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攻城略地

作品:《残寇

    五月中旬,江忠源在信阳,塔齐布在麻城改旗易帜,宣布响应楚军,反满复汉。三日后,两人率军回武汉接受改编,防区由孙占彪部、许大力部入驻。

    其时,周文远、左宗棠坐镇武昌,驻守黄石的冯安国部,驻守鄂州的陈忠标部与佟忠义所部在靳云亭水师配合下,水陆兵马两万余人顺流东下突袭安庆。

    在这个时代,两地间通信不便,尤其是在水师封锁了江防之后,信息更加不畅,武汉失守已过数日,消息还没有传到安庆。

    前任湖广总督徐广缙因为围剿洪杨所部太平军不力,被撤除了职位戴罪立功驻守安庆继续负责安徽军务,他本是文官,对于军事一知半解,加上又身在后方,在防务上有些懈怠。

    两万多老弱残兵,平时也就是设卡收捐缴税,喝酒赌钱,要不也就是转运粮草,接待各地来的援军而已。

    在楚军突袭之下,这支打着援军旗号的部队很快就占领了一座城门,一夜之间,徐广缙稀里糊涂的丢了安庆,被亲兵掩护突围出城,沿路收容溃兵,最后只剩得约略万人退守六安。

    在鄂东皖西一带,以霍山为中心的大别山周边就形成了多个包围圈犬牙交错的诡异局面。

    在包围圈的中心,两万多太平军余部依靠地利继续顽抗,太平军外围则大部为安徽浙江各地的绿营兵马,但清军的东西侧翼却又被楚军截断,而更远的皖北以及河南、山东等地,十数万捻军正和清军争战不休。

    随着南方大部渐次落入楚军掌控,战场重心其实已经开始转移到了北方。

    五月下旬,左宗棠离开武昌抵达安庆亲临前线主持大局。安徽的复杂局面已经超出了冯安国、陈忠标与佟忠义等人的能力范围,这些个将领领兵打仗犹堪称可,涉及战略民政就有些才具不足了。

    湖北、安徽位处华中战略腹心,作为周晓峰亲封的征北大将军,也只有左宗棠才能镇得住这一帮子以武王嫡系的骄兵悍将了。

    “末将等参见大将军!”

    “大家辛苦了!”

    左宗棠收到周晓峰遇刺失踪已有十余日,作为骤然登上高位的大将,左宗棠虽然对周晓峰赶鸭子上架的做法暗有微词,但对那位主的知遇之恩却是感铭于内的,而他,自从相逢与道左之时,便已注定永远打上了周字印记。

    秉承周晓峰一贯鼓励工商业的思路,左宗棠还按照各个行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税收标准,行业内细化,经营好的商铺多交,经营差的少交。

    楚军在长江之上封锁江面,征收过路费。无论国人洋人,都采用统一标准,收取少量钱财,一次性*交纳后就颁发一张通行证,允许这条船在长江通行,不用交纳其他过路费。

    鉴于楚军中军人多,有政治才干者少,楚军开始在乡村设立官员。对于基层村寨,尽量选拔当地人当官,让老百姓自发选举当地有声望的人来管理他们。

    其后,又仿照科举考试,鼓励当地人应试,选拔出人才来,立刻就能当地方官。至于清查户口,征收钱粮,交纳赋税以及判断案件等事,都交给了这些地方官,这些官员对地方的事儿很熟悉、所以办起事儿来很有效率.

    没过多久,老百姓对左宗棠在安徽的政策越来越认同,民心归附,投入楚军的民壮越来越多,冯安国、陈忠标等部从初下安庆时的两万余人在一月之间膨胀到五六万人。

    实力的增长,使得左宗棠可以开始施展手脚了。

    左宗棠刚刚到达安庆的时候,安徽清军数倍于楚军,楚军占据安庆之后,变立刻动手施工,使城墙增高了数超又环筑建筑土城、炮台、望楼十多处,在长江边停泊大船,让水路和旱路的防守互相呼应,控制长江江面,采取的还是守势。

    到了六月,楚军开始分兵四出出击,北边进攻枞阳,南边取建德,东边占领池州,西面镇守潜山,四邻全部肃清,拱卫安庆城防。

    然后,左宗棠命令冯安国、陈忠标帅兵向东向北出击,攻克安庆外围的集贤关。

    此时,清朝重兵驻扎在湖北,安徽两省交界处围剿太平军,安徽东部北部的防守非常空虚,防备不够周密。

    左宗棠看到这种情况,马上调集冯安国、陈忠标等人攻克桐城、舒城,庐州。然后,分出一部向南攻克徽州、(黑多)县、祁门等要地。

    至六月底,楚军在安徽已经攻占了二十二个大县,南边有舒城、桐城、怀庆、太湖、潜山、宿州,西边有六安、英山、霍山、蒙城、颖州,东边有巢湖、庐州、和县、含山,全部楚军占据。

    左宗棠在安徽主持军政事务只有个多月,便已是捷报频传,安徽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商业交易生气勃勃,安徽民众非常感激他,到处称赞他的美德,王师所至,牛酒相迎。

    面对这种情况,徐广缙非常气番他声称自己对安徽的老百姓很失望——“民与贼久无区别”,又痛心疾首的说安徽的老百姓“果于从逆”、“迷溺尤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