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髡首(二)

作品:《干戈行

    这里是冀郡与中山国交界的曲阳,长长的队伍迤俪而行,一共四百来人。其中甄家一百多男女,冀州兵三百。

    袁绍的侄儿高干只觉得大腿两侧火辣辣地疼,他抬头看了看纷乱的队伍,刚想发怒,可话到嘴边却失去了说话的兴趣。实在太累了,这一路走来,就算是铁打的筋骨也熬不住。此时的他蓬头垢面,鼻孔里全是灰尘,只想找个地方好好洗一洗,美美地睡上一觉。

    他出身寒门,对生活倒没什么讲究。可这些年跟着本初公,日子过得滋润,这次出远门,却有些吃不住这样的苦了。

    刚开始的时候,三百冀州兵还有意识地保护着队伍的两翼。可中山到冀州路途遥遥,甄家的人虽然不多,却携带了大量财物。各式箱笼满满地装了三十车,走得极慢。甄家举家投奔本初公虽然是主动示好,内心中却难免没有逃难的意思。公孙赞不待见大族已是路人皆知,现在幽州时就大杀地方宗帅。这么一头北地雄狮南下,未免不让河北各大豪强心中颤栗。

    因此,甄家决定投奔本初公的时候走得匆忙,一路不停赶路,把大累了个半死。

    本来,冀州兵还颇有怨言,架不住甄家一筐筐铜钱打赏下来,也只能提起精神默默前进了。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又得了甄俨的十几匹上好素绢,高干索性命令手下士卒帮忙赶车。如此,路虽然走得快,但两道人马却混在了一起,秩序乱得不能再乱。

    该死的秋老虎,晒得人都要化了。眼前的众人都裸露着精瘦的上身,有气无力地推着大车。而那些木轮牛车偏生不那么安分,时不时陷进路上的深辙,发出“吱啊”的声音。

    汗水一滴滴落下,没有人说话,高温已经榨干了人们身上最后一丝力气。

    坐在马背上,高干羡慕地看了一眼身边用轻纱遮盖得严实的大车,在空旷的大地上,也只有这车内还保持着一丝清凉:据说甄俨在离开中山来冀州的时候将两窖藏冰都带上了,全堆在车内。任凭车外烈日炎炎,车内却清风徐来。

    “这就是河北甄家的势力呀!”高干感慨地摇了。

    甄家世代居住河北,有良田万顷,财帛山积,富甲天下。不但如此,甄家还控制了上万部曲,这些宝贵的民力都是本初公将来扎根河北需要依仗的。

    据说,本初公有意为次子袁熙向甄家提亲,求娶甄家七甄宓。

    甄宓今年才十一岁,尚未及芨,还需几年才能过门。她虽然年纪小,却生得花容月貌,是河北有名的美女。

    据说,甄出生时她母亲便梦进有锦衣入怀,有卜者言:锦衣入怀者主大富贵,将来定是后妃之命。

    一想到这个无稽的传说,高干心中好笑。他也曾经偷看过这个传说中的美女,不过是一个十一岁的小丫头片子,相貌固然极美,可却没有长成,比起冀州城那些艳丽的女子来,却少了许多韵味。

    想起冀州城中的,身下的马鞍热起来,渐渐有些坐不住了。高干抬头看了看前方,吁了一口气,十天了,终于冀州境内,只要过了曲阳,再走上一天就可以进冀州城。这一趟痛苦的保镖生涯终于可高一个段落了。

    可低头看看那些乱成一团,精神萎靡的士卒,高干只想狠狠地骂上一句:这些懒虫!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袒胸露背,委顿不振。

    有一个士兵便是例外。

    这是这一支队伍的哨探,一个看起来有些普通的少年,大概是因为皮肤白皙,也看不出年纪,估摸着有十六七岁的模样。从出发到现在,这个身上的皮甲就没脱过,手持长戟笔直地站在队伍旁爆就这么冷冷地看着忙碌的人流,也不上去帮忙。这人高干还有些印象,年初,本初公讨伐董卓时,兵发河内协助河内太守张杨,同匈奴狠狠杀了一架,从乱军中俘虏了这个匈奴人的奴隶。

    同汉人的长发不同,他头上剃着一寸长的短发,在人群中看起来很是扎眼。这是乌丸人标准的发式。

    当时,鞠义将军在俘虏小子时还以为他是个乌丸蛮子,可他一开口却是一口标准的汉话。问他是哪里人,他也茫然不应,只说什么也记不起了。

    大概是被匈奴打坏了脑子,丧失了记忆,以至于连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

    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反正他也不过是一个小兵,姓名什么的也不重要。很快,他便被充实到了冀州军中,做了一个小卒,恰好分到了高干手下。为了便于称呼,大家索性都叫他乌丸。

    当初,高干还曾问他为什么不去推车,想偷懒吗?

    结果那的回答差点气破了他的肚皮:“我是军人,军人只杀人,不当劳役。”

    不做劳役?开玩笑,冀州兵都是本初公的劳役,你不过是一个大头兵,装什么将军?

    他梦进这辆古怪碟皮车穿行在一处古怪的都市,身边也是同样古怪碟皮车穿梭。头顶传来澎湃之音,抬头看去,透过车顶的水晶天窗,他看见一只铁鸟在城市上空呼啸而过……

    这是什么地方?

    这就是是什么地方?

    我是谁?

    那是我的家吗?

    我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来这里做什么?

    “砰!”

    他梦见自己所乘坐碟皮车狠狠地撞在旁边的石头房子上。

    眼前是大团火光……

    “李克!”

    “李克!”

    有一个少女的声音凄厉传来。

    李克,那是我的名字吗?对,我就叫李克。我不是阿鼠,也不是乌丸人。

    这声音是那么熟悉。

    我认识她吗,可我的心怎么这么疼。

    ……

    一滴眼泪落到手上,又顺着手指沾在长戟的杆子上。

    “嘎嘎!”一群宿鸟从远方的树林里飞起,联翩飞舞。

    锈灿烂,明天又是个好天气。

    “宿鸟惊飞,有情况!”李克悚然而惊,提起脚踹了踹正懒懒地躺在土丘上闭目养神的那个哨探,“快醒醒。”

    “怎么了,乌丸人?”那个叫老眼屎的哨探睁开通红的眼睛,语音含糊地问。袁绍的哨探出任务时一般都是两人一组,一明一暗。

    老眼屎是军中旧人,资历比李克老,每次都捞到不太危险的暗哨,也可名正言顺地躲在一边睡觉。这次被李克这个新兵踹了一脚,显得有些恼火。

    “那边有动静,或许是幽州人来了,我们去看看。”李克指着远处那片树林,那群惊飞的宿鸟还在天上盘旋。

    “不过是一群乌鸦而已,这畜生最是警醒,稍有动静就到处乱飞。”老眼屎打了个哈欠:“或许是野狐什么的出来寻觅食吧?公孙赞还远在渤海,难不成还插了翅膀过来?管他呢!”

    “不对。”李克冷冷道:“战场之上,一点疏忽就足以致命,断断大意不得。你就这么肯定幽州人不会来?他们可都是骑兵,来去如风,随时都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老眼屎有些迟疑:“要不我们去禀告高干将军,请他示下?”

    “我们是哨探,不摸清情况就贸然上报,找死吗。这么做事的?不管了,我们去看看。”说完话,李克一躬身,提着长戟朝前面冲去。

    老眼屎无奈,只得站起身来:“等等我,乌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