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君子

作品:《一品富贵

    有美女来找老公,大姐会火冒三丈,若是来找弟弟,那是多多益善,匆匆忙忙站起走到门口:“是啊,你们是……”大姐又迟疑了。

    是美女,不能用后人眼光看宋朝,更不能以后人眼光看宋初。衣着打扮最开放的年代是唐朝,若有女子穿着走光露点的衣服,都不要大惊小怪。宋朝稍稍收敛一点,但到了响,轻绸薄纱在宋初还是主流。

    两个小姑娘皆很美丽,小丫环梳着双环髻,穿着藕绿色纱裙,里面是暗白色,一张小团脸儿,十分可爱。另一个主人打扮的少女则穿着一身紫色小花碎裙,身体婀娜多姿,绸纱袖上还有一些莲花爆长方脸,鹅眉大眼,十分古典婉约。

    然而大姐是开酒肆的,见多识广,虽然两个小姑娘打扮十分正派,她还是嗅出一种不寻常的气息。

    紫裙少女盈盈一礼,轻声说道:“见过娘子,奴家是小苹。”

    临江仙出来后,许多人好奇词中写的那个小苹。就未想过她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包括赵匡义兄弟,认为也正常,十九岁的大小伙子,狎一两回妓,有什么大惊小怪?

    但大姐一直不相信,俺弟弟很老实。她店中也有流动的妓子,对她们大姐一直持着同情态度,若生活能过得下去,谁愿意吃这行饭?

    那是她店中的女子,比较低级的妓子,有几十个几百个铜板就打发。但这个小苹的姿色,打扮穿着,宋九将父亲治的房屋卖掉,也不够在她身上挥霍三两个月。

    她脸色马上多云转阴,宋九已走过来,未看紫裙女子,而是看着小丫环道:“怎么你又来了?”

    “见过宋九郎君,是我家娘子要来的,”小丫环伶俐地行了一个礼,说道。

    “你是北瓦的那个小苹?”宋九问。

    大姐脸色放松,原来不认识啊,河中乃是京城旮旯所在,住的多是下等百姓,两个俏娘子一来,街坊们一起围过来看。不能再让她们呆在门口,大姐道:“两位娘子,进来说话。”

    小苹拎着裙角进屋,先是从墙壁上的字幅与师规上迅速一扫,又看着大姐问:“请问你是……”

    “我是小九的大姐。”

    “奴家拜见大姐。”

    大姐心道,俺可不是你大姐,但嘴上在说:“不敢,不敢。”

    礼貌还是有的,给小苹沏了一杯茶。

    小苹心中有些怏怏不乐,宋九姐姐在这儿,有的话儿就不大好说,呷了一口茶,脆声对大姐说道:“谢过大姐。”

    宋九吊儿郎当地看着她们,不会不感冒,也不会感冒,他心中没有想发展什么的想法,无论这个小苹是清倌人还是浊倌人,有一句话来着,戏子无情,后面的那个无义,杜十娘啊,她为什么不喜欢一个穷书生,偏偏喜欢富家公子李甲?爱富在先,被抛弃在后,有何可怜?

    也无所谓,小苹来了,看一看,养眼啊,美女就是一道风景犀在河中多会能看到这样养眼的美妹?那个小娘子除外,实际小苹是很漂亮,不过还未到能让宋九失态的地步。可惜那个小娘子芳影一闪,再也未看到。似乎赵匡义知道,但他不说,自己又能拿这个太宗皇帝怎么着?并且说自己免得奢心妄想,倒底那一家小娘子?

    想入非非之时,大姐忽然道:“玉娘子问你话呢。”

    “啊,问什么?”

    张苹幽怨无比,敢情自己亲自登门拜访,人家连听都不听自己的。他还是那个写出临江仙的风流郎君?含恨地说:“宋九郎,奴家想请你来我院子坐一坐,不知可否同意?”

    玉苹问道:“请问九郎,那三题如何作解?”

    宋九略有些惊讶:“玉娘子,你也听说了?”

    玉苹掩嘴乐。

    “有点难,若要解它们,必须掌握一些公式。”

    “请赐教。”

    “一加三是不是等于三加一。”

    “就这么简单?”

    “你拿笔来。”

    玉苹拿来笔,宋九写下这道算式,又道:“若是我用A代替一,B代替二,A加B是不是等于B加A。再宅三加一等于四,若是用C代替四,A是不是等于C减B,或者B是不是等于C减A。”

    出忽宋九意料,小姑娘居然额首点头,真懂还是假懂?宋九有些疑惑:“车子所跑的路程是不是等于所用时间乘以速度?”

    “是啊。”

    “人力车与牛车、马车虽同时出发,但不在一起出发,牛车在中间,两边距离相等,我用X代替。人力车速度是A,牛车速度是B,马车速度是C,所需时间是Y,你看……”

    实际这道题有些偷机取巧的嫌疑,它是一道多元一次方程,按理说不难,但无论几个元,一元只要一道等式就能算出,二元必须提供两个等式,若是五元必须提供不同的五个等式才能算出答案。但这道题无论怎么拼,只能拼出三个有条件的等式。但它有一个巧妙的地方,那就是前者时间是后者的两倍,让ABC一起兑换掉,才得出的答案,是十五盏茶时间。

    因为有人破解掉了,宋九便将这道题如何解题的,一一写出。

    他心中也纳闷儿,就是用方程式来解题,这道题目还有些让人迷惑的,不知道那些人用什么办法破解出答案。

    “那其他两道题呢?”

    宋九挠了挠头,道:“那个有些复杂了,还有十遂,我会将相关的答案以及公式一一写出,悬于门前。”

    丫环上茶,宋九一拱手:“谢过娘子。”

    玉苹又是掩嘴一乐,道:“九郎,那天你唱的歌不对。”

    “应唱什么?”

    “《关雎》可,还有《蒹葭》,那家的小娘子,你将她喻为我们,她必然会生气。”

    “咦,你知道她是那家小娘子?”宋九喜道。

    但不对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未到古板的明代,宋九这种鞋不丑,可不能在人家姑娘面前显露,还是一个长相很美丽的女子,面对玉苹,宛若端庄君子,一提及那家小娘子,马上欣喜若狂,玉苹会怎么样想?