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代工费

作品:《民国之纺织霸主

    周逸飞最近有些烦恼。

    联合布业公司成立才短短几个月,就通过一系列激进的攻势攫取了很大的一块市场。如果说是杨氏布业公司带起了手拉机和家庭代工的风潮,那么联合布业就是把这股风潮刮向整个苏南的最大推手。这股风潮是如此的猛烈迅疾,以至于苏南的许多大户商家都不得不认真应对。他们有的将之当做洪水猛兽,更多的是看到了这股风潮的机遇。

    已经有不少苏南的商贾巨富嗅到了商机,他们或是独资,或是合伙,或是组成股份制公司,纷纷加入到推广手拉机和家庭代工的行列。

    在苏南,有钱有势的大商人着实不少,他们一加入竞争,周逸飞的联合布业立即感受到了压力。联合布业固然也是集中了武进县的很多有实力的商人,但放眼到整个苏南,他们的实力就显得有些单薄。

    面对新近的竞争态势,周逸飞召集几个布行老板商讨应对之策。

    福昌布行的傅老板问道:“逸飞贤侄,听说这段时间公司的扩张遇到了困难?”

    他如今是神清气爽,全没有几个月前的惶恐不安。在货源大幅增加后,他近段时间主要忙于拓宽自家布行的出布通路,对联合布业公司关心不多,但基本情况也还是了解的。

    “嗯。苏南本地的富户商人反应过来了,他们大多资金实力雄厚,进展起来非常迅速。目前,我们在不少地方已经与他们发生了直接竞争代工户的情况。”

    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情况。在以前,市场空间足够大,即使有新的布业公司加入进来,也是各自发展自己的代工户。现在出现直接面对面的竞争,这很可能是一个信号,苏南本地市场可能快要接近饱和了。

    在座的几个老板似乎还沉浸在前几个月的成功当中,对当下的严峻形势有些漠然。周逸飞有些不满,他补充道:“许多本地的布业公司开始提高织户的代工费,在高额代工费的引诱下,我们旗下的代工户甚至出现了流失的情况。”

    “啊?这么严重啊!”许多布行老板一阵惊呼,似乎开始意识到了严重性。但随即,不少人又开始灰心丧气起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们这些人都是小地方的商人,比不得那些商贾大户。尤其是苏州、无锡、南京这些地方,身家上百万的都不少,他们一加入进来,我们却是敌不过。”

    义隆布行的胡老板也说道:“是啊,咱们联合布业公司能有眼下的局面已经相当不错了,多亏了逸飞贤侄经营有方啊!”由于货源充足,义隆布行目前出布通路扩展了好几倍,胡老板已经很满足了。

    他必须承认,对家庭代工的管理以前有所忽视,尤其是布匹被人窃收的问题,原本以为只是癣疥之疾,没想到竟然有发展成心腹大患的趋势。他采取过一些简单的措施,但只是对窃收的情况稍有遏制,离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逸飞这几天也在犹豫,公司是该先打退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还是停下来整顿内部。

    周恒源问:“怎么,调代工费有困难吗?应该不至于啊,我们的毛利空间挺大的!”

    “哦,没有!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见,那就调代工费吧?”

    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的严重性,周逸飞之前并没有向股东通报,也不愿多说。他不想让股东知道,是因为他的疏忽让公司留下了隐患,这有损他的威信。他决定还是先击退对手的进攻,再回过头来整顿内部问题。

    “对了,你们知道杨邵文现在在干嘛吗?”

    周逸飞现在对杨邵文有些佩服了。他先前还对杨氏布业公司的消极态度有些轻视,结果证明人家还是非常有眼光的,看到了家庭代工制在管理上的隐患。

    福昌布行的傅老板答道:“杨氏布行还是老样子,没见有什么扩张。到底还是根基浅,三板斧过后就后继乏力了。至于那个杨邵文,听说整天与工匠们混在一起研制新机器。那机器叫什么来着,嗯,好像是珍妮机,听说还是源自英吉利的技术。不知道他们杨氏布业又会搞出什么名堂。”

    他说罢,眼睛望向周逸飞,心里有些犯嘀咕。眼前这位不就是留学英吉利的高材生吗,虽然经营的本事了得,不过看起来是没学到什么技术的,在这方面反不如杨邵文这个土包子。其他几位老板听到这个消息也挺紧张的,怕杨氏布业又在憋什么大招。

    “珍妮机?”

    周逸飞一阵失笑。“珍妮机纺的纱细长且易断,根本就不适用土布用纱。他去研制珍妮机,那可是找错方向了!”

    不知怎么的,周逸飞觉得心里有些轻松,觉得自己还是高估杨邵文了。

    “产品需求差异,原料差异,工艺差异,这些都是在研制机器时需要考虑的。杨邵文到底还是外行了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是每次去淘人家英吉利的古董技术都能成功的。”

    几位老板听他这么一解释,也是心里偷笑,将杨邵文这个土包子狠狠鄙视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