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六安城内

作品:《混在太平天国的王爷们

    六安城。

    “耀哥,已经打听过了六安州的粮仓就在西门附近,只有三四十个绿营兵把守。”说话的正是西门虎,他腰间也别了一把柯尔特手,只不过和谢光耀的英气逼人不同,他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十足的匪气。

    由于王涛被调入天京,后十五军里的穿越小团体都迅速低调起来,除了军中公务都不出来见人了。所以谢光耀这次潜入六安,只带了西门虎所部。选择西门虎的原因不仅仅是西门虎的手下都有一些功夫傍身,还在于西门虎都手下江湖习气重,不易被守门的清兵发现,在加上捻党提供的假辫子,伪装成镖队的百余人顺利入城了。

    “六安敌情如何?”谢光耀问道。

    “已经打听过了,音德布早已率军逃赚连同六安州知府、同知、六安知县都跑了,只有一个县主薄统领七百乡兵防守全城。”因为音德布涤赚六安州全体官员来了个集体大逃亡,只有本乡本土的六安主簿坚守县城。

    “难怪捻党不让我军攻城,六安兵力如此空虚只要一个上午,就可以攻占六安全城。”谢光耀分析道。

    “那现在怎么办?”西门虎倚着门,这是一处三进小院子,百余人把院子挤得满满当当的,这处落脚的地方是一处捻党的密会地点,在得知太平军要派细作要入城,捻党倒是积极配合,并把自己的一处密会地点借给太平军使用。

    “先设法在西门附近找个地方落脚,入夜之后抢先控制粮仓,看样子六安易手就在这一两天了。”谢光耀说道,这不止是他的推断,而是目前的捻党在六安县城的势力已经强大少量清军不敢移动的地步,或者说下一步捻党就要起事夺城了,而六安县衙也没有指定出有效的措施。

    六安县衙。

    “大人,现在满城捻党,在这样下去就是发逆不攻城,捻党也能把六安城夺走。今天又有一队哨兵被捻党所杀。”捕头杨大力对县主簿范进道。

    “哎!杨捕头,你需知这是个死局。知府、县令都已经逃赚城里只有七百乡兵,而城外却有上万发逆,再加上数不清的捻党,六安休矣!”说话的是县主簿范进,年过五十,已经是满头白发。

    “那如何是好?大人,实在不行,我们就降了长毛吧!我听说庐州知府已经降了,据说太平王还赏了个丞相当。”杨大力劝道,他也是六安本地人,不过他刚过而立之年,拿得起放得下,他甚至想:献了六安城,说不定还能换来个好晋身的机会,这大清奠下已经过了二百年,是该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胡元炜愧对国恩!国朝养士二百年,吾辈当为国尽忠。”范进虽然没有训斥杨大力,却也表明自己是忠臣,要为满清殉葬的。

    “大人,别人不知道您,我还不知道,您读书数十载,才中了举人。又过十数载才补上的贰佐官,为这样朝廷殉节不知道。”杨大力虽然说得话犯上了大不敬,但他一点没有惧意。原因是杨大力和范进是邻居,自小就听范进的故事长大。

    杨大力记事的时候,范进还是个秀才,经常受到屠夫老丈人的欺负。直到三十几岁范进才中了个举人,还差点的得了疯病,要不是被屠夫老丈人一巴掌给打了回来,还不知道要封魔到几时。饶是这样,范进的苦日子还没有到头,他又熬了十几年到了四十九岁才散尽家财,补了一个八品主薄,所幸的是就在家乡任职,要是任职远了点范进都不一定能熬到上任。如果只是这样也还算上好,不料当上主薄不到二年,太平军兴庐州附近有成了战区,加上府县同城,作为县主簿的范进的收入只能糊口,还不如做举人时的收入。

    “大力,我把你当自家后生看,和你说说体己话吧!我寿,你是吏。我是臣,你是民,所以你可以降而我不能降,我又没有知府那样的后台。我读书几十载,也算的上一个读书人。岂能不要气节做个贰臣,更何况发逆还不尊儒术。”忽然间一阵清风拂面,范进的眼中射出精光,他佝偻的身子也挺得笔直。

    杨大力看的惊异,今日大人为何如此精神。只是下一刻,杨大力就知道了原因。

    片刻的功夫之后,范进身上的异彩流失,整个人萎靡下来,眼看就要摔倒,杨大力赶紧上前扶住道“大人!范叔!你这是为何?”

    “我,早已经服了毒药!你听我说,这发逆不尊儒术是长久不了的,所以你切不可投奔发逆,否则必有灭族之祸。我这里有一个锦囊给你,这要你按照锦囊上的做,至少可以保你全家性命,说不定日后平定发逆的时候,还能恩赏一个官做做!”说话的时候,范进已经用尽全力,等掏出锦囊的时候,范进已经气绝身亡。

    范进之所以选择自杀,原因是六安城内人心早已涣散,就是太平军不攻城也撑不了几天,到时清廷问题,多半又是他这个倒霉蛋顶包,整个家族都要遭殃。所以范进把心一横,决定以身殉国,这样的话清廷只能给他风光大葬,拿他做忠义的旗号,这对他的家庭和家族有着一定的助力。

    “范叔,你这是何苦。大力拼了性命也要将你带出险境。”杨大力打开锦囊,锦囊上就只有六个字:烧粮仓,出西门。

    六安城外。

    “大旗头到了!”

    “大旗头到了!”

    捻党集结了三千人在六安城外迎接捻党大旗头张乐行。而张乐行则在数百捻党骑士的簇拥下,向众人靠近。

    这时的张乐行四十岁刚出头,正值壮年。他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身形显得格外高大。而常年的盐枭生涯,使他的脸上的几点麻子都充满着杀气。但他一开口就让捻党们格外亲切“兄弟们辛苦了,俺老乐来迟了!”

    张乐行在马上向捻党拱手示意,捻党们高呼道“大旗头威武!”

    “大旗头威武!”

    “大旗头万胜!”

    一面面捻党会旗,在风中烈烈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