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先拯救谁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希特勒在哈巴尼亚空军基地落入德军特种部队手中后半小时才得到的伊拉克发生反英变故的事情——而且仅限于伊拉克表面上发生的变故,德国人已经在这个行动中参与进去到何种程度,他还没有想到去关心一下。

    因此,他的心中所有的感受仅限于欣喜:一个英国中东战略上的重要枷锁被砸断了,也许帝国应该立刻声援伊拉克人,也许……如果印度的英联邦军队试图“干涉伊拉克内政”的话,自己还可以让维勒安那个愣头青的中东战区人马立刻支援。叙利亚和伊拉克是有上千公里陆上边境的邻邦,驻扎在叙利亚的德军出动支援伊拉克只会比从印度出发的英军更加便捷。

    相对于希特勒,国防军和陆军司令部的反应要迟钝的多——隆美尔的前沿指挥部被放在了贝鲁特,伊拉克方向的行动维勒安没有用到他,而是交给了莫德尔全权负责大部队的地面进攻事宜。莫德尔又是一个以忠于元首为唯一动机、对国防军和档卫军门户之见不甚在意的将领,所以即使一个军的部队都已经在开往摩苏尔的火车上了,陆军司令部仍然对伊拉克发生的变故和德国军队之间会有什么联动反应缺乏必要的联想。

    维勒安这是在利用战区司令的权限“随机应变”打时间差先斩后奏。希特勒和陆军司令部的人是在丘吉尔做出正式反应后开始加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的。

    缺乏政治远见的德军将领们可以对伊拉克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丘吉尔却不行,早上9点多,暴怒的丘吉尔就和英军各个部门之间召开了一次应对伊拉克问题的紧急会议,随后英国外交部门等诸多部门就乱糟糟地发言讲话,谴责伊拉克方面单方面撕毁《英伊同盟条约》,因此不承认拉希德。盖拉尼的伊拉克新,即日起将协助努里。赛义德平叛。

    注意英国人的说法不是宣战,而是协助平叛,这样他们就不用走宣战这个路线了,一来可以绕过国内很多对扩大战事持保留态度者的干预,二来不至于引起国际社会太多关注,三来么自然是不至于因为出兵时间的不定而堕了皇家军队的威名——宣了战不马上开搞的话,难不成还想授人以柄用“静坐战争”“嘴炮战争”谴责?马上开搞的话,不怕德国人处心积虑早有预谋在孟买到马斯喀特港的航道上埋伏潜艇歼灭运兵船队?

    所以说,要打,要快打,但是不能大张声势的快打,一切烟雾弹和必要的欺骗手法都是能用则用,何况此刻的丘吉尔对德国人是否“早有预谋”的认识可是比希特勒都要深刻——希特勒都还不知道维勒安的突击队在伊拉克干了啥,丘吉尔可是从哈巴尼亚空军基地和摩苏尔卫戍部队覆灭前的电报里掌握了德国人雷霆一击的迅猛程度的。

    ……

    当天傍晚,柏林机场,风尘仆仆的维勒安。蒙斯克是被希特勒一个电报叫回柏林的,一架Ju-288中型轰炸机改装的专机中午时分从阿勒颇出发,下午茶时分在布达佩斯机场加油休整,随后直飞柏林。

    下飞机后,连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就被一辆梅赛德斯奔驰直接接到了总理府——外交部门和陆海空军的负责人员都加班加点在总理府等着连夜开会讨论是否调整帝国的对英中东战略。幸好维勒安早有准备在飞机上的时候就吃了点,常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已经逐渐养成了随遇而安的品性。虽然说二十年前他刚刚指挥星际帝国的舰队对抗虫族和星灵的时候也已经养成了四处漂泊的习宫可是那时候呆在宽敞舒适的星际战巡舰上好歹每天还能抽出时间听唱片喝下午茶呢。

    “威廉,你来的正是时候,这次的问题非要你来策划了,情报部门的事情你最在行,中东战区目前也是你在负责,伊拉克目前的形势究竟如何?盖拉尼有多大的实力,是否会主动要求我们出兵协助他们对付英国?”

    总理府的会议室坐定,满怀激动的希特勒立刻连珠炮一样地抛出了一堆问题,有些东西在电报里长篇大论地问不合适,还是得召回后当面讨论。维勒安非常坦诚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当然这个坦诚肯定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也就是说,行为毫不修饰原封呈报,但是动机么就要艺术处理一下了。

    奥宁堡突击队作为快速反应部队第一时间伊拉克境内端掉英国人的哈巴尼亚空军基地并派遣后续空降部队着陆援助巴格达,3个师的第一批地面大部队目前已经从铁路经过土耳其境内到达伊拉克西北重镇摩苏尔这些事实问题维勒安一字不漏地向希特勒说了一遍。只是在为何出兵方面,他就丝毫不提自己的先期策划之功了,只是说收到了盖拉尼总理的密电恳求才事急从权出兵相助罢了,而盖拉尼总理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就直接德军入境一来是不想授英国人以口实,二来是希望给帝国军队争取到更多的准备时间——奥金莱克中将的印度部队早已准备完毕不日即可西进埃及,如果英国人反应够快的话完全可以把这支部队挪用到伊拉克战场。

