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岛浩的抉择-下

作品:《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7月1日,天气晴朗。巴格达近郊,哈巴尼亚空军基地。

    这座在伊拉克和整个中东都算得上一流、但是放到和德国本土的各个空军基地相比只能算得上介于二三流之间的军用机场,今天迎来了它建成以来最戒备森严的日子。基地警戒部队的巡哨比起去年德国人刚刚和英国人展开哈巴尼亚空军基地争夺战之后还要严密,地面上整排整排穿着黑色制服的武装档卫军士兵和奔驰逡巡的4号坦克、SDK半履带车把机场周围圈得铁桶相似,哨塔和防空雷达站附近则是无数实弹上膛人员齐备的高射炮位,空中还有几十架Ta-152战斗机和Me-262战斗机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分组巡航监视。

    一见到这阵仗,哪怕还没看到今天要观摩的正主,大岛浩也知道德国人要那给自己看用于显示合作诚意的秘密武器绝对非同小可。

    和维勒安部长同车来到一处机场北侧从山体里挖出来的隐蔽机库后,大岛浩下了车。在它面前摆着几个修长的罩在帆布下的物体,从帆布被底下的突兀顶起来的轮廓看,应该是飞机无误了。

    难道……是德国人的喷气式战斗机?如果真是那个的话,这个合作分量倒是很重了。可是听说喷气式飞机的涡轮引擎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自从去年秋天德国人首次在实战中把喷气式飞机投入小批量实战应用后,半年多来米国人和英国人在这方面也是穷追猛赶试图找到办法仿制,无奈工业系统的差距无法满足涡轮发动机的加工精度和材料要求而失败,至于只会搞傻大粗笨的苏联人,他们干脆就彻底放弃了这个发展方向,仍然醉心于制造那些大量使用木材的消耗性破飞机——坦克装甲质量不过关的时候,苏联人可以选择加厚装甲厚度来解决,涡轮叶轮精度不够的时候,苏联人再怎么蹦跶也是折腾不出来的。

    “放心——这里面不是喷气机,不是帝国吝啬,实在是喷气机这种东西,就算给你们了,你们也没法自己生产配件维护,基本上飞百把个小时飞机就废了。

    我也不怕告诉你——米国人的喷气机研究现在总算是找到一点眉目了,不过起码还要9个月才能拿出可以稳定飞行的原型机,没有一年投入不了战场,所以就算我把喷气机的技术资料转让给你们,你们也复制不了。”

    “什么?您是说,哪怕把技术资料全部给我们,也不可以么?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还不行?”

    “笑话,你知道什么叫做工业体系么——加工精度,设备等级,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根据我的情报,米国人制造P-51‘野马’战斗机时使用了传动轴与螺旋桨一次性锻压成形的工艺,但是锻压机械地压力等级只有五千吨级——这种档次的垃圾根本加工不了喷气机引擎所需的叶轮。如果不是丘吉尔看到英国人自己工业实力已经大损,没办法独力弄出喷气机了,才割肉把英国人仅有那两台1万2千吨级的模锻机让给米国人共同使用的话,米国人现在连测试叶轮都搞不出来。

    现在,丘吉尔已经知道自己独力搞不出‘流星式’喷气机,决定把英国人现有的成果和米国人共享,联合研发米国人的P-80,只是为了英国仅剩的那点尊严,项目代号还是叫P-80‘流星’战斗机。”

    大岛浩不胜业专家,维勒安说的这些只能是听得似懂非懂。不过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总之还是很厉害的样子,而且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英国人把一些他们自己有独到之处的,米国人都木有的牛逼设备给米国人共享了,就这样米国人也还要大半年才能鼓捣出原型机,再小半年才能投入实战。

    不过如果他能够穿越时空知道真实历史上因为英国人本土的形势还不够窘迫,没有和米国人全面共享工艺技术的必要性,导致米国人没有好的锻压设备使用,直到战争结束都没能弄出寿命和稳定性合格的喷气发动机,最后靠缴获了德国人一台3万吨级锻压机才健全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弄出了P-80战斗机的话,大岛浩就不会对刚才维勒安的话觉得危言耸听了。

    “好吧,我们不要管米国人和英国人的事情了——如果米国人真的有实力在1944年得到喷气式战斗机的话,我们至少要在1944年到来之前拔除米国人在西太平洋的主要据点,压缩米国人的战略空间。我相信战争不是一两件武器可以决定的,帝国武士视死如归的气概,一定可以压倒米国人武器上的优势的——当然,前期是我们能够有各个尊贵的盟国的帮助。”

    大岛浩说了一番自己觉得还算罩得住场子的话,最后还是不免同时恭维一下德国人。

    “是的,这句话我爱听——我一贯相信英勇的战士可以弥补武器上的不足,这一点上,我们德国和你们日本都是有这方面的优良传统的——这也正是我今天让你来看这件极度危险的武器的原因,如果换做另外一个盟国的话,我还不会拿出这件东西呢。”维勒安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交代旁边的卫兵把帆布打开。

