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隐居的名士们

作品:《帝国之崛起

    瀛州顺利控制辽东全境后的第三天,大雪也如期而至,公孙度被软禁在自己府邸,看着这场大雪,不由得叹了口气。公孙家不可能待在辽东,等大雪一过就会上船去瀛州,王绪在绪安城给公孙家准备了一个小型农庄,那就诗孙度养老的地方。

    王绪已经算好人了,没有赶尽杀绝,只是放在自己眼下看管住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远离家乡,到瀛州那个陌生而又偏远的地方,这对于公孙度来说已经算是一种流放了。

    虽然大雪已经落下,但是海水还没有封冻,大量船只在辽东、冰火岛还有瀛州之间往来。粮草,武器装甲,甚至一些官员都要从瀛州方面调动过来。

    辽东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被瀛州拿下,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瀛州刚刚给朝廷上报,表程昱为平州刺史,结果很快又上表太史慈为辽东太守,这扩张速度,骇人听闻。

    好在辽东和平州都是偏远之地,人口稀少,其余诸侯也不在乎,不过都对这个原本孤悬海外的瀛州留了一丝注意。因为瀛州已经上岸了,费那么多劲上岸,肯定不是这么一些偏远之地能满足他们的。

    只是和辽东紧挨着的公孙瓒忙着和袁绍交战,来不及管辽东的事,还要防着瀛州不和袁绍联合,在自己背后捅上一刀子。王绪写去的书信让公孙瓒松了口气,不过很快有起了别的心思,派人去襄平希望能和瀛州合作,击败袁绍。

    其实公孙瓒是想靠着瀛州的海军,直接从海上进攻冀州沿海的渤海郡,这样就能两面夹击,击败袁绍也更加容易。

    太史慈早就得到了王绪的嘱咐,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开玩笑,知道历史的王绪最喜欢的就是等着鹤蚌相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收取辽东的时候还有一则趣事,海军刚刚逼降平郭城没过半个时辰,就听闻有一支军队前来攻城,立马整顿城防。谁知道等两边都走近了才发现都是自己人,这支军队乃是太史慈派出来接收城池的。

    海军在听闻陆军全部解决战斗后,任昶等将领破口大骂,说这一趟白跑了,功劳都被人抢了。除了留下四艘战舰和一些运输船在沓氏县驻扎,其余的海军舰船都返回了冰火岛驻扎。被海军占领的城池也让给了陆军防卫。

    其实这一次海战也让海军们得了不少功劳,只是原本还想占领更多城池,取得更多功劳的海军们只得失望而归了。

    得了辽东之后,太史慈就责成辽东大小官员开始推动瀛州新的土地政铂以此收买那些普通民众的心。

    不得不说,辽东这地方太适合瀛州推行土地政策了,地广人稀,豪强大地主又被公孙度杀了不少,辽东有不少地可以分出去。

    得到辽东后,王绪准备再次修改一下土地政铂之前是一户人家可以得十亩地,那是因为瀛州当时收的都是流民,很多时候一户家庭只有一两个人存活。只是现在不同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不少家庭的人口也多了起来,十亩地,或许十年后对这些家庭来说根本不够。

    “蔡大家之徒,有机会真想见见。”管宁不是因为王绪州牧的身份而想见他,纯粹是学术上的好奇。

    随后两人把太史慈设宴一事完全抛在了一爆都专心研读书籍去了。

    管宁、邴原还有王烈等人的拒绝没有出乎太史慈的意料,此时辽东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不过瀛州运来的粮草衣物和以前公孙度囤积的,也不会让人缺衣少食。

    让太史慈管宁这些人是李儒出的主意,因为太史慈并不太擅长治政,所以得到辽东后就让李儒留下来帮忙打理一些事物。

    李儒知道王绪对人才的,到了辽东后也有派人去打听,听闻管宁等人的名声后就向太史慈提出了建议。不过锦衣卫对这三人的资料也收集得很快,得知了这三人的性格和曾经拒绝出仕后,太史慈也就没有对他们拒绝自己而生气了。

    管宁,北海人氏,和平原的华歆,同县的邴原号称为一龙。而割席断交一说便是从管宁和华歆之间来的。管宁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因为战乱躲避辽东,公孙度好其名,多次拜访送礼,希望他能出仕,不过都被管宁拒绝。

    后来管宁回归中原,临走时把公孙度父子送的礼物全部如数奉还,可谓是高风亮节。管宁这一生都专研治学,从来没有出仕过。

    邴原,也是北海人氏,上一世还跟太史慈有过一些交道,只可惜这一世两人完全没有交情。邴原也是名士,上一世任魏国的五官将长史,出征东吴时病死途中。

    王烈,平原人氏,也是名士,从未出仕。

    这三人都因为战乱避祸辽东,原本传出瀛州要攻击辽东的事情,三人都曾打算再次避祸他处。谁知辽东败得如此之快,战争根本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于是三人又安定了下来。

    三人不来,太史慈也没有时间再去拜访,他准备回瀛州了。辽东的事情太史慈全部托付给李儒,军事上也有华雄、管亥几人顾着,太史慈也算放心。

    和太史慈同行的还有赵云,两人都两年没有回瀛州过年了。太史慈的妻子一年前生了个儿子,老夫人一直唠叨着想见见。王绪不忍老夫人伤心,于是发了好几道书信让太史慈回来。此时辽东基本安定了,太史慈离开两三个月也没事。

    赵云回来是因为赵雨强烈要求的,理由是赵云都奔三了还没结婚,赵雨作为赵云唯一的亲人,急着给自己找一个嫂子。

    王绪对这个理由也很赞同,赵云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王绪不仅仅在瀛州帮赵云物色了几个,还拜托程昱在平州物色了几家人。

    做为王绪手下的大将,统领着唯一的骑兵部队,给赵云找的女子家庭可不能差了,不然配不上赵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