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五胡登场

作品:《五胡贼猛

    随着刘渊出场的是西晋朝廷册封的代公拓跋猗卢。

    拓跋猗卢是鲜卑族拓跋部大首领,他和西晋朝廷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因此,在这非常时期,贫穷的西晋朝廷对他下了重注。拓跋猗卢当得起西晋朝廷的重托,手握雄兵数十万,堪称西北草原的霸主。刚刚走马上任的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上表为他请功,晋愍帝封他为大单于,代公,将句注山以北之地赠给他。从此,拓跋猗卢从此疆域扩大,实力更加雄厚。在刘渊建立汉国之初,即响应西晋朝廷号召派出了大军,一举击溃刘渊的军队,几乎将刚刚建立的匈奴汉国腰斩。

    拓跋猗卢军令严苛,刑罚峻严,凡被宣召的各部民如未能按期到达的,就整部的被处死。他控制极严,不少部民犯了法,都不敢逃赚会拖家带眷的前去受死。因为拓跋猗卢言到法随,有罪即斩,拓跋部秩序肃然,因此军队战斗力极强,曾经两次打败刘渊的匈奴汉国。但拓跋猗卢不是一个公允的好父亲,对别人要求严格,却放纵自己,溺爱小儿子,对战功赫赫的长子拓跋六修极为冷淡,因此,儿子起了异心,起兵杀了老爸。

    英雄创造历史,流氓创造灾难,自古以来如此。一个民族的壮大,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统治宅领头羊的作用绝不是可以忽略的。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小民族,因为有了成吉思汗,以至于改变了世界,所以,我们无法否定英明领袖的作用。拓跋六修不是冒顿,更不是成吉思汗,因此不具备这个条件,管束不了部下,最终导致部众溃散。

    鲜卑大首领拓跋猗卢一死,拓跋部烟消云散,西晋朝廷失去了强援,也让雄心勃勃的刘琨英雄梦断。

    在天下纷攘乱哄哄的时刻,鲜卑的另一支也粉墨登场,西晋朝廷册封的辽西公段疾陆眷屯兵幽燕故地,也在试图中原打群架。这个鲜卑段氏,据说就是《天龙八部》段王爷家祖先的远亲。

    鲜卑段氏是以鲜乌桓等少数民族为主体,融合部分汉人和匈奴遗民而形成的一支东胡部落,主要活跃在西晋早期。由于这支民族存在的时间太短,有关史料记载不多,其历史未解之谜很多,还要等待考古发现去证实,如果能找到他们大首领的坟墓的话。

    据现在已知的历史记载,段疾陆眷是北方鲜卑段氏始祖,历史上的传奇英雄。他也是一个苦孩子,一不留神被人贩子拐赚卖给渔阳乌桓大人库辱官为家奴。

    有一次,各部乌桓首领大人在幽州举行部族首领大会。穷人乍富都愿意摆谱,唯恐人家看不起,每个人身边都有奴婢手捧痰盂伺候。或许是来的匆忙,唯独库辱官忘了带这个撑门面的东西。恰好羊肉吃多了痰多,左右张望不知吐到哪里,吐到主人的地毯上肯定要打起来。正在他犹豫的时候,发现段疾陆眷的嘴张着,于是一口痰就吐进去。段疾陆眷面无难色,咕咚就把领导的赏赐咽进肚子。不仅如此,这小子还满脸虔诚的朝西下拜磕头,大声说道:“希望主人的智慧和勇气都转移到我的肚子里。”

    见过会溜须的,没见过这么会溜须的,关键时刻给自己长了脸,库辱官很是满意,立刻把他列为优先提拔对象,重点培养。后来,渔阳发生了大饥荒,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库辱官想起了自己的小跟班,就让段疾陆眷带着几十号人到辽西寻找吃的,也就是让他们自己找一份活路。

    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有了自己的一份天空,段疾陆眷带领这几十号人马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招降纳叛,逐渐壮大自己的队伍。有一天,他带着部下逐水草而居,偶然发现了一座废弃的城池,原来这里是汉代设立的令支县(今河北迁安西)。

    令人高兴的是,虽然年代久远,但县城的防御工事还能使用。段疾陆眷以此为根据地,竖起大旗,“招降纳叛,遂至强盛。”经过不是很长的时间,段氏鲜卑茁壮成长,居然成为与慕容氏、宇文氏齐名的三大东部鲜卑之一。他死后,按照北方部落共同的兄终弟及传统,由兄弟乞珍统帅部族。

    鲜卑段氏的来源很曲折,据考证,他们的祖先在云南。

    大理段氏出自于春秋早期的郑国,距今年代久远,大约有两千七百多年。西周建国,大搞分封制,郑武公在河南新郑建立了郑国。郑武公死后,老大寤生继承爵位,是为郑庄公。郑庄公是个历史名人,就是创造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那个猛男。叔段是母亲的最爱,企图夺取国家政权,结果败在大哥的阴谋诡计之下,失败后一路裸奔,逃至共(今河南辉县),在此地安营扎寨,以地为姓,称共叔段。后来他的子孙以他的名字为姓氏,就是段氏。

    段性来到云南的时间不详,反正很远了,能够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就在汉代。据说,段氏子孙一路流浪到彩云之南后,看到好山好水艳阳高照,当时就乐了。风水好啊,一件衬衫就能穿一年,节省了好大一笔开销。

    段氏在云南混的风生水起,出了几个意义非凡的人物。段氏后人段思平当上了通海(今云南通海县)节度使,在任内扩充军队收买人心,趁机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的故事源远流长,存在了大约二百多年时间,一直到段兴智那一代才画上句号。

    段氏因金墉老先生而出名,南帝北丐闻名遐迩。

    段氏的另一支来到了北方,就是段疾陆眷的祖先。在燕代之地,段疾陆眷他们几个兄弟互为犄角,配合晋军王浚部作战,多次主动打击刘渊汉国的军队。不过,他们的对手主要是匈奴汉军将领石勒。

    历史告诉我们,石勒是五胡乱华之一的羯族人,他是不世出的人才,堪称天生的军事统帅和伟大的政治家,和这样的对手作战,注定鲜卑段家要吃亏。

    巴氐人是五胡乱华时期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打响了反抗的第一。在中原闹得一团糟的时刻,李特的后人李雄,在李特战死后,迅速发展壮大,通过曲折的战斗,驱逐了朝廷的力量,攻占了成都,建立了大成国,率先和西晋朝廷分庭抗礼。

    在汉将石勒实力坐大以后,盘踞在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西南)的氐族大首领蒲洪加盟了石勒的新兴企业集团,因为业务能力强,蒲洪迅速成长为部门经理,为老板独当一面。

    在五胡乱华的大潮中,南安赤亭羌族大首领姚弋仲自然不堪寂寞,率领部众走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向陕西中部发展。了几块地盘之后,觉得实力大增,应该奖励自己一个职务,因此自称护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正名之后,护羌校尉姚弋仲率领部众数万家东徒榆眉,填补了西晋军队战败留下的实力真空,进而窥视长安。不过,姚弋仲觉醒的过晚,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因为中原几为石勒所有,而石勒诗认的难斗的对手。既然打不过,那就联合实现双赢,无奈之下,姚弋仲加盟了石勒的企业集团,也成长为部门经理。

    至此,在西晋朝廷行将灭亡的时刻,匈奴、鲜卑、羯胡、氐、羌等五个胡族,尽皆粉墨登场。这些异族的野蛮军队,在美丽的中原跑马圈地,华夏汉家儿女的苦日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