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收刮益州人才(上)

作品:《三国之携美兴汉

    第四十八章收刮益州人才(上)

    终于是在益州站稳脚跟的刘辩,终于是能好好的休息了几天,稍显放松的刘辩,这几天终于是放纵了自己一把,狂吃猛睡,想把前段时间缺失的都给补回来。

    自从来到成都,每天明面上虚与委涩韬光养晦,暗地里却是与张任,吴懿还有远在巴郡的严颜,不断的完善着计划,着实是让刘辩大感吃不消,不过罪不是白遭的,现在刘辩完全控制三郡,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不光如此,在严颜率领巴郡大军收服蜀郡的过程中,途径广汉郡,你汉郡太守也是个审时度势之人,知道刘辩控制益州是不可阻挡的了,直接下令广汉郡全郡追随严颜,一齐出兵讨伐蜀郡,就这样,刘辩一直以为控制了三郡,实际上却是四郡,这也是严颜来到成都后,刘辩才知晓的,这广汉郡完全算是意外之喜了。

    这样益州十二郡,刘辩控制了汉中郡,蜀郡,巴郡,广汉郡四郡,只余犍为郡,越隽郡,牂柯郡,益州郡,永昌郡,犍为属国,蜀郡属国,广汉属国八郡尚未完全掌控。

    但其中以犍为郡为首,包括牂柯郡,犍为属国,蜀郡属国,广汉属国等五郡太守。都是派人前来成都,上表愿意遵从刘辩的管治,也算是实际承认了刘辩益州牧的身份并且让刘辩派遣官员过去。

    刘辩又怎么会真的派人过去呢,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来摸刘辩的底,看看刘辩对他们惮度,是继续留用,还是撤职,一旦刘辩做的让他们不满意,搞不好,立刻就会暴乱。这让刘辩心里十分不爽,搞的自己这个益州牧是强抢来的似得,明明是正八经儿的刘宏册封,但现在特殊情况刘辩也不好表现出来,只待以后时机成熟,就要把这四郡握在手中,刘辩现在也只能继续让这四郡所有官吏仍各司其职,最起码也要稳定住局势,别再关键时刻拖后腿,并且多多赏赐金银。

    而永昌郡,益州郡,越隽郡,是根本没有任何消息,既不表示归附,但又没有出兵反抗,总之如石沉大海般,平静的很。

    但刘辩知道,这平静之下,是一双阴狠的眼睛,他们在等待,等待一个他们认为合适的时机,这三郡的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针对刘辩。

    这三郡因为地方豪强与当地蛮人完全混在一起,连居住地都是汉蛮混居,早已经自成一系,一直游离于益州管理之外,历任益州刺史,不管是软的硬的方法都试过了,都没有任何作用,来兵攻打?灭之!来人管理?杀之!慢慢的这三郡也就成了所有益州刺史的痛,最后干脆不管了。

    至于刘辩成为益州牧,对这三郡来说,无所谓,谁当家都不会影响他们的,所以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无视刘辩这个新任益州牧,但他们还是小瞧了刘辩,刘辩这人可不允许自己的下属,有不听命令的存在。

    刘辩收了赵累之后,忽然想到这益州也是能人辈出,刘备能以益州一军之地,成就王霸之业,可是少不得益州人士的相助。

    然后刘辩就兴致勃勃的在脑海中寻找益州的名人,但可惜刘辩的脑子不是那么灵光,也没想出什么名人,要么没出生,要么现在找寻不到。

    但是刘辩还是掘地三尺的挖出了几个人才,其中一个叫王累。

    王累,广汉人,刘璋的部下,益州从事,曾倒悬于城门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然而不被听从于是其自断绳索,摔死。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做了记载:王累死节人报从事王累,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刘璋教取所执谏章观之。其略曰:"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告: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言,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倘能斩张松于市,绝刘备之约,则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业亦幸甚!"刘璋观毕,大怒曰:"吾与仁人相会,如亲芝兰,汝何数侮于吾耶!"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

    这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诤臣,有才华,明事理,辨是非,可惜没有碰上一个好主公,白白可惜了生命。

    既然让刘辩给碰上了,可不能让他埋没下去,刘辩当即就把他弄到了州牧府,做了一个书曹,只等蒋琬等人来到之后,再把他送至蒋琬那里,帮助蒋琬。

    还有两人,却是兄弟二人,都是成都城内土生土生的大家族,张氏的子弟,一个叫张肃,字君矫,一个是张松字子乔。两人现在都是不到双十年龄,但是气质等等方面都已经让人不能小觑。

    张肃,刘辩没什么太深印象,之知道做来做了一郡太守,唯一让刘辩记住这个名字的,还是要提到他的弟弟张松。

    张松果如历史中那样,矮小丑陋,但刘辩后世什么人没有见过,对这?直接免疫。这让张松不由得高看一眼,虽然他不是太在乎容颜,但也不乐意别人对他指指点点,刘辩的这样表现,反而让张松十分高兴。

    张松(?-212年),字子乔。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建安十三年(208),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后,又说璋迎备以击张鲁,皆为璋所采纳。十七年(212),暗助刘备,为其兄张肃所告发,刘璋怒而将他斩杀。

    可以说,是张肃害死了自己的弟弟张松,可怜张松没能活到刘备掌控益州,要不然绝对会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