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作品:《芊泽花

    金銮辇驾已从另一处入了烽烟台。众人匍匐下拜,祁烨神情冷漠的走上高台,对着那监刑官问道:“他怎么了?”

    那刑官有些战战兢兢,忙回道:“死囚在路上哭喊,有个侍卫头领便把他打晕了。”

    祁烨狭眸微眯,望向台上趴在地上动也不动的祁澈,刑官在旁,试探一问:“行刑之时,必要有清醒理智。皇上,不然臣先派人把景王爷……哦,不,死囚浇醒,可否?”他躬身,毕恭毕敬的提议,祁烨眉峰微挑,淡淡道:“好吧,但别误了时辰。”

    “臣下遵命。”

    说罢,他便挥挥手,喝来那侍卫头领:“速速想办法把死囚弄醒,半柱香后,我要见他走上烽烟台!”

    那侍卫低头,眸底波澜不惊。他握住自己的剑柄,转身而走,离去的瞬间,祁烨下意识的撇过视线。他蹙起眉,心忖为何他转身的那个动作,好像在哪里见过,印象里,似乎也有一个人,是握着剑柄,大气折身的。

    但祁烨并没有多想,他负手而立,黑眸远眺。那双犀利的眸子,在盯在上官玉嵊颓然的身影时,竟不自觉的轻弯。

    嘴角,残忍的笑意一点一滴的漾起。

    而与此同时烽烟台下,那银盔头领已命人把不省人事的祁澈拉入一侧的牢门。祁烨又多瞄了他一眼,旋即和一旁的泷克说到:“祁明夏那边,可有动静?”

    泷克抱拳:“禀皇上,三人依是在猎林狩猎,并无异样。”

    祁烨轻嗯了一声,重归缄默。

    半柱香的功夫过后,一侧的牢门再次被打开。银盔头领推搡着已醒过来的祁澈,一步步的向前走。祁澈醒过来后,似乎更加激动,一个劲的哭喊,但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一般,咿咿唔唔的癫言疯语。

    他张牙舞爪的挥动双臂,几个侍卫上前架住他,拖上刑台。泷克在祁澈身边,好笑道:“想不到这景王爷,竟是如此怕死。”祁烨目不斜视,只是轻轻拧眉,大手却微微一紧。

    芊泽在铁栏外,咬着唇,目光一路尾随祁澈的身影。她见他痛苦的挣扎,一颗心也揪到极紧,十指不自觉的用力,令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那痛,她却浑然不觉,仍由血水蜿蜒淌下。

    “皇上,要开始了。”

    那监刑官,把命牌双手呈上,递在祁烨跟前。皇帝扫了一眼,伸手拈起放在眸底,注视了一会儿。旋即,他抬头眺望天际,一朵浮云飘了过来,霎时敛去了烈阳的光芒,一阵阴影间,祁烨嘴角的笑意竟硬生生的凝固。他霍地一甩袖,决绝而果断,仿佛在切割开两端背道而驰的命运。

    命牌从高高的台上丢下。

    芊泽眼见那黑亮命牌,在空中翻转跌落。

    她清眸瞠圆,一颗心也随着那命牌跌入谷底。

    “不!”

    她嘶喊到,划破死寂的天空。

    “砰……”

    清脆的落地声一起,侩子手们不约而同的举起银亮的大刀。他们铜铃般大的眼,瞬也不瞬的盯着刀下死囚,一凛眉时,已是手起刀落。

    芊泽本是摇晃身子,倏地一僵,再也不会动了。鲜血从祁澈的颈脖处,溅出,足足有数尺之高。他的头颅跌落滚动,一直从刑台上滚到下面。

    芊泽双眼含泪,瞳中却是猩红不堪。她半张的小嘴里,发出空灵的音色,她想嘶喊出什么,但一见那鲜血淋漓,狰狞恐怖的头颅撞入眼帘时,她再也无法发出一个字。她的心在这一刻停跳,鲜活的血液,被冰封凝固。

    那监刑官在高台上,倾身望了望下面上官玉嵊和祁澈的尸体,回身弯脊:“皇上,囚犯的尸体……”

    祁澈疲态尽露,他阖起双目,淡淡说到:“毕竟还是皇亲国戚,就厚葬了吧。”

    “是。”

    祁烨吩咐后,便转身离去。单喜跟了上前,适时的说到:“皇上,若是疲了,就先回濮央殿去吧。”祁烨颔首,眉宇里已纠结出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祁烨回到濮央殿时,便立即屏退了殿内的所有奴才。他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刺眼碍人,心中有一股宣泄不出的无名之火,猝然烧起。他应是该高兴才对,他终于做了他复仇的第一步。他杀了上官玉嵊,更杀了自己唯一仅存的一个弟弟。

    祁澈……

    “哈哈……”

    想到他的名字,祁烨竟微微仰头轻笑。他抬起手,挡住自己的视线,黑暗下里他仿佛寻到一丝安全感。他依靠在榻边,身体徐徐仰下,最后他躺在宽绰的龙床,一语不发。他也不再笑了,静谧中,他举起自己的手,放在胸口。

    他抓的住自己的衣服,

    却抓不住那颗,痛到锥心刺骨的心脏。

    “芊泽……”

    男子沙哑出声,语色里的苍凉四溢。他揪着心口更紧,又重复的对着空气里一唤:“芊泽,芊泽……我好痛……”

    好痛……

    当一切归为平静时,烽烟台上已是空无一人。有一个身着银色盔胄的人正徒步走在血痕满布的刑台上。他望天算了算时间,嘴角便释然一弯,旋即他便跳下刑台,几个轻盈的越身便消失在夕阳之下。

    然而,在他跳动的空挡,依旧可以看见他腕间闪动的紫色琉璃光。

    东旭门出外,有一条碧流湖的分支。蔚为壮观的主道经过七拐八弯便化作一弯淙淙溪水。夜里,皎洁的月光凄冷隽永,这条溪流涓涓而淌,分外安静。不时,从那拱桥的另一头,翩翩飘来一只小船。

    船上两个人影,一高一矮,都带着斗笠。高的撑船,矮的却蹲在船尾,睁着一对明澈的眼睛,四下顾盼。船又行了半晌,那高的人耐不住性子,询问到:“看见了吗,还是点盏灯吧。”( 芊泽花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