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潜力巨大

作品:《民国之纺织霸主

    正月初一大年朝,

    神前占卜把香烧。

    早棉中棉晚棉那样好,

    苍天爷爷代我挑。

    大年初一,杨玉华一如往常的勤快,早早做好了早饭。当下正一边唱着母亲教她的童谣,一边手摇纺车,神情愉悦。压在她心头好长时间的养家压力如今被一扫而空,那种欢欣愉悦怎能言表。

    杨邵文起的有些晚,他有些感叹这年代人的勤快,他自觉自己已经非常勤奋了,但比起自己半大小孩的妹妹还是颇有不如。

    “玉华,以后不用在家纺纱织布了,太累,也赚不了几个钱!”

    做了一个多月的花纱布买卖,杨邵文对这一行算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明白,当地最熟练的纺织工,一个月的收入也就1元左右,这还是需要家里其他成员帮忙的情况。自己妹妹如今的纺织技能,每月的收入也就堪堪过了5角而已,与他目前的买卖相比,性价比相差悬殊。

    纺织户的收入低,应该与他们手中落后的纺织工具有关。妹妹手中的纺车织机与当地其他农户一样,纺车都是单锭的手摇纺车,织机则是手工的投梭机。杨邵文心中有些疑问,就他所知道的的一点历史知识,英国早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已经发明了多锭的珍妮纺纱机以及飞梭。如今已经是十九世纪末了,难道这些技术这么长时间都还没被引进来?

    按常理推算,这应该是没可能的事情。他知道满清的洋务运动已经有过一段日子了,洋务运功中,清就开办过几家技术先进的机器织布局,如湖北织布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机器纺织都有了,没道理不知道珍妮纺纱机和飞梭啊?

    这是一个的金矿等着自己去挖!当然,这是理想的情况,有些偏僻的村落没有河道连通,是属于吃不着嘴里的市场。即使如此,如果杨邵文有足够的船只,每年3000元的收入,是可以预期的。

    其次,杨邵文手中扣除年关的开销,还余二十多元,这些差不多够新店的启动资金了。

    最后,家里人手也够。过了年,几个弟弟妹妹都大了一岁。杨玉华一向成熟稳重,可以独自经营一条船。二弟杨邵明十一岁,力气挺足,可以给他姐姐做个帮手,帮忙划船搬运。三弟邵宽就跟着自己,算是跑跑腿,增加点社会阅历。

    杨邵文将自己的打算与弟弟妹妹一说,几个人都很满意。就是杨邵明有点小顾忌:“大哥,让姐姐在外面抛头露面不好吧,她还没嫁人呢?”

    杨邵文这才意识到如今不比现代,让个妙龄少女在外面做买卖,确实有点惊世骇俗。不过随即,他将这种担心抛到脑后:“咱们杨家的儿女不学这些扭扭捏捏的规矩,玉华在外面多跑跑没什么不好,比关在家里长见识。以后咱们撑起家业,给玉华找个女婿进门好了。哈哈哈!”

    杨玉华这才把心中刚提起的一点担心放到肚里,觉得自己哥哥真是个异常开明的人。女孩儿嘛,哪有喜欢将自己整天关在家里的。

    “那我呢,那我呢,我干什么?”小香香急死了,大哥说了半天,怎么没给她派活啊。

    “哎呀,倒是把这个小拖油瓶给忘了!”杨邵文有点不好意思。

    “人家才不是拖油瓶呢,我也会干活的。香香也要跟你们去收布,才不要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家里呢。呜呜呜!”杨玉香见自己被人忽视,伤心的哭了。

    杨邵文有些为难,他让十岁的邵宽上船做伙计就够大胆了,六岁的香香,那是万万不敢让她也去当伙计的,她一上船,另一个伙计只能去照顾她了。最后妥协的结果,杨邵文和杨玉华每十天带她上船一次,其余时间则交予邻居刘三福代为照顾。好歹是把这个小姑给摆平了。

    嚯嚯,这真是全家总动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