    希特勒对于这个说法不置可否,或许是出于对维勒安的信任,或许是觉得只要事实没有出入动机的解释不重要,在大致摸底之后他就把这个议题提交给了外交和军事部门的长官们讨论。

    “我觉得陆军目前的主要精力是否还是应该以集中在拿下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区为主?以中东铁路的补给运能加上我们目前每进一步都要重新部署港口、铁路的修复和重建,在中东地区展开过多兵力的话必然是吃不消的——仅仅修复贝鲁特这一交通枢纽的全部港口设施和铁路设施、重建海空防御工事体系,每天就需要消耗80节车皮的建材和各种供工程兵部队使用的补给物资;在伊拉克方向展开行动后,虽然不会对阿勒颇-贝鲁特这一段碟路运能带来压力,但是对于土耳其境内碟路运力压力非常大,从伊斯坦堡到贝鲁特和到摩苏尔碟路在伊斯坦堡-亚历山大勒塔之间这一段是重合的,所有从德国和匈牙利运到中东的物资都要走这一段。

    土耳其和伊朗已经是由很明显亲德倾向的“中立国了,而伊朗更守系着苏联南下印度洋暖水商道的要害,目前为止因为土耳其还表面上中立着,如果一旦苏德反目的话,以目前中立国土耳其一国可以和伊朗接壤增援惮势,如果土耳其不敢彻底倒向德国火中取栗的话,那么一英苏南北两线夹击的压力很容易就可以打通中东行道实现从阿拉伯海把亚欧非大陆岛横向斩断惮势,这样未来的盟军互通有无守望相助就会容易得多。

    可是如果再加上一个伊拉克,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土耳其和伊朗之间只有短短两百余公里的路上边境,即使是德国人经营多年,也只有一条从土耳其凡城穿越厄尔布兹山脉通往大不里士碟路(当然,大不里士还有伊朗人自己碟路通往德黑兰)。而伊拉克则不同,两伊之间的路上边境超过上千公里,苏莱曼尼亚以南的地区都是两河平原的沃土,与北部山系起伏的地势大不相同,陆上交通便利,也适合大兵团装甲部队的展开。

    目前叙利亚已经整个被德国收入囊中(虽然还打着扶持叙利亚逐步实现完全独立的旗号)如果再加上伊拉克的话,那么土耳其和伊朗这两个国家在亲德方面就可以更加左右逢源肆无忌惮,而俄国人即使想寻找潜在盟友诸如英国对土耳其、伊朗进行南北夹击的话,也会被德国控制的伊拉克这块天然屏障挡在南部。

    “如果我是斯大林的话,绝对不能容忍我的敌人在伊拉克动手的。”

    “可是如果您是伊拉克的话,您现在还深陷远东泥潭不能自拔呢——斯大林以为他可以在一个月内解决远东三省和朝鲜的日本人,可是现在已经打了两个月了,苏军伤亡超过了70万人,日本人仍然是败而不降死战不屈——所以我才说,这是帝国伊拉克奠赐良机。以我的估计,等到入冬季节,斯大林就会把远东的日本人收拾干净了,到时候如果我们再动手的话,斯大林一定会出兵干涉的。

    至于现在,一来斯大林强敌未灭敢不敢在西线先破坏和我们之间的和睦尚在两说,而来我们也可以伪装得充分无辜——我们并不是处心积虑要对伊拉克动手的,这只是一个对英作战中的突然变故,并不是我们的本意,相信正反夹攻之下,斯大林会做出抉择的,这时候只要我们再适当给斯大林表现出一些诚意,他就会忍下这件事情。”

    “诚意?你觉得什么诚意足够明显?”

    “比如之前我们用波兰中部数省为代价保下来的波罗的海三国就不错……当然了,这种食言而肥出卖自己队友的事情,还要劳烦里宾特洛普部长秘密实施了,但愿不要让拉脱维亚人憎恨我们就好。”

    “这个提议倒是不错,哎,约阿希姆,又要委屈你做这种坑蒙拐骗的事情了……”希特勒做出一副沉痛的表情像是在为里宾特洛普部长不值,不过没感慨几声就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希特勒宣布散会,让所有将领了部长们离开,只留下维勒安一个。

    “我记得刚才你说在伊拉克问题上‘我们也可以伪装得充分无辜’——嗯含如果我们没听错的话,你说的是‘伪装’这个单词吧。”

    “是的,元首。”

    “那么,我们的无辜究竟是不是伪装的?”

    “元首圣明,自有公断。”

    希特勒听着维勒安的回答,自嘲地讪笑了几声,“难道你以为我会不支持你的决断么?就算需要演戏给那些只懂军事缺乏政治远见的将领们看,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我希望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