    一架有着相较于普通战斗机更加粗短的后掠翼造型、机体、机头尖锐的飞机,机身上各个方向总共还背着三个比机体细小几圈的细长圆筒。由于整架飞机看不到任何螺旋桨和表面散热器组件,而机尾却有一个标志性的大喷口,大岛浩第一反应仍然觉得这应该就是一架喷气式飞机。

    “奇迹倒算不上,其实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的——首先就是为了人员逃生的安全性,我们不得不把座舱放在了机体后段,但是这其实和发动机的位置有冲突,破坏了机体整体的流线型,如果可以把驾驶舱放在前面的话,飞机的续航能力起码可以再提升30~50公里,加大其作战范围。

    另外,因为我们的武器在原型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坐人,所以理想情况下的座舱非常逼仄,只能容纳1米6身高以下的驾驶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需要一名女飞行员,不是帝国的战士不够英勇惧怕危险,实在是我们德国人靛格找不到那么多1米6以下身高的男人来当飞行员罢了,他们根本无法把自己塞进座舱然后盖好舱盖——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维勒安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似乎真的在为武器的不完善而慨叹。

    “哦,不,这都不是问题——我们需要这种武器,驾驶舱就放在前面,保证视野和机体气动结构就好了,大日本帝国的飞行员技术都是非常精湛的,哪怕机舱在前面也能安全逃生,另外,驾驶舱也没有加大的必要了,我们可以提供无数身高1米6以下的飞行员的——总之,我们非常需要这种武器,无限量供应!”

    “哦,好吧,如果您坚持的话,我可以考虑,不过为了防止砸了德国工业的招牌,我不得不提醒您,这种武器目前对于作人员的危险性问题还没有经过压力测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概不负责。”

    “哦,当然不用你们负责,我们会搞定的。”

    “那么,既然如此,我觉得这个项目还是叫V1-F6飞弹就不太合适了,你们给他取个名字吧,对外就宣称是你们自己研发生产的就可以了。”

    “啊,那是当然,这绝对是应该的——我看不如就叫V-1‘樱花弹’好了。”

    ……

    日本人当然不会多事到真的让飞樱花弹的飞行员最后跳伞逃生的——因为德国人的演示中,打击的侍定靶的目标,日本人则是实打实地需要这种武器去打击敌人的战舰,在攻击战舰的时候,如果人员提前几十秒跳伞让飞机末段惯性飞行的话,敌舰在数十秒的时间里就有可能依靠自身机动规避掉攻击。另外,如果是海战环境的话,就算飞行员可以跳伞,又有什么价值呢?在远离己方舰队数百海里的洋面上跳伞,有可能逃生么?就算敌人正常情况下不会屠杀俘虏,但是如果这个俘虏是一个执行了自杀性攻击的飞行员呢?

    于是,维勒安在假装和大岛浩扭扭捏捏讨论了一番后,才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对外宣称‘根据日方客制化需求几经改良’的最终版本——驾驶舱前置且无法通过爆炸螺栓整体脱离机体、只能直接开仓盖跳伞;驾驶舱所在位置尺寸与机体粗细一致,仅支持身高1米6以下的飞行员;650公里时速状态下的巡航里程提升到460公里——也就是说在米国人把轻巡洋舰组成的防空警戒舰队洒出航母外围一百海里的情况下,其雷达也不可能在樱花飞弹发射前发现其母机或者母舰。

    另外,德国人还答应继续改良定制载人型垂直发射架起飞式飞弹,预期明年可以制造出样弹。

    “合作愉快!”

    “干杯。”

    大岛浩抿了一口红酒,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维勒安部长,这种武器我们下一阶段将会大批量需求,因此我们非常迫切希望可以保证渠道畅通,因此在价格方面可否告知一二?当然,我也只到战争时期事属非常,金钱并不能买到所需要的东西,如果贵国需要物资或者其他装备的交易,我们也是可以谈的。”

    “价钱?当然可以谈,不过你也说了,现在这种时间,除非赢得战争,否则马克也好日元也好都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交易或许比较合适——您看,在你们修改了这件武器后,德国人靛格已经不适合作这种武器了,所以德国海军中同样需要大量的飞行员来作这种武器。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飞行员换飞弹’的模式进行合作,贵国每从我国获取一枚V1-F6‘樱花弹’,就应该相应向我们提供几名经过初步飞行训练的轰炸机飞行员。这些人将会以志愿人员的身份参加帝国海军的对美作战——反正都是打米国人,也没必要细分彼此了吧。”

    “这倒也是一个合理的建议。”大岛浩略一踟蹰就满口答应了下来,然后和维勒安稍微砍了砍价,把价位定在了德国人每提供1枚V1-F6‘樱花弹’,日方就提供3名志愿飞行员听从德军作战指挥,并且每名日军飞行员必须保证有3个月以上的实际飞行训练历史。作为对日本飞行员训练速度跟不上的补偿,德军也同意日本人秘密派出飞行员由德国人统一提供额外训练。

    一场血腥的交易,就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