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第一支毛瑟98K

作品:《民国战神

    1901年,对于来说是一个屈辱的一年,这一年签订了《辛丑条约》,满清向列强赔款4亿两白银。

    赔款虽然是4亿两,但是利滚利之下,最终要赔款10亿两白银。

    满清签订了《辛丑条约》后,财力已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每年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要用来支付赔款。

    八国联军退出北京之后,天津炮台被拆毁,八国联军在天津驻军。

    天津的驻军,让慈禧老佛爷睡不着吃不香,召来袁世凯让他想办法解决。袁世凯则充分发挥了官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传统。

    列强不是不允许在天津驻军吗?

    好,咱派警察去!

    于是十万清军摇身一变成了警察,大摇大摆的开进了天津,列强这下傻眼了,他们显然充分的低估了人的头脑,条约上出现了漏洞。

    不久,列强感觉在天津驻军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便陆续撤军了。

    而满清各省督抚大员,私自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条约》的问题,却受到了慈禧的嘉奖,以至于那些地方督抚发现,朝廷在紧急情况下对地方的控制力基本等于零。此时又受了嘉奖,更是让一些地方大员的权力开始扩大。

    汉人权臣已经开始抬头,而忠于满清的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显然也没几年可活的了,加上满清废除了科举,导致文人不再忠于满清。更是堵掉了人才选拔,以至于李鸿章等大臣死后无人可用。

    从各方面来看,满清的倒台,都已经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倾向。

    西北这一年向满清提出了修建玉海铁路的工程,并与满清展开了交涉,满清没有阻碍玉海铁路的修建,因为扯上了德国人。而且这也是西安条约中所规定吊款,西北有权在各省修建铁路。

    张奎发割据了西北之后,表现出了安心发展商业的举动,让满清安心了不少。但是一些有识之士,却看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西北在江浙等地大肆招募文人的问题,其中对师资的招募,甚至扩大到了大部分省份。

    很多学校的老师,都被挖走了。一些学校,甚至是整个搬迁到了西北。

    到了1901年,前往西北的师生人数多达一万余人,西北很快就为全国所熟知。

    西北教育体系,也在这些师生的到来下迅速建立了起来。

    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还有技工学校,都陆续建立了起来。

    当前世界各国陆军,皆是使用混编模式。装备的一般是75mm左右的中轻型火炮,榴弹炮称之为山炮,加农炮称之为野炮。

    这种模式显然在沈凝云眼里是比较落后的,因为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这些山炮、野炮将被更为轻便的迫击炮所取代,成为步兵的直接火力支援。

    而炮兵则向集群化、远距离作战发展。因为随着战场无线电技术的出现,炮兵与前线部队已经可以进行快速联络了。

    总的来说,如今欧美国家,其炮兵不管是战术上,还是技术上在沈凝云看来都比较低级的。更不用说炮兵那种让炮弹打出去,几乎同一时间到达的战术,现在完全是没有的。

    如今欧美的炮兵理念,是用更多的炮弹,把敌人砸死。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炮火准备从原来的半个小时,提高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七天。他们认为,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敌人就算不被炸死,也被哑弹砸死了。

    但实际上,这根本就不可能的。结果在索姆和战役中,英国人以为德国人被炸得差不多的时候,却一天之中被德国的机阵疯狂屠杀了六万士兵。

    实际上炮兵的意义,是突然性。炮击的伤亡,往往80%都是前一分钟造成的,后面再怎么炸也没多大效果。同时在步兵进攻时,炮兵的目的,就是打击敌人的支援单位。

    炮弹打多了,完全就是人傻钱多,浪费炮弹而已。

    火炮制造厂的这三种火炮,105mm榴弹炮,主要是用来支援步兵作战的,榴弹炮可以躲在掩体后面发射,因此生存性能好,可以完虐敌人的加农炮,射程为6。4公里。

    75mm速射炮,则是用来杀伤敌人步兵的,这是山寨法国的速射炮,射速为每分钟15发,看上去火力是很猛,可以大量杀伤敌人步兵,但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榴弹炮虐得很惨。西北军装备这种速射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付清军,射程为8公里。

    150mm长管加农炮,则是用来打攻坚战用的,用来对付城池、工事等目标,射程达到10公里。

    这三种火炮,构筑起了西北军的火炮基本体系。

    西北军这一年也组建了一个炮兵团,德国的炮兵教官,让西北军炮兵团的训练有了章法。这些的专业技术,可不是沈凝云懂的。

    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西北工业成功的制造出了‘钼铬合金管’,以及合格的炮钢,这本身是欧美国家封锁的技术之一,但是西北手上有这些技术,也就谈不上所谓封锁了。不过西北缺少人才,沈凝云有些乏术,所以让德国人进行指导生产,省的沈凝云这样的半吊子去慢慢摸索。

    有了合格的管,在这一年年底,便制造出了第一支毛瑟98K步。

    毛瑟98K步,这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步,精度脯指哪打哪,而且威力大,只要被击中,不管是哪个部位,就是非死即伤。不似日本的三八大盖,被打了几甚至还能活蹦乱跳。被毛瑟98K击中的目标,只要是被击中了躯干,基本上是没救的。因为弹头会造成翻滚,内部挫伤极大。

    如果是命中四肢,那也得重伤,没办法简单包扎就完事,必须抬下阵地,到野战医院去截肢什么的,使敌人战场减员。

    因此就算是士兵法不怎么样,但只要被打中,就是很要命的。

    缺点也是有的,一是威力大造成后坐力也比较大,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训练克服。另外,射速上比三八大盖要慢一些,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管长度被缩短到了不到0。6米,全长1。1米,比三八大盖短得了17厘米,刺刀战很被动。不过和三八大盖相比,毛瑟98K在拼刺刀时射击不容易误伤友军,所以不需要像三八大盖那样,拼刺刀前把子弹全部腿掉。再则,拼刺刀的劣势,是可以通过装备长刺刀来弥补的,还能用冲锋来解决。

    总的来说,毛瑟98K在半自动步未装备各国陆军前,是一款很完美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