情。对于杨柯,他现在是很佩服的,尽管认识的时间不长,但从杨柯最近的做法中,他能深深的感受到一种浩瀚如的深邃感。在镇委亮剑之后,杨柯又将工作重心拉回到了龙山村的发展之上,似乎又回到了刚下来时候的样子。可他却很清楚,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龙山镇,不管是镇委还是镇,都在围绕着龙山实业打转,换句话说,镇上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在为杨书记服务,其中还包括一些镇委领导。或许不少人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但这又如何呢?该办的事情还得继续办!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阳谋了!

    从最近的接触中,杨柯看上去有些悠闲,可只有在没人的时候,那蹙眉的频率不断加快中,他才感受出杨柯在平和微笑的背后付出的是怎样一种努力和谨慎。或许现在镇委的局面正是他想要的,所以总是从一些侧面来压制一些问题的爆发,而等到他需要的时候,这些被压抑的矛盾一旦爆发出来,必将会改变整个龙山的格局。

    周雄武甚至觉得,杨书记是在遥遥掌控着龙山镇委的局势,将其往某个方向引导。

    他前阵子在背后做的那些事情,收到了效果,不出意外的话,就在这几天,他就将取代黎曙光登上所长的宝座,行政级别也将提拔为副科级,现在正在走程序,这是李局亲自拍板定下来的。这里面应该是借了上次和杨柯一起去分局的面子,或许也有他处事玲珑的成分在里面,上次让宋局转告李局的那个消息,也是收到了些效果。不过对李局这样的人物来说,他所说的消息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杨书记身边。

    杨书记一直没提过他所做的那些事情,就好像没发生过一样,这让他有些忐忑。若是换成黎曙光之流,少不得会拍着他的肩膀大声叫好,可杨柯没有,仿佛不知道这些事一样。

    “你上次说的治安员培训的事情怎么样了?现在能不能用?如今龙山正准备大建,附近的人难免有小偷小摸的会打这些建筑材料的主意,多派点人巡逻……如果真抓住了这样的人,严惩不贷!”杨柯突然出声将他的思绪打断。

    “差不多了,这事情我会安排!”

    “泡茶!泡茶!”杨柯冲龚韵吼了起来,心中却是感觉好笑,这小姑娘一点眼力劲没有,不管谁来,基本上没主动泡茶的觉悟。若真是她主动给人泡茶,一定是她正无聊得发慌的时候。

    两人正说着话,副镇长张成中拿了些资料走了进来。

    “哟,黎部长也在呢?”和黎曙光打过招呼,接过对方的烟点上,然后走到杨柯桌子对面坐下,对杨柯说道:“杨书记啊,我这有些事情想和你商量商量……”

    黎曙光见两人有事要谈,连忙起身告辞。

    “……是这样,龙山实业发展起来之后呢,以目前镇上的情况,物流方面怕是有些跟不上,我打算在新街那边建一个物流城,往外括,主要就是一些仓库,然后对外招商。呵呵,其实也谈不上招商了,也就是拉些运输队或是跑运输的个体过来,承接一些物资运输,这样一来呢,短期内能分担我们这边的压力,以后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往长途运输方面发展……”张成中对于经济建设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见得杨柯点头,立即将所有的想法都倒了出来。

    “……除了物流城,目前龙山没有像样的招待所,以后要是有投资商、经销商什么的过来考察,要是真全往县里住,我们就亏大了,这方面也得考虑啊!”

    ……

    张成中的想法还是很实际的,其实也大多是按照杨柯的思路在往下想,全是围绕着龙山实业在打转,这些事情,杨柯不是没想到,而是刻意留给其他人的。若是再过几天还没人提出这些东西,他就会说出来,然后……还是会交给别人去办。

    与此同时,汤民宗办公室。

    政法委书记邱祥端着茶杯,站在汤民宗办公桌前轻声道:“杨书记那边是越来越热闹了,刚才黎部长和张副镇长前后脚进去了……”

    整个龙山镇,邱祥无疑是最为痛恨黎曙光的,正是因为黎曙光兼了派出所所长抢了他的工作,才使得无所事事的他天天下乡蹲点,一把老骨头了哪能经得起这等折腾,每次回来之后感觉腰酸背痛的,就忍不住对黎曙光破口大骂。

    现在终于等到黎曙光失势了,他心中高兴之余也颇为惋惜和无奈,黎曙光是失势了,可他马上也要退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他最近对黎曙光越发仇视。

    这不是专门克我么?

    汤民宗只是点头,并未说话。对于自己的事情,他自然清楚,经过老太太滇醒,他已经去拜访过县长陈桥,在孟书记退下来之前,他入常的事情必然会再次提起来,基本上是定了的。也就是说,他要离开龙山了,所以现在龙山的人和事,他并不是特别关心,而是将眼光放在了县里。

    杨柯的想法他大致能猜出来一些,从目前镇上的变化和大家忙碌的工作上,他能想象出一段时间之后,镇里的局面将会变成何种样子。对这位年轻的副书记的手腕,内心里也是有些佩服,有时也会想起媳妇对他的评价:傻大兵!虽然有些过,但和杨柯的手段比起来,他是真的自认不及。

    尽管心中对杨柯还有些芥蒂,但他也不会蠢到去找杨柯的麻烦,对方可不是善茬,要真的再把人惹火了,以对方的关系,只要陈桥还在蚌县,就能让他永远都入不了常。甚至就算陈桥离开了,对方也能通过市里的关系将他卡得死死的。

    看着眼前心有未甘的邱祥,汤民宗其实很想跟他说一句:别折腾了,安心等着退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