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重新认识

作品:《民国之纺织霸主

    其他人都一了点头,异口同声道:“你的确挺坏的!”

    杨邵文有些郁闷。

    他小声为自己辩解道:“的确,我是有意让公司保持低调。不过我可没故意坑别人,是他们自己急哄哄的冲到前面去的。”

    本地布业行会当初封杀他使用机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会出现用工减少的矛盾。他现在去推广手拉机,更是进一步侵蚀了当地的用工机会。杨邵文认为凭公司自身能力去应对这些矛盾怕是力有未逮,便有意的想让公司保持低调,尽量不吸引别人的注意。正好,其他竞争对手此时被的利益刺激的红了眼,开始狂飙激进的推广手拉机和家庭代工。无形中,为杨氏布业吸引了大部分仇恨,杨邵文当然乐得去顺水推舟。

    杨邵文进一步解释公司保持低调的重要性。

    “拓展外地市场也很容易侵犯当地本土势力的利益,这一点,我们在开辟布匹销售通道时就遇到过,只是那时我们采取送货上门的方式,本地布商没太多办法罢了。即使如此,我也还是尽量控制扩张的步伐,尽量做到不刺激本地商人的利益。”

    “虽然慢了点,但胜在稳妥。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你慢慢的侵蚀他们的利益,他们可能就会麻痹,就会鼓不起斗争的勇气。可如果我们逼迫太甚,给他们刺激太过,别人势必会剧烈反抗。”

    闷声发财,低调前进。这是杨邵文给公司订的经营哲学,在这次的危机中,算是派上了大用场。

    几个中层领导听了后心悦诚服。以前,他们看着竞争对手动手比自己晚,扩张的却比自己快,出的风头也比自己多,心里是相当不忿,也非常着急的。如今,这一切都有了回报。他们现在看着同行的凄惨景象,有一种后怕,隐隐间,也有一种复仇的。

    袁慧清怀里抱着调皮的香香,开口问道:“那我们现在要加快扩张吗?”

    她听说外面很多农户被这次风波弄得无工可做,许多的代工户也被纷纷解了合约,生活大受影响,心里不免起了恻隐自己。既然公司境况不错,她就想着让杨邵文多接收些代工户。

    袁宝山知道自己的老友刚刚关了自家的广昌隆,心情比较恶劣。当下,便一边下棋一边开导道:“广胜,我说你有什么可烦恼的。广昌隆关了就关了,咱们一大把年纪了,求的不就是家中子女有出息吗?我可是知道,你们家佟海可是能耐的很,在杨邵文那里做的是二掌柜的位置。自己也诗司的股东,占着半成的股份。我看啊,比继承你那个广昌隆那是强多了。更何况,他这也算是白手起家了,没向你要过一分钱吧,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卢广胜有些生气:“别跟我提那个逆子,他和那个杨邵文赚的都是昧心钱!”

    袁宝山明显有些不满:“你这话就讲得难听了,什么叫昧心钱,不偷不抢的,靠自己经营所得,又有什么错了。“

    卢广胜这才想起,袁宝山的女儿和儿子,也是杨氏布业的大股东,他这话是连自己的老友也一起骂进去了。他有些讪讪然,不过还是辩解道:“我是看着这么多农户丢了养家糊口的营生,心里不痛快啊!”

    “你这次该做的也做了,有起到一点作用吗?大势如此,你硬挡是不行的。”

    袁宝山下了一步跳马,将了卢广胜一军。卢广胜无法破解,只得弃棋认输。他有些气恼道:“这世道真是坏透了,都是好人遭殃,坏人得意。那个杨邵文砸了那么多人饭碗,却硬是什么事也没有,如今就数他活得最逍遥。你说气人不气人?”

    “你啊,就是对人家有偏见!”

    袁宝山苦笑:“杨邵文能在这次危机中屹立不倒,那是人家心思缜密的结果。他年纪轻轻便能如此沉得住气,实在是非常难得。本人也非常大气,从来不苛刻底下的员工,他毛司的代工户也被照顾的很周详。你看,不仅是你儿子甘愿在他手下共事,就是我们峄城,那也是三天两头与他混在一起,自家的木工坊也不怎么料理了。杨邵文要是没点能耐,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做起这么大事业吗?”

    卢广胜没想到袁宝山对杨邵文评价这么脯他有些不相信:“过誉了吧?”

    “我不过实话实说。就说你最痛恨的砸农户饭碗的事情,姑且不说这不是他的本意。前段时间我还看他在研究手工棉纺设备呢,他显然也是不愿看到将土纱市场拱手让人,即使看不到多少盈利,也还在坚持研究,所为的不还是能让农户多些做工的机会?”

    卢广胜沉默不语,似乎有些重新认识杨邵文。他轻声自语:“如此看来,他也不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也是有些担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