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丰盛年关

作品:《民国之纺织霸主

    “多少?”四个小异口同声发问,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三十一元六角九分!”

    主要还是托了年关将近的好时候,农户手中都积有好多布匹,这买卖就格外好做。

    杨邵文一脸的得意,看着弟弟妹妹们那的眼神,心中的自豪感无以复加。他将手中的钱袋子往桌子上一丢,“咚!”的一声,桌面发出的响声低沉有力,显示着钱袋子那沉甸甸的分量。

    乡下农村,交易额小,用的都是小面额铜钱。杨邵文懒得到县城换成面额更大的银元或碎银子,干脆将一大叠的铜钱带回了家,他觉得这样更有视觉冲击力。

    “怎么,不相信啊?不相信的话,你们自己数数好了,这袋子里面装的都是钱,够你们好好数一阵。”

    “我来数,我来数!”

    小香香最积极,她这几天刚刚被姐姐杨玉华教了学数数。非常想在大哥面前表现一下,好让大哥夸夸她。

    从袋中倒出的铜钱,在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山,看得杨玉华他们一阵眼晕。

    “一,二,三……十片十八,十六,哎呀错了,十片十八,十九……”

    屋里,杨玉香开始非常辛苦的数着一个个铜钱,杨玉华也在一旁看着。香香一有数错的地方,她就给她手掌心来一下,同时,自己也兴致盎然地默数起桌上的铜钱来。

    杨邵明和杨邵宽两兄弟则被杨邵文赶着去船上搬年货。杨玉华看他们来回好几趟都没搬完,忍不住问道:“大哥,你都买了些什么啊,这么多?”

    “都是些吃穿用的,光是大米都买了好几包,还有一些肉食。另外,还给你们几个买了几批布,玉华,你有空的时候,给弟弟妹妹们都缝制件新衣裳!”

    杨邵文不以为意,土财主那也比忍饥挨饿的斯文人强多了。

    这一顿年夜饭,是杨邵文这几个月吃的最舒坦的一次,不仅仅是因为菜肴色香味俱全,更主要的还是享受成功的喜悦。这趟买卖虽小,但毕竟是自己的第一次,从发现商机、策划、融资到最后打开局面,全是自己一手办。当中,也没用上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先知先觉或是金手指之类。这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最让人心醉,比他自己当初走出校门,开发成功第一个软件项目还要来的醉人。

    四个弟弟妹妹也非常开心。清蒸鸡、炝炒鲫鱼、糖醋排骨、宫保鸡丁、水煮肉片……,杨玉华他们这些年,不,应该说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晚餐。这当中,一方面是佐料充足、鱼、蔬菜瓜果、油盐酱醋等一应俱全,且分量充足,一方面也是杨邵文的做菜手艺了得。

    杨邵宽感叹道:“大哥,你做的菜真香,要是以后我们家的菜都你做就好了。”

    话没说完,脑袋就被敲了一筷子,杨玉华非常不爽道:“怎么,我以前做菜很难吃吗?”

    “不会,不会!”杨邵宽嘴里忙说不会,心里却补了句,是非常难吃,与大哥做的一比那就是猪食。

    香香伸出舌头,将盛糖醋排骨的盆子里道汁个干净,意犹未尽道:“要是每天都能吃到这么多好吃的就好了!”

    “会的,以后啊,我们家顿顿都能吃上大鱼大肉!”杨邵文有些宠溺的拍拍香香的脸颊,给年幼的妹妹保证道。

    除夕夜,大家都要守岁。

    就着灯笼的蜡烛,弟弟妹妹们围坐在杨邵文身前,想听他这一个多月做买卖的故事。杨邵文自己也很愿意将这一个月的经历与弟弟妹妹们分享。从他开不了口不敢吆喝说起,讲到自己如何做成了第一笔生意,讲到自己如何与顾客讲价,如何与农户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做成交易,如何调整手中棉花与现金的比例从而增加了交易量,如何给村民们免费带货赢得他们的好感……

    小们听的如痴如醉,感觉这做买卖可比加工棉花纱线有意思多了,也比在家读书更加有趣。杨邵明当场就缠着他,要跟他一起做买卖。

    杨邵文觉得,这也未必不能考虑。

    光绪二十年的除夕夜,杨家的五个兄弟姐妹,俱是沉浸在新一年的美好向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