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作品:《袁氏三国

    由于笔者第一次详细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所以用了不少时间,其中又借鉴了别人的写法,加以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众人皆去准备不提,山下的公孙兄弟正在营帐中正在商议如何围剿袁斌的一万人马。

    本来公孙兄弟一埋伏在城内,一埋伏在城外,打算等袁斌攻城,好里外夹攻。但派斥侯打探,袁斌把兵屯在了山上,公孙兄弟一商量,遂趁天黑时,派兵将“徐无山”围困起来。夜晚天黑,不利于骑兵驰骋冲杀,只待天色大亮之后,就要攻打。

    公孙范对公孙越道:“二哥,我们把大部分兵力都带出来,会不会有什么闪失?”

    公孙越道:“三弟放心,幽州苦寒,袁绍大军跋涉辛苦,如果能胜,则一切好说,如果一但失败,士气大降,袁绍一定会退兵的。所以,只要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选消灭了山上的袁斌部,就能转危为安。而这徐无山共有两道山岭,前后各有一条山道可通,袁斌被困,袁绍就得到消息来援,最快也要七天;而袁谭、刘和的援军路途更远,大概在十天之后才能到。据斥侯打探,袁斌军中粮草并不充裕,大概只能用个四、五天,一定等不到援军的,我们只需固守,防止其突围即可。”

    公孙范道:“二哥,何必如此,反正我们的人多,干脆强攻算了,如果围困,我恐怕夜长梦多,再有什么变故。我们两军汇合,除去守城部队,尚有步兵两万,骑兵四万。以小弟之见,不如分兵两路,一路领两万骑兵去后山驻守,防止袁斌逃跑;一路领四万人攻山,以四万对一万,还不是手到擒来。”

    公孙越道:“即如此,我去后山坚守。”

    公孙范道:“那我率领其余的人马攻山,一定要消灭袁斌,以雪我失地之恨。”

    辰时(上午9:00-10:00),公孙越分兵两万去后山防守,公孙范在前山攻打,以步兵为前驱,骑兵为后应。

    袁斌正在准备,防止公孙兄弟攻山。这时,军需官刘亮(字治德,淮南成德人,网友虫型龙的龙套)禀报道:“主公,我军粮草不足。”

    袁斌问道:“还可用多久?”

    辛评道:“少将军,我军粮草不足,而且居于山上,饮水不便,而援军最快也要七天之后才能赶到,何去何从,请少将军速做决断。”

    张郃道:“少将军,看来是等不到天黑了,如今之计,唯有迅速突围,方是上策。”

    辛评道:“不错,敌众我寡,难与争锋,《孙子》曰:‘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适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敌军士气正盛,我军兵少,不易与其正面交锋,虽迅速脱离此险地为上,不过,尚需一大将断后……”

    后面的话,辛评没有再说,大家也都明白,如今形势非常严峻,己方兵少,敌方兵多,留下断后的人多半会遭遇不测。

    袁斌道:“让众人饱餐一顿,然后将剩余的粮草随身携带,我们准备突围。”

    张郃道:“少将军,请让末将断后。”

    高干道:“不可,你统率的五千人已经损失殆尽,剩下的都是我从青州带来的精锐,你一时半刻根本不能灵活指挥,表哥,还是让我来断后吧。”

    袁斌道:“那怎么行,如果表弟你有什么不测,让我怎么与父亲交代。”

    高干一挥手道:“表哥,我知道你人好,心肠软,但是你知不知道,好人在乱世是活不下去的。表哥,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其实其他三个表哥都曾暗中派人来拉拢我,我都没有答应。未出兵时,袁熙也曾派人来说,表哥你此次出兵必遭不测,有命去,没命回。我只当他是危言耸听,没有当真。据现在的情况看来,公孙兄弟之所以能够汇合,恐怕还是二表哥搞的鬼,你要小嗅防他们。”

    袁斌听着高干倾诉着他的心声,心中感动不已,对高干道:“表弟,你放心,你不会有事的,我马上回去搬救兵,一定会救你脱困的。”

    当下,袁斌与辛评、太史慈、张郃、夏侯兰带着一千轻骑兵决定突围,而高干则打起袁斌的旗帜来吸引公孙兄弟兵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