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钢轨订单

作品:《民国战神

    与德国人签订协议之后,西北高层都松了口气。

    “现在我们与德国人建立了合作关系,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能够快速发展了,到时候也就完全不用怕满清反扑。”郭士铭对张奎发他们说道。

    “话虽这么说,但是要如何发展却还是一个大问题啊!”沈进文保守的说道。赵维书点头说道:“我们问德国佬借了5亿什么马克,也就是2。5亿白银,这么多钱就算是3%的利率,日后还钱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沈凝云淡定的说道:“钱生钱,是很容易的,只看有没有本事。我们只要不是把这些钱乱花掉,还款还是很轻松的,毕竟那都是十年后的事情了。大不了到时候我们再拖上几年,德国佬和英国佬肯定打起来,到时候还不还这个钱,都是我们自己说的算。”

    “所以我们要用这笔钱,打造出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同时还要建立教育体系,因为人才胜业发展的根本。”郭士铭说道。

    “我看,这笔钱怎么用,也就不用我们几个心了,让小云儿和郭主任还有孙绎龙他们三个去管就是了。”张奎发轻松的说道,这方面基本上不需要他去过问的,小外孙自然能够做得很好,这让张奎发很舒心。

    “大帅说得不错,我们还是在军事和行政上多下点功夫。我们现在面临的局势,满清随时可能会抽出手来反扑我们。”赵维书点头说道,提出了军事上的问题。

    谁又知道,慈禧那脑子会不会一热,接着来反扑西北。清军反扑是不怕的,但问题是发展的稳定就被打乱了。

    “我们现在应该加强军事力量。一个师起码要配备50挺重机,我们的重机现在只剩下95挺了,已经报废了5挺。”

    重机是当前西北军最关注的军事装备,至于火炮,从清军手里缴获不少,多是土炮,没什么用。

    “我们再购买100挺重机应该差不多了,至于其他的缺口,则日后我们自己制造。”沈进文说道。

    买重机主要是为了应急,如果再能有100挺重机,确实不用怕清军了。清军的新军数量不多,编练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满清用旧式军队来打西北,那么来再多都没用。因此只需要再买100挺重机就差不多了。

    买太多没必要,因为德国人会在帮西北军建立兵工厂,到时候自己有兵工厂,如果军队都装备了重机,兵工厂就拿不到订单了。买太多,也是给欧洲人送钱。还不如到时候自己造。

    至于火炮,再说吧!西北军又没打外部,俄国佬的扩张方向又在东北,暂时威胁不到西北。

    第二天,郭士铭就去找卢卡斯商谈采购的问题。

    首先要采购的自然是机械制造厂的设备,很多机床都是要购买的,因为这些机床比较复杂,虽然慢慢造能够造出来的,但是时间却又是很宝贵的。

    造机床虽然说还是自主一点比较好,但问题是刚开始的阶段,需要跨越式发展的。

    “就按照日产50吨的平炉去建设,这东西速度快。成本高一些没问题,反正成本的钱都工人赚走的。更大的炼钢炉,等德国的工程师来了,再建个大的。”沈凝云决定道,眼前这些钢轨是西北钢铁发展的第一个大订单。

    如果德国人不建设这条铁路的话,这些成本都是要西北财团出的。不过德国佬既然投资了,也就变成德国佬掏钱了。

    至于德国人是否会从运费上卡西北商品的销路,这个完全不用担心。首先只要西北手上有技术,德国佬就不会做得太过。就算是德国佬要这么做,大不了自己再修一条铁路,反正早晚都要修双轨铁路的。

    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条铁路就不是德国佬的了。

    反正沈凝云这,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为了供应钢轨,因此榆中工业区的平炉建设,在1901年,计划建设5座起来,形成6座炼钢炉的规模,即一年生产10。8万吨的钢铁产能。

    铁路修建,也保障了钢铁的销路。实际上,也就是组织生产建设。钢铁出产更多了,就要用掉。

    这些钢铁用到什么地方,能提高多少生产力守键。

    财团的好处就在这里,钢铁没地方用了,可以创造出消耗的领域。就如钢铁消耗,一开始肯定是铁路、轮船等东西。当铁路、轮船建造得差不多,还有汽车、建筑、公路等等方面。

    建设计划制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建设环节了。西北集团开始向榆中县调集大量工人,一个个生产环节解决下去。

    高炉、平炉都开始大规模的动工建设。

    煤矿、铁矿也加大开采,煤矿、铁矿与钢铁厂之间的道路也开始铺设铁轨。榆中县成为了西北工业中心,从而向四周辐射,日后随着铁路的建成,也就能够形成第二个、第三个……许多个工业区。

    安德森这一年2月也回到了西北,他带回了三百多名技工,全是靠忽悠来的。同时还忽悠来了十几名工程师,几名学者。

    这批人才的到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西北工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德国的工程师及军官,则在3月份来到达了第一批人,这些德国工程师很惊讶的是,西北这样的地方,竟然自主建设出了日产50吨钢水的平炉钢。

    对此卢卡斯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西北是一个很奇怪的势力,他们连合成氨都能搞出来,何况是炼钢这种玩意。

    这些德国工程师到达后,立即成立了一个‘玉海铁路’工作组,德国方面派来了一名总工程师,西北铁路公司方面,则派出詹天佑参加这个工作组。

    玉海铁路的修建工作正式展开,不过目前还是处于测量阶段,还未真正开工。詹天佑却已经测量了不少路线。

    德国方面的工程师不由对詹天佑的水平刮目相看,在铁路修建方面,显然西北也已经掌握了。作者钧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