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卡宴还是哈利法克斯?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先让我们来对比一下米国和德国海军实力的差距:在不考虑与舰队决战关系不大的潜艇部队的情况下,仅比较水面舰队的实力。截止到目前为止,帝国海军拥有

    5艘战列舰,(兴登堡级2艘、俾斯麦级3艘);

    4艘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级3艘、P级1艘);

    8艘重型舰队航母(齐柏林级4艘、塞德里茨级4艘);

    8艘轻型航母;

    13艘重巡洋舰(全欧根亲王级);

    47艘轻巡洋舰(M级31艘,柯尼斯堡级16艘);

    130艘驱逐舰;

    与之相对应的是,米国海军和潜在的可以和米国人联合作战的英国皇家海军此刻拥有的总实力如下:

    18艘战列舰(米国13艘,田纳西级×2、科罗拉多级×3、北卡罗来纳级×2,南达科他级×4,外加衣阿华号、新泽西号;英国5艘,狮级×3、前卫级×2);

    6艘重型舰队航母(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企业号、约克城号、大黄蜂号、胡蜂号)

    6艘轻型舰队航母(米国3艘,突击者级;英国3艘巨人级)

    11艘护航航母(米国5艘长岛级;英国6艘,其中4攻击者级,均为米国制造后每艘作价600万英镑卖给英国,2艘海洋级,英国自产);

    2艘战列巡洋舰(米国,阿拉斯加号、关岛号);

    21艘重巡洋舰(米国18艘、英国3艘);

    43艘轻巡洋舰(米国29艘、英国14艘,其中10艘为开战后赶工、42年底前刚刚服役的狄多级);

    首先是太平洋舰队第二母港圣迭戈,那里的话海军无法行动,只能依靠空军从墨西哥本土出发,所以采取这一方案的前提是墨西哥率先对米国宣战,而我们第一时间发动袭击;

    其次逝巴的关塔那摩基地,那里常年驻扎有米国大西洋舰队的4艘战列舰和1艘航空母舰,两两一组保持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威慑,攻击那里的话,我们的主力舰队在行动后就要往南躲进马拉开波湾,同时需要在委内瑞拉部署大量岸基战斗机防御米国人的报复性空袭,这一方略和方略一一样,局限性在于需要我们的盟国率先对米国宣战,只不过把墨西哥换成了委内瑞拉;

    方案三是袭击原法属圭亚那首府、南美洲东北部第一大港卡宴,威尔基总统接手了英属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后,也在那里建立了海军的军事存在,打击那里的话远离米国本土,舰队可以从本土出发,并重新撤回欧洲,灵活性上是最优的,缺点则在于卡宴的米国舰队规模很小,有时候一艘战列舰都不在港内,战果不够有震撼性。而且与方案二一样,到达关塔那摩和卡宴的航线在繁忙的国际航运航线上,根本不可能在途中避开空中侦察和潜艇巡航,因此也必须排除。

    因此,我们论证后觉得唯一可行的目标是——位于加拿大东海岸、靠近米国本土的哈利法克斯港,这里虽然不是米国的领土,而且目前驻扎在那里的是英国舰队主力,可是那里距离米国本土不到500公里,我们在米国人的眼皮子地下把它们的盟友痛揍一顿,间接也可以狠狠打击米国的国际威望,宣示我们的武力,同时英国海军的规模也不小,战果足够让我们大力宣传。”

    希特勒有自己的想把,在稍微过滤了一下之后,希特勒自己也首先把诺福克、圣迭戈和关塔那摩过滤掉了,只剩下卡宴和哈利法克斯犹豫不决。

    现在还不能把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牵扯到战争中来,否则的话帝国肯定会失去这两个盟友,帝国在那里经营多年的基业也会全部落入米国手中,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继续和米国虚与委涩米国人想从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买的一切军用物资都予取予求让墨西哥人和委内瑞拉人正常销售,而帝国和委内瑞拉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往来在整个1943年必须彻底断绝,宁可让这两个盟国‘资敌’一年也不能让米国人找到先对它们动手的借口,极力祸水西引,把美军的战斗力拉到欧洲来。

    “偷袭米国海军基地的具体措施先搁置一下,关于重启海狮计划,说说看你的决战见解。”

    “重启海狮计划的话考虑到我军已经占领了设得兰群岛和法罗群岛,米国舰队不太可能靠近英国本土和我们决战,最有可能的海战决战地点可能发生在爱尔兰以北至冰岛之间的北大西洋洋面。作战环境方面,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立刻对米国人开战的话,现在倒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北大西洋的海况历来是冬季恶劣,夏季平缓,米国海军的舰队因为考虑到以太平洋战区作战需要为主要需求考量,战舰的适航性考虑不足,最大航程优势却很明显,如果和我们在冬春季节的北大西洋决战的话,就会受到很大的性能限制,如果拖到夏季的话,这一优势就不存在了。”

    大西洋战区的战舰,哪怕打一个来回也只需要五六千海里的续航能力,而米国人在战前一贯是把日本人设想为自己的假想敌的,太平洋的海况比大西洋好得多,但是对续航性的要求会高的多,所以米国海军的舰船在设计时需要浪费较多的吨位在大航程上而在高海况适航性方面做得相对较弱。

    对于战列舰来说,高海况适航性差带来的问题仅仅是航速下降、油耗增大、甲板上浪严重带来的船体重心姿态变化、乃至降低炮击精度和船体稳定性;对于巡洋舰驱逐舰的影响也类似,但是那些轻型战舰因为炮战距离较近,精度上的麻烦不是很严重,当然米国人惯用的驱逐舰平甲板设计在高海况海域还是会吃非常大的苦头的,直接被风浪打沉也不是不可能。

    米国人的军舰中,对高海况适应力最差的是航空母舰,在巨浪狂风奠气下,米国人的现役航母中除了2艘约克城级和2艘列克星敦级外,剩下的都不是全封闭式飞行甲板,很容易打浪灌水,完全无法在这种情况下起降飞机,约克城级和列克星敦级的情况稍好,但是作战效能也会极大削弱。

    与米国人相反的是,一辈子都没考慢征服太平洋的德国舰队普遍只需要米国舰队六七成的续航力(而且还是为了长距离破交)而海况适应性超强,根本就是为北海和北大西洋的恶劣气候量身定制的。

    希特勒在犹豫,非常之犹豫,邓尼茨做的那么多工作,让他知道海军还是有希望的,况且在以弱胜强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削敌一臂本来就是必须的行为。

    “元首,我觉得邓尼茨元帅的策划非常全面,但是其实我们还有一招两全其美的办法。”

    一直沉默不语的维勒安,说出了一句语惊四座胆词。

    “我们还是袭击卡宴好了——虽然卡宴有许多米国人的运输航线经过那里,但是我担保我们的袭击舰队可以躲过米国人的侦察,虽然米国人平时不在卡宴驻扎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但是我有把握让米国人在那里部署一些有价值的目标的——我估计罗斯福会选择牺牲那两条已经被历史证明了‘14英寸舰炮在现代海战中缺乏价值’的‘田纳西级’战列舰的。

    无论是袭击目标的价值和袭击的隐蔽性,我都有办法解决,所以,放弃哈利法克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