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中日钢铁

作品:《民国战神

    第一支毛瑟步的出产,意味着西北军工业迈上了一个新胆阶。

    在榆中工业区的军工实验基地,张奎发带着沈进文及赵维书几人,正在靶场观看第一支毛瑟98K的打靶。

    赵维书甚至亲自上阵,拿着毛瑟步对靶子打了三排弹仓的子弹这才停了下来。赵维书的眼力很好,协调性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命中靶心。

    “哈哈,这好。”赵维书非常满意的称赞道:“比我们现在用的88式顺手多了,而且打得也更准。”

    “这个01式不会因为进了沙子就卡死吧?”张奎发拿过这把毛瑟98K观察着问道,沈凝云很自信的说道:“这个绝对不会了。”

    毛瑟98K已不是比88式领先十年,而是领先更多,沙子发生故障,或是容易炸膛的问题都解决了。

    也不需要像汉阳造那样套个筒上去。

    另外子弹初速提高了,从650m/s,提高到了750m/s,相当于子弹一秒内多飞了一百米,这对于打击远距离运动的敌人来说比较关键。

    “产量如何?什么时候能装备部队?”沈进文问道。

    “三个月后就能形成日产200支的规模,一个月就是6000支,对我们来说,这个产量足够用了。”沈凝云说道,显然西北军没那么多的部队要装备步。

    不过反正是德国佬出钱,日后如过西北军要扩编部队的话,也是需要库存步的,所以日产200支是很有必要的。

    张奎发等人对毛瑟98K非常满意,也决定给部队换装步,从而将过时的毛瑟88淘汰掉。

    不过毛瑟88式制造厂丢掉就有些浪费了,因此沈凝云建议专门用来外销。88式虽然落后了,但是在国内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另外在世界上,有的是落后国家,只要卖得便宜点,还是有人要的。

    就如土耳其这些国家,二战时期都还在用毛瑟88呢!而此时生产出来的毛瑟98K,则被命名为‘毛瑟98a步’和‘华夏01式步’。前者是德国人的命名,后者则是西北军的命名。

    在华夏式步成功制造出来后不久,马克沁重机也投产了。西北机制造厂投产的马克沁重机,也就是后来的民24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马克沁机,有一个三脚架,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变,但却使马克沁重机可以更好的进行射击。

    这种民24式,在战争中也被士兵亲切的称之为老黄牛,吃苦耐劳。不过战争中,民24式没有被集中使用,无法发挥重机战术,同样也没有足够的炮兵火力掩护,往往上了战场就被日军火炮、掷弹筒打掉十之七八,战损率很高。但是日军如果没有把民24式打掉,冲上去都要付出上百人的伤亡。

    西北军则非常重视马克沁重机的战术使用,同样也开始构筑师部炮兵体系,未来显然还要建立军部炮兵单位。

    投产的马克沁7。92mm子弹版,被西北军命名为‘华夏01式重机’,重机制造厂计划形成月投产100挺的产能。

    德国人为西北军建造的子弹生产犀则将月产子弹2000万发,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很少。

    而且日本缺乏铁矿石,原本在朝鲜釜山开了铁矿,结果没挖多久就挖没了,错误的估计了铁矿的储量。

    总的来说,此时的日本钢铁刚刚阑珊起步,就像是小孩子学走路一般。对钢铁大规模冶炼技术很陌生,很不熟悉,德国佬不宰他们宰谁?

    当然,日本有舍得花这笔钱去交学费,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日本的八幡制铁所碟矿石从哪里来呢?自然就是从满清开发出来的江西大治铁矿获取,而洋务运动红人盛宣怀显然这一时期与日本有所勾结,后来甚至出逃日本。历史上日本7年内从大治铁矿疯狂掠夺了优质铁矿石420万吨。

    日本的发展,实际上都是从身上获取的资源。侵华战争也是如此,张学良丢了东北,让日本在东北掠夺了大量的资源,从而才使日本发展起来。

    日本这个国家,最大的短板就是资源。只要在资源上卡死掉他,就无法发展。同样也造成了日本极度依赖外部市场。

    如购买资源是不是要花钱?这就使日本没有办法在国际经济萧条时摆脱困境。因为产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没有钱进口。

    则不同,出口不景气,大不了我也不进口,国门一关,财团搞一搞大规模投资,自己玩经济循环,原材料可以自己开采,国际市场经济萧条,如果那样搞反而能经济繁荣。

    所以日本这个国家,只要西北工业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干掉这个小岛国虽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没有海军。但是,让日本没有能力向伸出安禄山之手是非常容易的。

    只要日本无法从身上获取到资源,那么日本注定将无法发展壮大。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两个黏在一起的国家,只要一个发展起来了,另外一个就很难发展起来了。

    所以沈凝云很淡定,只要西北工业超过日本,日本就没希望的。

    不过炼钢方面,在五座平炉建设好之后,这一年只建设了一座日产100吨的炼钢炉,建设速度有所放慢。

    并非是沈凝云不想加快工业建设,而是当前西北的基础根本玩不转。

    如果把大部分劳动力都调集去发展重工业,那么肯定闹饥荒。

    买粮食?

    到哪里去买?

    陕西老百姓也比较缺粮食,四川那边交通不怎么方便,有钱都玩不转啊!

    因此沈凝云只能放慢钢铁建设速度,先将农业生产搞起来。等铁路建成之后,西北就可以从海外进口粮食了。

    到时候,就可以不断的从其他省份招募移民到西北,让更多的人口投入到基础建设和工业建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