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陈留(一)

作品:《干戈行

    陈留,夜,初平四年十月初七。

    “妙啊!”曹休鼓掌惊叹:“李伯用的轻重骑轮战的战术当真是使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如此经典战例当真让人击节。”他那双年轻的眼睛地盯在地图上,口中喃喃自语:“人说飞将吕布乃天下第一人,他手下的雁北骑也是与西凉铁骑和白马义从齐名的强力骑兵,可我看这一战,雁北骑根本就没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退出战场。嘿嘿,世人一提起吕布都畏之如虎,我看,也不是不可以战胜的。过瘾,真过瘾,董先生,你再把这一仗给我摆一摆。”

    说着话,他就一把代表两军兵力的,涂着红绿两色的算筹塞到身边那个文士手中。

    这个叫董先生的文士真是吕布攻邺城的始作俑者董昭。

    邺城大战之后,吕布军大溃,董昭知事已不可为,就混在乱军之中一路南下前来陈留投奔曹。按说,他在吕布那里也很受重用。吕布军武强文弱,正需要他这样的谋士。只可惜,董昭知道吕布不过是一介匹夫,不可与之为谋。若吕布真的拿下邺城,占领整个河北南方,以冀南的人口赋税,或许有向北与袁绍、公孙瓒等人一较长短的实力。

    只可惜,如今吕布已败,被河内和冀州军死死地压缩在内黄、汤阴、黎阳一带,奄奄一息,败亡之期指日可待。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再说,董昭可吕布又没有君臣之义,自然不肯陪吕布在河北自取灭亡。他与曹手下那一群颖川士本就熟悉,在不容于袁绍之后,索性南下兖州投奔曹这面阉党的旗帜。

    邺城离兖州不远,可一路上全是溃兵和流民,又怕被吕布军认出,脱身不得。因此,董昭一路躲躲藏藏,耽搁了一个多月。

    来陈留之后,曹却不在。

    曹新收百万青州军,收编军队、安抚军属都需要时间。加之又值秋收,这关系到曹军未来一年的吃饭问题,需要筹集钱粮。所以,曹在董昭来陈留的前一天就起程去青州了,看样子,没三五个月根本回不来。

    董昭也不急,也不去曹的府上毛遂自荐,就那么在陈留住下来了。好在,他在陈留有不少熟人,在这家住住,那家聊聊,日子倒也过得逍遥。

    董昭本就是一个大名士,不几天,就惊动了兖州的颖川名士们。于是,这些名士们纷纷写信给曹推荐。

    如此,整个兖州,各路兵马加在一起,总数超不过五万。这样的势力同北方的袁绍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袁绍最近在幽州打得很顺,得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加之河北本就富庶,袁绍更是一口气扩军到二十万,这样的力量一想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

    邺城大战尘埃落定,李克竟单独用骑兵击溃了威震天下的吕布。他所使用的新战法让曹军将领震撼的同时也是耳目一新:原来骑兵的用处这么大啊!

    一想到这里,整个虎豹骑的将领们都倍感振奋,这才想起曹力排众议组建骑兵部队的良苦用心,纷纷跑董昭这里来请教。

    董昭心中也觉得有些得意,不过,他是一个性格沉稳之人。而虎豹骑的将领大多是曹家的直系子弟,更是得罪不得。听到曹休说让他重新演示一便邺城之战的请求之后,他打起精神,接过算筹,又将那一战说了一遍。

    屋子中满满当当的挤了不少人。不但有虎豹骑的三个统领曹休、曹真和曹纯,连夏侯渊、曹仁这两个大将也来了。

    这几人是曹军中有实际军权的大将,也是曹、夏两家的俊杰和后起之秀。

    又听了一遍邺城大战的经过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夏侯渊突然开口:“其实,李克这一套也没什么新奇,都是匈奴人的那一套。倒不是不能克制,只要有强弓硬弩、坚固的铠甲和高度服从的军队。只可惜我大汉国势已衰,不要说铠甲,连弩也凑不出几具。”

    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长着一张黝黑的面庞,不太爱说话,自进屋之后,一直端坐在那里,身板挺得笔直,倒颇有军中老将的威严。

    “妙才说得好,单一兵种包打天下的道理。李克最终能大败吕布,其中的关键还是他手中的先登在最后时刻投入战场。”屋外传来一声长笑

    门开了,走进来一个黑矮的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一个相貌堂堂的文士。

    一看到他,众人立即跳起来,拱手作揖,惊喜地喊道:“主公你回来了。”

    曹走到董昭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微笑道:“董昭董公仁,曹盼你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