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家庭副业

作品:《民国之纺织霸主

    对手纷纷提高代工费,杨氏布业公司没有任何变化,仍旧维持每匹布6分钱的水平。

    “我们以不变应万变!”

    杨邵文还是稳坐钓鱼台,面对下属们的不理解,他解释道:“大家都开始用上价格战了,说明竞争已经白热化。我的判断,新土布的放量效应将很快显现,布价一跌,说不得加工费还要调回来。于其涨涨跌跌的来回折腾,我们还不如保持原样,代工户们也能图个安稳。”

    他现在都是实时的向销售部门了解外面的市场价格,知道目前的旧土布零售价已经比原来降了5分,织旧土布的农户几乎已经赚不到多少工钱。由此,他才判断新土布已经将旧土布原来的市场抢夺的差不多了,接下去只能降价消化新增的货源。

    从杨邵文开始推广手拉机都现在,也仅仅过去了七八个月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将当地的旧土布打得节节败退甚至是退出市场的边缘,一方面是引用机纱和手拉机后蕴藏的利益,引诱的当地富商不顾阻挠与禁令,蜂拥进场加入这场财富盛宴。另一方面也是手拉机效率提升实在明显,加上使用机纱织布,使得土布的产量比原来几乎增加了七八倍,瞬间就侵蚀了当地的旧土布市场。

    卢佟海也赞同杨邵文的判断,认为新土布的跌价已经为期不远。

    他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的苏南,用手拉机和机纱织布的规模可不小,也不知道布价最后会跌到什么程度。”

    虽然经过前段时间规范内部管理的工作,原料和布匹的损毁窃换已经降低到极低的水平,杨氏布业目前的利润率也由此达到了三成左右的惊人水平。可卢佟海还是忍不住一阵担心。布匹骤然暴增,如果短时间内没能消化掉,就可能会引起恐慌性的暴跌,甚至跌破成本价也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我真怕到时候我们连给农民的代工费都付不出来,哎,也不知道我们杨氏布业能不能撑过即将到来的这场风暴!”

    “一定能的!”杨邵文倒是非常笃定:“饿狼来了,羊不需要跑得比狼快,它只要跑得比自己同伴快,它就安全了。同样的道理,市场竞争虽然残酷,但总不会将所有人都淘汰。经过我们前段时间的努力,我敢说我毛司虽然不舒模最大的,但一定是根基最牢的!”

    卢佟海听了他的分析,也觉得在理,慢慢也变得自信起来:“是啊,我们要是撑不下来,谁能撑下来?”

    听杨邵文介绍完后,袁宝山若有所思。杨邵文想听他在技术上提点几句,不过袁宝山却说了另外一方面。

    “看得出来,你是个对技术很执着的人,也难怪峄城喜欢和你混在一起。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你们一句,技术一定要与生产的现实相适应,否则,即使是研究出来,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这我也明白,所以才尽可能的想办法降低机器的制造成本。”

    袁宝山摇:“这还不够。你研究的机器都是手工工粳应该都是给农户们用的吧?”

    杨邵文点点头。“要搞动力机,我们的实力不够,本地也没支撑的基础。”

    “既然是给农户用的,那你的纺织工具就一定要抓住一条原则,那就是彻底理解家庭副业这种生产形态。凡是与这种生产形态相悖的,再好的工粳再出色的技术,都没有用武之地。这是我制作几十年的纺织机具所得出的经验,就送给你了。”

    如何适应家庭副业?袁宝山提了几点他对家庭副业的理解。

    首先,不需要太多资金购置生产设备,也不需要太多流动资金购买原料。

    其次,不需要很高的生产技术和强大靛力,家庭中的妇女老幼均可从事。换言之,生产力大于零的劳动力都可以从事作。

    再宅不需要多人协同作,家中任何成员兼可利用闲暇,单独作。

    最后,生产不是连续不断的,副业的生产工作随时可以停下来,调集人力去应付主要的生产工作。

    他最后说道:“你潜心研究手工纺织机械,看得出来你对以前的手摇纺车和投梭机的效率很看不上眼。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两样东西为什么能够手工棉纺织机具上一统天下?无他,就是因为它们最适合家庭副业的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